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訪客   登錄/注冊

濮城采油廠采油管理四區信息化改造綜述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 要 近年來,濮城采油廠采油管理四區針對老井穩產難度大、工藝設備老化、生產運行成本高、用工量縮減等實際困難,轉換思維,充分利用信息化生產指揮平臺,創新管理模式,實現提質增效。
  關鍵詞 實現扭虧脫困;提質增效
  1 項目背景
  由于近幾年人員外闖市場、內退、離崗等,采油管理四區人員由2015年12月的在冊322人已減少至目前的146人。面對人員減少而工作量未減少的情況,要實現扭虧脫困、提質增效,采油區生產模式的改變勢在必行。
  2 圍繞信息化拓展應用所做的工作
  2.1 發揮視頻監控優勢,特車使用效率明顯提高
 ?。?)結合現場實際合理優化特車勞務計劃,綜合效益優勢突顯
  通過采油區生產指揮中心信息監控室對生產現場特車使用過程中的施工步驟和工序實時監控,及時針對滴灌摻水化鹽的油井給水罐上水工作提出優化措施,大幅度減少了人工和勞動強度,綜合效益顯著。
 ?。?)應用視頻追蹤特車使用運行軌跡,異常情況及時調整變更,節省停等時間消耗
  采油區信息監控室根據特車運行計劃利用視頻追蹤特車使用現場,并截圖分享給各相關人員[1]。同時查看下一個特車施工現場的準備情況,如果出現人員、道路、設施不具備施工情況的,及時通知特車負責人變更運行線路計劃,減少停等的時間消耗,有效提高了特車使用效率。
  (3)應用視頻跟蹤特車使用起止時間,并記錄制表供采油區特車管理項目負責人審核路單和結算費用,嚴把結算關口
  年初,采油管理四區特車結算費用每月超計劃10萬元。經過分析原因為:特車使用路單現場人員使用時間簽字時隨意性大,采油區審核把關無抓手,監督機制難落實,使得特車費用居高不下。
  3月份,結合信息化視頻監控設備,跟蹤記錄特車運行狀態和開始結束時間,以此評價現場特車使用效率和路單簽發的質量,采油區審核結算特車費用也以此為依據把關驗收,每項特車費用都可以做到結算準確,有據可查。
  2018年1月、2月特車費用分別36.8萬元和39.9萬元,通過運用視頻系統監督后,3月至8月特車平均費用為25.7萬元,管理措施每月節省費用12.6萬元。
  2.2 運用PCS平臺生產運行管理系統,生產運行效率大幅度提升
  過去每天采油班要先在區里參加早上8點的晨會,回到本班組后根據區里的工作安排再進行分工安排、備料準備等。往往等一切準備就緒,工號開工時間已經是上午10點以后了,人員疲憊、工作效率低下。
  為了改變現狀,采油管理四區主動與提供生產管理系統的乙方軟件公司溝通聯系,提出完善PCS平臺生產運行管理功能的具體建議,將重點工作作為閉環管理板塊和移動端接軌,新增加生產例會板塊功能,實現信息化新的生產運行模式“線上組織、線下運行 ”。
  重點工作閉環管理就是針對不同階段的重點工作,由區領導、機關“三室一中心”職能組室負責人通過PSC平臺安排到具體責任人,要求責任人每日通過平臺進行進度匯報,如有問題及時聯系工作安排人員協調解決,并根據完成情況考核到各責任人。
  生產例會內容錄入要求各班組長每日下午生產會后通過PCS平臺的生產例會窗口對于當日工作完成情況進行總結、對晚上遺留工號、次日工作進行安排及需要協調解決的問題進行網絡錄入安排。由此進入次日的生產運行階段,次日早上各個班組依據區生產例會報表內容召開各個的業務會,整體運行效率得到大幅度提升。
  2.3 優化人力資源和管理架構,生產運行模式進一步理順
  面對人員的大幅度減少和信息化運行模式的展開,采油管理四區集中有限的人力資源重點做好油氣生產主營業務,同時發揮信息化資源優勢做優做強降本增效工作。通過一系列創新性改革實踐,該區生產運行管理日益效率化、精準化、效益化,管理成本大幅度縮減。
 ?、賲^機關“三室一中心”編制改革運行到位,運行效率和工作節奏得到提升和加強。②對操作層的采油班進行了創新性的改革,撤銷了原采油站的白班和夜班,采油班設立三個組(巡檢、三標、應急組),井站全面實行全日制巡檢生產模式,釋放了勞動力,提高了生產運行效率。③對原調度、監控崗進行了重組整合,在原工作(調度運行、視頻監控、PCS管理)的基礎上增加了原資料室的油水井日報錄入工作,撤銷了區資料室及人員,人力資源進一步優化[2]。
  3 應用效果分析
  投入改造部分:
  信息化改造后,采油管理六區七區合并為采油管理四區,原采油管理七區信息化改造費用900萬元,原采油管理六區信息化改造費用800萬元,合計投入1700萬元。
  產出創效部分:
  用工總量大幅度減少,由2015年322人降至目前146人,壓縮用工176人,年節省人工成本176*12萬元=2112萬元。由于2015年至2018年用工總量是逐步遞減的,共節省人工成本也按3年6336萬元的一半計算為3168萬元。
  特車成本由年初的每月37萬元左右,下降至目前每月25.7萬元,預計全年可節省費用113萬元。
  應用PCS平臺優化生產管理后,按每天提高全區工作效率0.5小時,即人均節省0.5小時工作時間。如按人均人工成本12萬元,12萬元/265天工作日/8小時=56.6元/小時,即每人每小時人工成本為56.6元。全區146人*56.6元/小時*0.5*265天=109.49萬元。即全區全年節省了人工成本約109.49萬元。
  合計:3168萬元+113萬元+109萬元=3390萬元
  投入產出比:1700萬元:3390萬元=1:1.99
  4 結論和認識
  采油區以信息化生產指揮平臺為依托,充分利用視頻、油井功圖、油水井壓力、設備壓力溫度等實時數據的采集監控和異常情況報警處置,大幅度節省了用工總量和人工成本,生產現場實現了信息共享、實時掌控、科學調度,優化了生產運行環節,管理層次扁平化,工作指令收發及時準確、避免了班組交接時的信息遺漏、缺失,使生產管理運行更靈活、高效,提高了生產效率和經濟效益,為采油區扭虧和提質增效發揮了積極作用。
  參考文獻
  [1] 鄧轉宣.采油廠經濟活動動態分析方法研究[D].西南石油大學;西南石油學院,2002.
  [2] 劉向暖.采油廠全面動態資產管理機制的建立及應用研究[D].中國石油大學(華東),2006.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900813.htm

?
99久久国产综合精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