師生互動,隨堂課也精彩!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在平常的教學中,教師如何憑著一支粉筆、一張嘴,將看似枯燥無味的數學課上得有聲有色、有勁有效呢?我覺得關鍵是一個“動”字!就是通過教師的多動腦使學生的學習過程實現“師生互動”。下面就以由我所上的一節計算課的兩次教學對比,談談這方面的實踐與體會。
一、片斷一:(復習鋪墊)
?。ㄒ唬┦状谓虒W
1.師報10道口算題,讓學生先寫下題目,再一齊寫結果,看誰算得最快?。ㄈ纾?7+4 58+2 34+5 29+3)然后讓學生開火車匯報計算結果。(匯報時,學生只說出了題目和結果,沒說計算過程;其余學生默默地聽。說了幾題后,部分學生開始交頭接耳,小聲說話。)
2.師:小朋友們表現不錯!老師這里還有幾道題想考考你!39接近哪個整十數?(40)21呢?(20)誰還能像這樣舉個例子的?(師未做任何板書)
生1:99接近哪個整百數?99接近100。(老師未做及時評價)
生2:9999接近幾?……
(學生的回答偏離了老師的要求?。?
(二)改進教學
1.在學生口算時,要求將第一步的積寫在乘號的下面,再在等于號的后面寫最后的得數。開火車匯報口算結果時,只詳說計算過程(如:六七四十二,42加4等于46),其余學生說“Yes”or“No”及時回應。師最后及時評價:全對的請舉手,給自己掌聲!
2.在第二個環節,學生回答了“39接近40”、“21接近20”后,師板書:39≈40,21≈20,并明確地提問:還有哪些數也接近整十數?你能像這樣寫一個嗎?生寫完后,請一組開火車匯報,其余學生傾聽并說“Yes”or“No”。師評價:小朋友們表現真棒!
?。ㄈΡ确此?
連續進位乘法是學生在學習了進位加法和不連續進位乘法的基礎上學習的。在改進教學中,我讓學生詳說計算過程,既能讓學生學會有序表達,展示計算思路,又能讓全體學生在傾聽中更好地明確計算過程中的邏輯順序—先乘后加,為后續學習打下伏筆。同時,讓其余學生及時說“Yes”or“No”進行評價,使學生在匯報與評價的此起彼伏的語言表達聲中互相監督與激勵。讓學生寫兩位數接近哪個整十數,是為后面教學兩位數乘一位數的估算做準備的。在改進教學中,通過板書示范和明確提問讓學生清楚回答的要求,不至于出現首次教學中學生離題萬里的現象。將個別口答改為先各人寫再開火車答,巧妙地將個別參與變為全員參與,將聽與說的單感官參與變為看、想、寫、說、聽、評的全感參與,交流的信息也更加豐富多彩而富有個性,復習過程也更實在、更有效!教師的評價語“小朋友們真棒!”“給自己掌聲!”,給緊張而嚴肅的學習過程注入了一縷春風、一絲春雨,讓學生倍感輕松和愉悅!于是渴望接下來的成功!
二、片斷二:(嘗試與鞏固)
?。ㄒ唬┦状谓虒W
1.出示情境圖,讓學生說出相關信息并提出了一個數學問題:三盒水彩筆一共有多少枝筆?后讓生列式并嘗試估算和筆算。交流算法時,先指名答再齊答,然后同座互說,最后請一組小朋友開火車回答。
2.想想做做的第一題共4道豎式題,師指名上臺板演,其余學生寫在書上。
3.想想做做的第二題是改錯題。師未指名上臺板演,交流時指名回答計算過程,其余學生聽得不夠專心、不夠投入。
(二)改進教學
1.讓學生嘗試筆算時,要求邊說邊寫,借助說展開計算的思維過程,強化計算順序,提高計算正確率。交流時,先指名說,后要求邊書空邊齊說計算過程,最后讓同座互說計算過程。
2.想想做做的第一題,要求學生寫在書上,邊小聲說邊計算,并寫出每道題的橫式和得數。指名板演前,師先將四道題有序地抄在黑板上,再到學生中間悄悄地指名中下生上臺板演,從而巧妙地維護了學生們專心計算的學習氛圍。交流時,要求全體學生說“對”和“錯”來判斷對錯,讓做錯的學生說說錯在哪里,或讓小老師來幫助指點迷津。然后分四大組依次邊書空邊說計算過程,看哪一大組說得輕巧而整齊!
3.改錯題中將后2題換成另外2題,分別是橫式忘寫得數的、第二步乘加算成加加的。指名3位中下生上臺板演。其余學生在隨堂本上改,改完后要求從中選一題,將計算過程說給同座聽。評講時,同樣讓學生說“Yes”or“No”來判斷是否正確,后以男生齊說、女生齊說、全體齊說的形式分別將這三題的計算過程練說一遍。最后讓學生說說計算時要注意些什么,在反思中提高計算技巧。
?。ㄈΡ确此?
計算是一種智力操作技能,而知識轉化為技能是需要過程的,計算技能的形成具有自身獨特的規律。學生計算技能的形成一般要經歷四個階段,即:認知階段,分解階段,組合階段,自動化階段。認知階段主要是讓學生理解算理、明確方法。兩位數乘一位數的連續進位乘法是在兩位數乘一位數的不連續進位乘的基礎進行教學的,所以這節課的重難點不在明白算理,而在于借助不連續進位乘的豎式計算方法,在遷移中掌握連續進位乘的計算規則和邏輯順序,在連續的計算過程中將單一技能組合為復合技能,在綜合訓練中達到自動化階段。怎樣訓練才能最快最好地達到自動化階段?多年的教學經驗告訴我,那就是“全感齊動”:邊說邊寫計算過程,邊書空邊說計算過程,變無聲的算為有聲的算,變隱性的算為顯性的算,變只看結果的算為關注過程的算。在改進教學中,通過大聲地說計算過程,使學生的口、眼、耳、腦、手等多種感官同時最大限度地參與到學習中來,使學生外部的感官活動更有效地推動了內部的心智活動,加速學習的內化過程,使學習效率成倍增加。而學生說計算過程的形式也是多種多樣、富有變化的:自言自語的,同座互說的,分組說的,全班齊說的,等等;同時,說計算過程時要求節奏輕快、句式簡潔、瑯瑯上口,活潑而富有動感;這樣就調動了全體學生全身心地參與到計算技能形成的活動中來,樂此不疲,事半功倍!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897131.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