我國乒乓球橫板選手技戰術分析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要:通過文獻資料法、錄像觀察法、數理統計法、分段指標評估法等研究方法,對樊振東、馬龍、張繼科三位國家乒乓球運動員近五年參加的大型國際比賽進行分析和研究,用具體的數據分析他們技戰術的優勢和不足,取長補短,進一步提高乒乓球技戰術水平。
關鍵詞:乒乓球;國家乒乓球橫板選手;技戰術分析
乒乓球是我國的國球,技戰術和打法一直處于世界頂端。在我國橫板選手中,以馬龍、張繼科和樊振東最為突出。馬龍是右手橫板兩面反膠弧圈球結合快攻打法,他的基本功扎實、技術打法全面、上手積極、出手穩、命中率高;張繼科在比賽中與對手相持能力強,發搶階段的發揮較穩定,常用相持能力獲勝;樊振東作為年輕小將,在大型比賽中獲得許多優異成績,反手近臺搶攻是他的優勢,反手擰拉是他主要的接發球技術動作,上手率和得分率都比較高,有著巨大的潛力。
一、研究對象與方法
?。ㄒ唬┭芯繉ο?
以馬龍在2016年里約奧運會乒乓球男子單打決賽中的技戰術,張繼科在2013年世界乒乓球錦標賽單打決賽中的技戰術,樊振東在2013年波蘭公開賽決賽中的技戰術為研究對象。
?。ǘ┭芯糠椒?
1、運用錄像觀察法對三位選手的比賽情況做出統計,見表1。
2、運用數理統計法。在里約奧運會決賽中,研究馬龍的比賽錄像,利用EXCEL對參賽數據進行檢驗分析。在張繼科的比賽中,主要研究發球、接發球和相持時的狀態,然后進行比較。
3、分段指標估計。運用當前技戰術中常采用的三段指標評估法,將數據與指標進行比較和定量分析,模式值評估指標見表2。
4、四段指標估計。四段指標評估法是指發搶段、接搶段、相持I即將一場比賽分為發搶段、接搶段、相持I段和相持II段4個擊球段。表3為馬龍四段指標評估得分率、使用率隋況。
二、結果與分析
?。ㄒ唬R龍技戰術四段指標分析
馬龍在里約奧運會的比賽狀況,通過視頻分析數據顯示:在發搶段方面,馬龍的得分評估率為良,使用率為中,這說明馬龍在比賽中發球搶攻的質量不太高,可能與選手的賽場緊張程度有關。而馬龍的相持能力與連續進攻能力強,使其養成了喜歡與對手相持贏球的風格,導致前三板變得不夠優秀;在接搶段方面,得分率為優,使用率為中,這說明馬龍在接搶段的上手意識和回擊球的質量較高,取得明顯的效果,但使用率還不夠高;相持I段方面,得分率為良,使用率為中,說明馬龍在比賽中能把握住機會,在發搶段得分效果不理想的時候擁有穩定的相持能力,相持Ⅱ段方面,得分率為優,使用率為中,這說明馬龍在相持Ⅱ段的進攻能力和防守能力很強,能夠很好地銜接起來,積極上手調動對方來取得勝利。
1、馬龍比賽技戰術分析。第一,發球落點及旋轉。乒乓球發球技術是一項不受對手來球制約的技術,能夠根據自己的戰術主動、合理地將球送到對方球臺,所以發球具有積極主動性,也能夠將自己的戰術發揮得更完美。馬龍在與對手比賽中主要以正手位和中路近臺短球為主。第二,移動與速度。比賽中腳步的移動極其重要,腳步移動到位,很多球就容易接,馬龍主要是通過反手底線長球來牽制對手,使對手在移動中擊球。第三,發球的旋轉、落點、速度三者的關系。旋轉度、落點、擊球點、快慢是乒乓球技術的主要組成元素,三者缺一不可。馬龍主要特點是以側下旋轉為主,或者側上旋急長球偷襲。
2、接發球技戰術分析。接發球的好與壞是影響比賽成績的關鍵,很多國家級球員在接發球上下很大功夫,接發球大多以短球、小球為主,限制對方的進攻從而為自己的下一板做準備,因此,第二板技術的正確運用將起到承上起下的作用。當對方發臺內短球時,馬龍的特長是通過擺短以短球為主,或者通過劈長以長球為主,從而增加比賽的勝算。短球和劈手是乒乓球運動員常用的一種很容易牽制對方的技術,但任何技術都不能一直用,一定要有所變化,馬龍非常聰明,善于變化,取長補短,主動進攻,從而為接搶段甚至獲得比賽的勝利打下良好的基礎。
