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中國與高校閱讀推廣研究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要:健康中國是全面建設小康社會,促進醫療衛生公共服務均等化的重要舉措;全民閱讀是促進國人精神文化建設,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的戰略舉措。本文將健康中國戰略與全民閱讀理念結合起來提出健康閱讀推廣,將健康閱讀推廣分為科普型閱讀推廣和急救型閱讀推廣,提倡醫學院校全民閱讀推廣工作要與自身專業、學科屬性相結合,實現精準閱讀推廣,通過簡單的科普醫學知識推廣和急救基本技能推廣,滿足人民對健康知識的需求和對高品質生活的追求,提升全民閱讀內涵,豐富全民閱讀內容,推動閱讀型健康中國建設。
關鍵詞:健康中國;全民閱讀;醫學院校;全民健康
中圖分類號:R193 文獻標識碼:B DOI:10.3969/j.issn.1006-1959.2019.11.002
文章編號:1006-1959(2019)11-0007-03
Abstract:Healthy China is an important measure to build a well-off society in an all-round way and promote the equalization of public services. Nationwide reading is a strategic measure to promote the level of spiritual development of the people, build a strong socialist culture country, the national reading concept and the healthy Chinese strategy are combined to promote healthy reading promotion, and it is divided into popularization of popular reading and the promotion of first aid reading. It is advocated that the popularization of universal reading in medical colleges should be combined with their own professional and subject attributes, to realize the promotion of accurate reading, and to save the lives of themselves and family and others through simple science of science and first aid and first-aid skills to meet the people's needs for health knowledge. And the pursuit of high quality life, enhance the connotation of national reading, enrich the reading content of the whole people, and promote the construction of reading healthy China.It helps the society to pay attention to health, and can save the life of themselves and family and others through simple basic first aid skills (understand, do, effect, popularize) to satisfy the people. The need for health knowledge and the pursuit of high quality life, enhance the connotation of nationwide reading, enrich the contents of nationwide reading promotion, and promote the construction of reading healthy China.
