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訪客   登錄/注冊

論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良好習慣的培養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 要:數學是我國最基本、最重要的學科,數學教育的作用不單單是可以幫助學生在考試中達成目標與要求,同時也有著幫助學生更好解決生活問題的作用。為了達成這一要求,數學教育就需要體現出生活化聯系,而生活化聯系的關鍵便是讓學生形成良好習慣。只有當學生具備了良好習慣,能夠正確的看待學習,掌握學習技巧,學生的數學能力、數學技巧才能夠滿足時代的要求。
  關鍵詞:小學數學 課堂教學 良好習慣
  學習習慣對一個人的影響是持續性的,這種影響會變成學生的潛藏習慣,影響到自己的生活方式與學習態度。教師需要幫助學生掌握這種技巧、這種能力,使學生具備優秀、出眾的學習思路。只有這樣學生才能夠更好的成長,發揮數學教育應有的作用。教師需要將其作為自己的本職工作,主動引導學生,使學生更加順利的理解數學知識與生活之間的關聯,提高學生的數學成績,確保學生能夠更好的成長。
  一、規范觀念引導習慣
  在使學生形成正確觀念的時候,教師需要用合適的方式引導學生。這是因為不同學生有著不同的成長環境,環境的不同使得學生出現了不同的理解能力與學習能力。此時教師就需要用更具針對化特性的方式引導學生,幫助學生解讀與學習數學知識。數學教育需要做好學生數學學習習慣的引導[1]。教師絕不能認為數學教育的目的只有數學知識點講解。數學教育作為一門與生活息息相關的學科,教師需要意識到數學教育的工具性與人文性作用。教師需要用數學教育習慣影響學生的生活習慣。教師在教學中不妨滲透數學史知識,用數學史刺激學生。學生在學習數學史的過程中明白了數學家即便再優秀也保持著嚴謹、認真的態度研究知識。教師需要用科學的態度引導學生,幫助學生收獲學習體驗[2]。教師在教學中要注重學生注意力與學習興趣的調動,只有充分激發了學生的學習熱情,學生明白了學習的意義與價值,數學教育本身的作用才算是得到了體現。
  二、培養創新素質
  數學的特點就是實踐性、創新性突出,傳統教育模式對應的是教師用理論教學的方式幫助學生掌握數學原理,隨后要求學生在處理實際問題的過程中,消化與吸收數學知識。數學教育的練習過程、學習過程都有相應的安排與操作,學生在這樣的學習中自身的發展受到了很大的限制。學生創新的思維得不到體現,固定的思維模式勢必會影響到學生今后的學習[3]。教師需要主動迎合教改工作,教師需要著重開發與鍛煉學生的想象力與創新力。教師需要為學生提供充分的空間與實踐去自行想象。學生需要自行分析數學知識,探究數學原理。教師要把握好學生的心里特性,用趣味化的教學方式調動學生的學習熱情,拓展學生的思維能力。數學教育內容需要用課堂的途徑展現。在教學引導下,使學生完成對知識點的理解。
  三、培養自學習慣
  自學意識、自學能力、自學態度對于學生的影響都是非常突出的,教師需要利用這一過程幫助學生理解知識。不同學生有著不同的分析能力與理解能力。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做好對該現象的梳理與分析。如果教師忽視了學生自身的問題,沒有很好的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學生的數學成績將得不到保障。教師需要重視學生個性化素質的培養,為學生提供良好的環境開發學生的個性化素養。教師要提高課堂的開放性,用開放的環境與課堂提高學生的數學能力。
  四、培養預習習慣
  學習的基礎是課前預習,教師需要有意識的引導學生,在與戲中了解知識點之間的關系。課堂學習可以很好的拓展學生的知識能力,學生需要在課前學習中豐富與加強自己對知識的理解與掌握深度。學生在預習以后能夠對知識建立初步的了解,而這種了解在課堂中的作用就是學生能夠形成我會知識的自信心。學生在預習中自然無法處理掉所有的問題,仍舊有許多不理解的地方。教師在教學中可以將重心放在難重點部分,使學生能夠在教師的細致化講解與梳理中深入的掌握知識點關聯,提高數學教育效率。作為學生學習知識最重要的一個環節,教師需要做好預習環節的處理,發揮預習環節的作用。如學習《負數》知識前,教師必須明白的是,很多學生早就已經接觸到了-這個符號,不過學生所理解的是-這個符號代表的是減去,也就是說學生的思維是單向的,不是雙向的,學生不理解在0后面還有數字,0-2能夠出現-2的知識點。教師教學前需要讓學生先進行分析,學生在分析的過程中紛紛明白了負數的知識。教師在教學中不妨用坐標系的方式簡化負數學習難度,坐標系中以原點為中心,隨后向左右互相拓展,幫助學生理解1對應的是-1,-1是0-1所得的后果。學生在這種知識對接的作用下,很好的明白了數學知識的原理,能夠有效提高學生的學習熱情和學習積極性。
  五、培養復習習慣
  作為知識鞏固最重要的流程,課后復習可以幫助學生重新歸納與整理課上學習沒有弄明白的知識點。教師需要利用課堂提問的過程了解學生的數學知識點掌握程度。在提問中分析與了解學生知識薄弱點,隨后作進一步的補充與加強。
  結語
  教師作為學生成長的引導者與風向標,教師的個人素質與個人能力對于學生的影響是非常關鍵與突出的。教師需要意識到個人習慣培養重要性,做好對學生生活、學習的教育引導工作。教師絕不能采用揠苗助長方式,這會對學生造成非常不好的影響。教師要立足實際,站在學生角度考慮問題。只有當學生形成了正確學習態度,掌握了有效學習方式,數學教育的價值與作用才能夠得到彰顯。
  參考文獻
  [1]李新保.淺談小學數學教學中如何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J].中國校外教育,2018(09):126.
  [2]段珍花.淺談小學數學教學中良好學習習慣的培養[J].數學學習與研究,2017(22):32.
  [3]武平格.小學數學教學中如何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J].學周刊,2017(22):90-91.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896309.htm

?
99久久国产综合精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