?。ǘ埨^科三段指標分析
通過研究視頻統計分析可以看出,張繼科對王皓的比賽發搶段的得分率是70.6%,接搶段的得分率是51.1%,相持段的得分率是53.3%。一方面說明張繼科對王皓非常熟悉,對他的球路了如指掌;另一方面說明張繼科非常自信,比賽過程中只有自信才能發揮出水平。
1、張繼科技戰術分析。在發球方面,通過研究認為他的發球主要以短球為主,例如,正手位短球、反手位短球、中路偏正手位短球和反手小三角短球居高,占90%以上。短球有時在比賽中很實用,對方不容易進攻、拉球,回過去的球質量一般不高,這為自己的第三板搶攻做好鋪墊。
2、張繼科接搶段技戰術分析。從表4我們可以看出,張繼科接發球技術主要以反手擰為主,使用頻數最高,其次是正手擺短球,而反手擰的打法主要是能入主為先,回過去的球對方不好接,給自己創造機會。
3、相持段技戰術分析。張繼科比賽中相持能力較強,比賽中雙方相持能力是檢驗乒乓球運動員技術是否全面的一個重要方面。相持能力強,說明乒乓球技術基本功扎實,基礎牢靠。在相持段,主要以反手拉為主,反手位可使對方不容易移動到位。通過錄像可以看出,在相持階段張繼科一直采用壓制王皓左半臺的戰術方法,落點較好,對方很難采用進攻戰術從而牽制對方。而王皓的正手能力強,張繼科為了避開會想辦法把球的落點盡量控制在左半臺,從而提高球的質量。因此,高質量的反手技術是運動員今后必須掌握的“制勝利器”。
?。ㄈ┓駯|三段指標分析
第一,發搶段。樊振東的速度非???,但是發球變化少。樊振東與張繼科的比賽,張繼科以反手擰拉球為主,落點好、旋轉強,樊振東不敢輕易搶攻,而是以穩為主。但樊振東比賽中在找機會、抓機會、創造機會反攻,有時效果會非常好,穩中取勝。
第二,接搶段。通過收集數據和反復研究視頻可以看出,由于雙方非常熟悉,張繼科對樊振東落點的控制掌握得很到位,在比賽中樊振東很難找到較多的進攻機會。但防守和進攻是雙方的,在防守中找機會進攻有時效果非常好,樊振東就是如此,他在比賽中由被動轉為主動,善于抓住機會球,成功率很高。
第三,相持段。研究視頻可以看出,樊振東比較被動,相持能力不強,回合較少。說明樊振東的相持階段較薄弱,因此,需要加強相持段的能力,尤其是正手的拉沖。
三、結論
馬龍的乒乓球技術較全面,沒有明顯漏洞,整體實力表現突出,是一位非常優秀的運動員。在發球上使用以“短球為主,長球為輔”的戰術。在發球搶攻上能很好控制球的性能,但有時會出現回球質量不高、力量不大的問題,容易給對方創造得分機會,因此,回球質量的高低對取得比賽的勝利是非常重要的一方面。馬龍在接搶球方面,回擊球的落點較合理,比賽中主動迎球,氣勢占先,對于臺內球,他的擰拉技術較好,很容易上手,由被動變為主動。
張繼科實力較強,他在技術方面沒有明顯的差距,實力也比較強,三段得分率評估均為良好,逆旋轉發球配合搶攻是制勝的法寶。在發搶段方面,他主要采用正手搶拉、挑打,正手實力非常強,常說“得正手者得天下”,正手是進攻得分的主要手段。在相持段方面得分最多的是反手技術,將球集中在反手位半臺,進行相持。
樊振東的發球技術非常好,而且前三板把握得很好,非常穩定,反手的擰拉技術強、力量大、落點好。因此,在這方面很占優勢且得分率高,這是他的強項。臺內擰拉是目前取得主動性的一個很好的技術,不容易掌握且對方特別不好接球,是一個反手進攻的技術,但他的擰拉技術熟練,失誤率低,為后面的進攻贏得機會。樊振東的主要軟肋是正手,失誤率較高,在相持中正手的發揮不是太好,他側身拉沖球比較少,大多數時間是采用反手的拉沖和防御技術,殺傷力小。因此,還需要在正手上下功夫。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893485.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