Key words:Healthy China;National reading;Medical universities;National health.
健康是民生大事,健康主要包括兩方面,一是身體健康,二是心理健康。身體健康可以通過體育鍛煉、疾病預防、治療來保障,心理健康可以通過全民閱讀來彌補。全民閱讀是國家知識戰略工程,目前從單純地提倡閱讀擴大到讀書、閱網、觀景三結合模式[1],并出現了“讀”“記”“悟”“行”有機結合的趨勢[2],《中國漢字聽寫大會》《中國成語大會》《中國詩詞大會》等電視節目體現出閱讀推廣的適應性和擴展性,成為閱讀推廣服務創新的有益嘗試。當前高校閱讀推廣活動存在一定問題,沒有很好把高校自身學科特點與社會實際需求結合起來,實現精準閱讀推廣。專業性較強的醫學院校,其全民閱讀推廣活動應該具有突出的醫學特色或健康背景,健康型閱讀推廣活動更符合社會對醫學院校的期望。應該圍繞健康中國開展實踐型閱讀推廣活動,將全民閱讀理念、方法和技術滲透在推廣健康理念、健康知識和健康宣傳實踐之中,滿足社會對健康知識的需求,推動閱讀型健康中國建設。 1健康中國閱讀推廣分類
目前,我國社會經濟文化生活發生了重要轉變:從追求溫飽到向小康社會轉變;從追求物質文化需要到追求美好生活需要轉變。國人的健康意識、健康需求日益強烈,但是社會的健康供給并不能充分滿足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健康服務供給總體不足與需求不斷增長之間的矛盾依然突出[3],中國基礎醫療衛生資源供給水平區域差異相對較大,高值區與全國區域經濟發展差異的變化趨勢和變化格局并不一致[4],健康供給與健康需求的客觀性差異使中國健康閱讀推廣存在著市場和機會,因此筆者將全民閱讀引入健康中國范疇提出健康閱讀推廣,將健康閱讀推廣活動分為科普類(一看就懂,一聽就會)閱讀推廣活動和急救型(能看懂,會照做、起效快、能普及)閱讀推廣活動,旨在依托高等醫學院校的醫學、醫療、技術和人才資源優勢,全面推廣普及健康知識,為建設健康中國,服務社會開辟一條全民閱讀創新之路。
科普型醫學知識側重于宣傳、推廣、普及,以預防為主,通過生活習慣規律化,體育鍛煉常態化,健康體檢定期化,做到勞逸結合,適當放松,有效實現慢性病(心腦血管疾病、癌癥、慢性呼吸系統疾病、糖尿病和口腔疾病,以及內分泌、腎臟、骨骼、神經等疾?。┛煽乜煞馈<本刃歪t學知識側重于部分急救基本技能與專業性醫學技能剝離,實現部分急救醫學技能社會性,達成人人都是急救員,實現由醫院急救變為第一目擊者急救,提高救治效率和成功率,本著能看懂、會照做、起效快、能普及的原則,開展宣傳、普及、推廣實踐活動,提高國人的急救意識和急救基本技能水平。
2健康中國閱讀推廣活動
2.1科普型閱讀推廣活動 目前,新的生物-心理-社會醫學模式已經取代了傳統的生物醫學模式,臨床醫學正在迅速地向著預防醫學和社會醫學的方向發展[5]。新醫學模式中最關鍵的一點就是治未病。要在全社會普及疾病防治知識,并且深入到每個家庭的日常生活衣、食、住、行的每個環節之中;要從生理和心理兩個方面改變居民的不良生活方式和不良衛生習慣;努力提高老百姓的自我保健意識和自我保健能力[6]。
要開展各類健康閱讀活動,提高全民健康意識和全民健康素養。要堅持健康醫學知識來源權威化,摒棄不靠譜,內容經常掐架的錯誤信息[7]。醫學院校閱讀推廣工作可以從事前預防角度切入,從科普的角度宣傳醫學知識和醫療常識,讓社會了解醫學,了解醫療常識,讓專業性很強的醫學知識變為通俗易懂的科普性知識。針對科普型醫學知識,醫學院校一方面要提高醫學生培養質量,培養具有初步臨床能力、終身學習能力和良好職業素質的醫學畢業生;另一方面要將科普型醫學知識開設為全校范圍內的選修課,每年講授一定學時,并列入考試范圍,增加醫學生對科普型醫學知識的重視程度。過硬的專業技能和豐富的知識視野會為逐步改善社會對健康問題的認識,傳播和實現健康中國理念。讓科普型健康知識進講堂、社區、家庭,實現學校與社會互動,充分發揮青年大學生的熱情,彰顯大學生在建設健康中國社會中的擔當與責任。鼓勵任課教師開設經過認證的公眾號,作為與社會交流的渠道,傳播醫學健康知識,以醫者仁心,大愛無疆的心態造福社會。
