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體育趣味教學校本課程的實踐和反思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要:面對中考體育改革的嚴格要求,初中體育教學任務愈加繁重,學生對于體育課堂產生畏懼感。實現初中體育趣味教學課程校本化能夠平衡中考需要與學生特長發展需要兩者之間的沖突,能推動中學體育教學模式改革,促進初中體育教育教學水平的提升。
關鍵詞:趣味教學;初中體育;校本課程;反思與運用
中圖分類號:G633.96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992-7711(2019)09-034-1
所謂初中體育趣味教學課程校本化,是指星湖學校面向七年級學生,每周三開展兩節課的百科創意活動課程。這種課程的運作方式是,以跨塘周邊童年游戲為抓手,穿插各式球類、健美操、啦啦操等體育運動進行教學,以豐富學生在校活動,發展學生個性,鼓勵學生在其所擅長的、感興趣的體育運動項目上著重發展,培養其體育運動能力,掌握一項或多項技能來達到初中生的體育課程目標。
一、趣味體育課程校本化的成因
2016年蘇州市教育局召開《2019年蘇州市初中畢業生體育考試辦法》新聞發布會,發布了中考體育新方案,提高了中考體育總分,減少了項目設置,確定女生800米,男生1000米為必測項目,并提高了各個項目標準。這一系列的動作的主要目的在于:適度拉開體育中考分數,提高學生對體育的重視;加強體能訓練,改善薄弱身體素質,促進青少年學生體質健康全面發展。但在中考改革后,學校要分數和成績,體育教師有壓力,于是大家都選擇了簡單有效易操作的練習方式,盡可能減少講述的時間,爭分奪秒地希望自己把握好課堂的短促時光。
在這樣的情況下,為了提高學生體育鍛煉的積極性,學校將趣味體育開發成校本課程,不失為一個平衡折中的解決辦法。
二、初中體育趣味教學課程校本化的難點
1.對趣味體育的校本課程性質以及在教育教學中的定位不準確
校本課程開發與實施和國家課程的設置標準要求具有一定差異性。國家規定的課程為每一位學生提供的是相同的學習內容,在內容上注重學生的共同知識、技能及素質能力的培養,教育教學目標對全體學生統一要求,原則上,盡量使全體學生形成統一的價值觀,要求學生全面發展,課程計劃的實施質量也易于掌控和掌握。而校本課程則追求差異及個性發展,強調所開發的內容要與區域環境需求和學生的興趣、需要相聯系。就趣味體育而言,在實現課程校本化的實施過程中,應該以學生興趣為主開展教學,目的在于發展學生體育特長,激發學生自主參與體育鍛煉。
2.開展趣味體育校本課程需要較強的師資力量
趣味體育在開發校本課程的實施過程中,因需要滿足不同學生的不同需求,就要求著學校需要配備一個全面多樣并且足夠專業化的體育教師隊伍。一方面,趣味體育校本課程形式的多樣化對指導教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另一方面,追求學生的個性發展則要求教師有良好的專項技能來應對后期學生的深入技能學習。而目前正式在編在崗的體育教師雖能滿足日常體育課堂教學,但并不精通,尚不能滿足學生體育學科的專長發展要求。
3.中考壓力下的校本課程性質變化
在普遍“應試教育”的氛圍帶動下,學校要出成績,而教師必然不敢懈怠,各個教師都爭分奪秒的為學生補習輔導,從而導致課程實施的完整性也得不到保障與要求的。而現今中考體育要求的提高,更是對體育教師的一個考驗,在趣味體育課程開展實施的過程中,也存在演變為中考項目的提優與訓練的可能。
4.活動開展的安全保障
在項目種類多、指導教師少的情況下,課程實施起來安全保障對學校對教師都是極大的考驗。星湖學校目前就處于學校重建的時期,體育館還未完成交付,場地的缺少導致學生部分體育項目無法實施,可實行項目場地較為分散,不利于教師監管。再加上報名選擇趣味體育活動的學生是七年級五十幾個男生,他們活潑好動,安全意識薄弱,給體育活動的安全開展帶來不小的難度。
三、實現趣味體育課程校本化的應對措施
1.學校加大對校本課程的宣傳,明確校本課程的定位
各校在校本課程開發之前,可通過開展講座、學習班等,提高教師們對學校課程的認知和理解,消除一些對校本課程的錯誤理解,幫助教師做好必備的理論知識,建立全面科學的教學目標與內容,在實施過程中更妥善,更適應社會、學生的需要。
2.教師應該注重自身專業的發展,實現一專多能
體育教師在學生時期的專業不能遺忘,課余時間需要多多發展自身的專業技能。積極參加專業培訓,豐富自身專業技能,在知識方面技能方面至少有一項專長,對各個運動項目都有所了解,做到會教會示范,以適應初中體育課堂教學。
3.各校合力發展,實現資源共享的最優化
校本課程要合作開發,學校之間的相互合作,不但能增強校本課程開發的實力,更能實現人力、物力資源的共享,既節省了時間,又節約了資源。學校要經常與周邊學校交流學習,這樣既可以提高教師的教學水平,也可以解決學校場地器材匱乏的狀況。此外,學校應該大力提倡與各校合力,組織校際競賽,交流課程實施方案,既增加了學校之間的友誼,幫助學生樹立良性的競爭意識,在有益壓力及實戰中不斷提高技能水平,也能實現各校間不同的課程開展方式的溝通交流,優化校本課程改革。
4.開展活動安全教育,加強場地設施維護
定期開展體育活動安全教育課程,幫助學生樹立活動安全意識,制定嚴格的趣味體育活動規范,強調活動過程的規范性。在教師人手不足的情況下,要善于運用小幫手,在學生中培養體育骨干,協助教師管理班級秩序。
學校需要提供必要的活動場地及活動器材,確保課程的連續開展。對于場地器材做好檢查維護工作,盡最大努力排除可能存在的安全隱患。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895375.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