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析小學音樂教學中培養學生音樂核心素養的有效途徑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要:近年來教育改革的不斷發展,教師逐漸意識到小學音樂教學中培養學生音樂核心素養的重要。新時代背景下,為優化小學音樂教學質量,有必要對小學音樂教學培養學生音樂核心素養的實施途徑進行探究,希冀優化音樂教育質量,培養學生成為“全面發展的人”??梢詮钠鹾仙顚嶋H、營造良好氛圍、踐行學科融合、組織實踐活動、參考文化交流等方面入手,有效培養小學生的音樂核心素養。本文就小學音樂教學中培養學生音樂核心素養的有效途徑展開探討。
關鍵詞:小學音樂;音樂核心素養;培養策略
引言
在小學音樂課堂中培養學生核心素養有利于學生養成良好的音樂素養,開拓視野,豐富精神世界,助力小學生健康全面發展。因此,在小學音樂課堂教學中培養學生音樂核心素養至關重要。
1理論與實際有機結合,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
受傳統教學的影響,在大多數課堂中教師往往作為主講者傳授知識,學生以聆聽者角色參與到學習中,學生的主動性沒有得到充分展示,學生主要學習到了課堂理論知識。根據多年來的教學實踐證明,脫離教學實際的音樂教學,培養出的是會背誦知識點、能考出好成績的學生,由于教師沒有合理設計教學,沒有對音樂教學模式進行創新,影響了學生音樂核心素養的提升。因此,根據素質教育方針,教師應注重尊重事實,改變傳統的教學模式,用多樣化的教學手段,激起學生學習的主動性,促進學生找到生活與音樂的共性,在生活中發現音樂美感,培養他們的核心素養能力。音樂中的任何一種聲音,都是獨特的,如何引導學生將生活與音樂聯系起來,激發學生探索音樂的興趣,是小學音樂教師思考的課題。比如,對《豐收鑼鼓》課文進行教學時,教師為了更好地讓學生了解不同音樂形式表現出來獨特魅力,學會辨識音樂中聲音的音調、長短等,可以讓學生通過敲擊不同的打擊樂器,真正感受到音樂的律動。
2營造良好氛圍,獲得積極體驗
營造良好的氛圍,是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的關鍵。小學生大多比較感性,自律意識不太強,若想學生高效地參與音樂學習,促進學生自主體驗、感受與創造,就需要營造輕松、自主、和諧的學習氛圍,讓學生身臨其境、感同身受。營造氛圍,應恰如其分,與音樂教學內容、目標相契合,與學生的生活經驗、認知水平相契合,從學生易于接受的角度來營造,讓學生獲得良好的情緒體驗。可以借助多媒體、生活實物、學生自己的故事、教師的巧妙引導來創設。如《感恩的心》唱歌教學時,教師可以組織學生分享自己生活中,家人、朋友或身邊的人、陌生人為自己分享的故事,或自己幫助他人,為他人付出的故事。學生先分小組交流,分享故事,再由小組長派代表,講本小組的經典故事,在全班同學面前發言。在故事分享的過程中,教師應啟發、激勵和引導,“我們生活中,有很多人默默地在為我們付出,我們才能健康、快樂地長大。”一個個故事分享,一幕幕畫面重現,營造了良好的氛圍,學生獲得了真切的情感體驗,巧妙滲透了德育,也實現了對學生音樂自主需要、情感體驗核心素養的培養。
3借助學科特點,激發學生音樂需要
在以往傳統的小學音樂科學教學中,通常采取的是教師教、學生跟著唱的教學模式,但是在以培養學生音樂核心素養的課堂教學中,這樣死板、毫無新意的教學模式已經很難能夠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1]。對此,教師必須要充分借助音樂學科的特點,引導學生在優美的歌曲中去感受美、發現美,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進而產生主動將音樂作為保持心理健康和諧的工具、提高自身文化修養、促進自我發展與完善的行為。例如,在教學蘇教版小學二年級《我是小鼓手》一曲教學時,在學生初步對歌曲和歌詞有所了解的基礎上,我要求學生大膽嘗試跟隨我的鋼琴彈奏,分別用大鼓和小鼓來進行伴奏,由于很多學生初次接觸樂器,對其感到異常好奇,恰好符合他們的心理發展規律,在歡快的歌曲中,學生們都發揮自己的想象力,將自己的音樂藝術表現得淋漓盡致。而這首《我是小鼓手》在大家的伴奏下充分體現出了大鼓的低沉與小鼓的明亮,此起彼伏,當我彈奏完畢的一瞬間,大鼓與小鼓融合交織在一起,為整首歌劃上了完美的句號。借助樂器的嘗試也使得學生對歌曲的興趣更加濃厚,好多學生都自主地跟隨歌曲學唱起來。
4培養創作能力
新課改對音樂教學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師除了要為學生傳授音樂基礎知識,還要注重對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以開發學生的智力與潛能。在以往的音樂教學中,教師是課堂的主體,學生就是來聽課的。因此,要想培養學生的音樂核心素養,還需要教師擺正自己的位置,讓學生成為課堂教學的主體,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培養學生音樂核心素養,不僅要求學生進行音樂理論知識的學習,接受音樂技能和音樂鑒賞能力的培養,還要注重對學生音樂創作能力的培養。在很多人眼中,小學生年齡小、沒有穩定性,但他們活潑、富有想象力,而這些正是他們創新能力的基礎和優勢。音樂創作能培養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和創作能力,能提升學生音樂核心素養。例如,在教學歌曲《春天在哪里》時,為了培養學生的創作能力,教師可先利用多媒體播放春天的圖片和視頻,加深學生對春天的感知,讓他們切身感受到春天的美好。然后提出問題:“同學們,假如讓你們創作一首關于春天的歌曲,你們會用什么樣的歌詞和旋律來表現春天的美好呢?”引導學生創作歌詞和旋律,將自己眼中的春天表現出來。學生創作出來的作品也許非常簡單,也許會很稚嫩,但這畢竟是邁出了創作路上的第一步,能激發學生的創造力,有利于培養學生的音樂核心素養。
結語
教師應在學生學習的過程中逐漸培養其音樂思維素養與科學探究素養,促使學生在探究與思考的過程中樹立正確的核心素養,培養自身的核心素養,體會音樂的奧妙,明晰自身肩負的使命與責任,激發出自身的社會責任素養。
參考文獻
[1]車小樂.小學音樂教學中培養學生核心素養的實例研究[J].高考,2016,(12):209.
[2]程桂林.基于小學生核心素養培養的音樂學科素養的思考[J].中學音樂,2018,(10):79.
[3]祁曉霞.核心素養培養與小學音樂教學的創新之路[J].文教資料,2018.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894749.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