2.2急救型閱讀推廣活動 當前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國人的物質生活有了極大的改善,從注重溫飽到注重生活質量的轉變,與此同時各類疾病和意外事故也時有發生,特別是一些慢性疾病,突發事故(暈倒、猝死、溺水、中暑、車禍、觸電、燒傷、中毒等)層出不窮(有人總結為夏天多溺水,冬天多中毒),而社會又因不懂急救基本知識和技能,不能(不敢)伸出援手,失去了最佳的搶救時間,這與國際醫學急救專家倡導的“第一目擊者”普及培訓教學活動有較大差距,急救推廣活動直接與人的生命和健康聯系在一起,是高級別的閱讀推廣活動,但目前我國急救知識普及率還比較低,公眾現場急救知識普及率不足1%[8],除每年9月份世界急救日有關組織會舉行救護演練活動外,平時鮮有針對普通民眾的系統培訓[9]。健康所系,性命相托是醫學所負載的永恒責任。醫學院校開展健康型閱讀推廣活動,使基本急救技能與醫生的本質工作區分開,實現基本急救醫學社會性,滿足社會對基本急救技能需求。醫學院校有責任利用自身專業優勢,加強公眾的危機意識教育,探索急救培訓模式,讓急救理念和急救基本技能走進千家萬戶[10]。
2.2.1組建健康協會 醫學院校有突出的專業優勢和人才優勢,可以成立相關的專業健康協會,以協會的力量推動健康型閱讀推廣活動開展。定期邀請相關領域的專家、教授下基層或者設立展臺開展義診活動,宣傳健康知識和醫療技能,實地開展急救基本技能培訓工作??梢院蜕鐣嚓P單位聯合成立急救隊,或者參加相關急救隊,在具體的急救活動中向社會展示良好的急救技能和高尚的醫護品德,打出急救品牌,以急救品牌推動健康閱讀推廣活動開展??梢匝埉數氐募t十字會或者附屬醫院的醫護人員組成培訓隊伍,深入社區、家庭、機關、單位等,開展廣泛而深入的急救技能培訓工作。一定要讓社會明白意外無法避免,急救本領才是應付意外的必需。
2.2.2開展青年志愿者活動 青年志愿者是醫學院校開展健康型閱讀推廣活動的主力軍,充分發揮青年人的熱情,在實踐中培養未來醫護人員的責任感和使命感,以社會實踐促進專業技能成長,達到社會受益,個體成長的目標。要多組織青年志愿者活動,在開展校內急救基本技能宣傳培訓的基礎上,聯合當地紅十字協會等醫療健康部門,經常走向社會,深入社區,開展健康知識宣傳和急救基本技能的培訓工作,作為密切學校和地方關系和感情的紐帶,努力創造和諧校地關系,盡力為緩解當前較為緊張的醫患關系做出貢獻。鼓勵學生實踐,在實踐中鍛煉和提高,既讓學生收獲信心和成就感,也為挽救病人生命和家庭幸福做出貢獻,同時要大加宣傳報道,使我們未來的醫務工作者明白,無論身處何處,都不該忘記醫學生誓言,不要忘記醫務工作者的責任和擔當。
2.2.3開展普遍急救技能培訓活動 當前醫學院校并沒有開展普遍性的醫學急救技能培訓,一般的急救需求都交給了醫院,開展普遍急救技能培訓活動可以有效分擔醫院的部分職責。對醫學院校來說,開展此項活動具有醫學基礎和專業優勢,可以通過臨床技能實訓中心,遴選急救臨床工作的骨干教師和接受過系統急救培訓、操作嫻熟且有一定溝通能力的學生,定期組織應急救護知識競賽,為學生創造模擬急救技能實地訓練,指導學生將所學的急救專業知識應用到模擬訓練中,除保證教學外,還可承擔社會性急救培訓工作[10,11]。 張在其教授在《災難與急救》中指出要關注經常接觸災難事件并為救援服務的人員,比如警察、消防隊員、教師、賓館服務員,車站碼頭服務人員,以及各種重大集會的志愿者,加強對其人工呼吸、心肺復蘇、壓迫止血等基本急救技能培訓,還要對其定期開展災難預警訓練、加強災難狀態下的心理素質鍛煉。 3總結
本文基于健康中國理論下中國社會主要矛盾從追求物質文化需要到追求美好生活需要轉變的變化,提出醫學院校全民閱讀推廣工作應該與高校自身特點結合,開展符合高校自身特點和滿足社會期望的閱讀推廣活動,以閱讀推廣專業性和個性化促進社會全民閱讀推廣差異性活動開展。醫學院校閱讀推廣活動應圍繞健康中國理念,圍繞國人關注生命、心系健康的心愿,有針對性地開展科普型閱讀推廣活動和急救型閱讀推廣活動,既促進閱讀推廣者醫學知識的增長(教學相長理念),服務健康中國理念和服務國人健康,也使得所學知識學有所用,學有所長,使得二者教學相長,相輔相成,共同推進健康中國建設,從更大側面推廣醫學院校閱讀推廣活動向縱深發展。
3.1高校全民閱讀推廣要重視理念創新 高校全民閱讀推廣工作應該與自身專業和未來職業特點結合,實現個性化、差異化推廣,以閱讀推廣的差異化實現全民閱讀推廣的多領域、全范圍覆蓋,實現春風化雨,潤物無聲的效果,真正做到全民閱讀推廣工作涉及到學習、生活、工作的方方面面,全面提升全民閱讀效益。
3.2健康紅利是醫學院校全民閱讀推廣的主要努力方向 健康是人民幸福生活的重要考核指標或組成部分,健康與國家、社會和人民生活密切相關,健康是家庭幸福、社會和諧穩定的基石,沒有健康就沒有一切。高等醫學院校的閱讀推廣要以《“健康中國2030”規劃綱要》為目標,大力普及醫學常識、醫療知識、預防保健方法,盡力做到事前預防與事中救治事后善后相結合,另辟蹊徑,將專業性強的醫學知識通過通俗性的語言和常規性的行為體現出來,以“上醫治未病”為最高最求,將健康中國理念落在實處。
3.3滿足社會健康閱讀權利 一個高度發達的物質文明社會需要同等程度的精神文明,而這一切的基礎取決于勞動者的健康,開展全民閱讀推廣和健康中國建設十分必要。當前我國的社會經濟發展較好,人民生活水平進一步提高,健康意識和健康需求有了提高,迫切需要社會提供良好的健康服務與供給。要做好健康中國戰略的宣傳推廣工作,讓國人關注健康,關愛生命,同時醫學院校要切實做好健康知識和基本急救技能的培訓和推廣工作,將基本急救技能與醫生的本質工作脫離開來,使得人人都是急救員,人人都是急救好幫手,有效實現第一目擊者救治。
3.4豐富全民閱讀推廣內容 全民閱讀推廣內容從靜態的文字到動態的急救行為,而這些行為具有可復制性和可解讀性,符合隱性知識顯性化的特征,使全民閱讀推廣內容具有可擴展性、經驗性和多樣性的印標,豐富了全民閱讀的內容,開拓了全民閱讀研究視角。我們以靜態的心思考慮動態的行為,同時動態行為具有知識主體性,而總結性的內容只是主體內容的一部分,有利于我們豐富全民閱讀推廣內容。
參考文獻:
[1]曾祥芹.讀有字書 悟無字理[J].學習月刊,2013(5):15.
[2]曹炳霞.圖書館閱讀推廣的新形式——讀書達人秀[J].大學圖書館學報,2013,31(6):97-102.
[3]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衛生和計劃生育委員會.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健康中國2030”規劃綱要》[EB/OL].[2018-04-12]http://www.nhfpc.gov.cn/xcs/wzbd/201610/
21d120c917284007ad9c7aa8e9634bb4.shtml.
[4]鄭文升,蔣華雄,艾紅如,等.中國基礎醫療衛生資源供給水平的區域差異[J].地理研究,2015,34(11):2049-2060
[5]姚革.醫學科普創作選題創新的原則與途徑[J].出版參考:業內資訊版,2008(1):25.
[6]何松明.全媒體多渠道開展醫學科普知識宣教[J].現代醫院,2013,13(11):115-116.
[7]蔡建國.讓不靠譜的“醫學科普”無處遁形[N].人民政協報,2015-09-09(005)
[8]史曉偉,張新定.國內外現場急救知識與技能普及的現狀[J].現代預防醫學,2015,42(16):2961-2963.
[9]王樹明.將急救常識納入學校必修課[J].教育與職業,2013(22):7.
[10]彭暉,羅海,黃文杰,等.地方醫學本科院校公眾急救技能培訓的實踐與思考[J].重慶醫學,2017(3):411-412.
[11]趙麗明.初探高校急救技能培訓現狀及問題[J].臨床醫藥文獻電子雜志,2017(61):12061.
收稿日期:2019-3-21;修回日期:2019-3-30
編輯/成森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893585.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