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訪客   登錄/注冊

廣德縣“三權分置”試點推動林業經濟發展研究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 要] 繼集體林權制度改革后,安徽省廣德縣開展了“三權分置”改革試點工作,通過建設立林權變更服務平臺、加強林權管理服務功能、建設林權服務體系、“縣、鄉、村”三級聯動,打通林地經營權流轉通道路,讓全縣林農獲得實惠。通過試點村的建成和帶動,全縣建設出一批批林業新型經營主體,促進林業經濟可持續發展。
  [關鍵詞] 三權分置;林業經營主體;規模經營
  [中圖分類號] F326.2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4-7909(2019)06-27-2
  為探索集體林地改革新舉措,保護護林地流入方和流出方合法權益,適度引導林地股份制經營,發展新型林業經營主體,安徽省廣德縣選擇在東亭鄉高峰村開展集體林權“三權分置”試點改革工作,即“農村土地所有權、承包權、經營權”三權分置。
  1 廣德縣“三權分置”試點改革工作做法
  1.1 出臺放活林地經營權相關制度
  廣德縣政府于2018年3月1日出臺《廣德縣林地經營權流轉登記管理辦法(試行)》,為全縣林地經營權流轉提供依據。所選試點村——高峰村林地流轉采用省林業局林改處下發的規范化的合同示范文本,林權流轉事宜由申請人提出,須本集體經濟組織同意,報鄉鎮府備案后,由縣林權管理服務中心審批發放《林地經營權流轉證》,且所有材料原件由縣林權管理中心存檔。取得林地經營權流轉證的企業(林農),可以優先到廣德縣林權收儲中心進行抵押貸款,并由林業局給予相應的貼息和項目扶持等優惠政策。
  1.2 落實集體所有權
  落實集體土地所有權,確保本村集體經濟組織的林地所有權證準確發放到戶。農戶承包權到戶、林地經營權放活、經營權的出租,應由農民自愿。林地經營權的使用和流轉,需報本級集體經濟組織備案[1]。
  1.3 確保家庭承包權
  進一步加強對每一塊林地確權登記,發放《林權證》,促使發證率達100%,真正讓林民“三權”確定后,再放心拿出其中的經營權流轉。對聯戶發證的盡量拆分到戶,在征得農戶同意的基礎上,可以不分到戶進行林地股份制經營,但是必須將股權證發放到戶,以提高林地集中度和生產效率。
  1.4 放活土地經營權
  第一,給予林地經營方優惠政策。林地流轉雙方在“公開、公平、公正”基礎上進行交易,可以通過《林地經營權流轉證》到廣德縣林權收儲中心進行抵押、貸款。林業部門根據林發經營情況,給林地經營戶一定額度的貸款貼息,鼓勵有實力的個人和企業經營林地,盤活山場存量的森林資源,讓林地資源變資金。第二,采取多種經營方式和合作模式。開展農戶與農戶、農戶與企業等多種合作方式,通過流轉林地、規模集約化經營、推行林地股份制經營,讓林農的林地流轉得“租金”、就近打工拿“薪金”、從事森林旅游等個體經營服務掙“現金”[2]。第三,積極探索公益林合作促發展模式。公益林的林地、林木在不改變公益林用途的情況下,可以允許以轉包、出租以及入股等方式獲得經營權,在遵守公益林相關規定的前提下,可以在林下經營和開展森林旅游等。第四,實行承包權依法自愿有償退出機制。隨著城鎮化和城鄉一體化進程的加快,一部分農戶離鄉打工創業在城鎮就業落戶,短期內可委托代管或暫時流轉出去,但也有一部分人愿意退出。處置包括承包林地、耕地、住房以及宅基地等在內的相關權益。實行依法有償退出機制后,流轉收入所得可以彌補在城鎮購房、生活和就業之需。
  2 廣德縣“三權分置”試點改革工作取得的成效
  2.1 進一步完善林地流轉“三大體系”
  構建縣、鄉、村三級林權管理服務體系,健全縣、鄉、村三級聯動服務功能,規范林權流轉交易行為。建立1個縣級林權管理服務中心、9個鄉鎮級林權管理服務站、125個村級林權管理服務點。縣級林權管理服務中心指導鄉鎮、村級林權管理服務機構開展好有關林權管理方面的業務,形成全縣“縣、鄉、村”一體化高效便捷的林權管理服務網絡體系。
  2.2 實施林業產業化經營
  通過試點村建設,扶持高峰村培育股份合作社1個、林業龍頭企業3家、農民林業專業合作社8家、林業大戶15戶和家庭林場19家。這些新型林業的經營主體積極發展股份合作,創新經營權股份合作的模式和機制,實現林業產業化經營。
  2.3 積極開展省級“三權分置”聯系村建設
  在廣德縣東亭鄉高峰村開展“三權分置”聯系村試點工作,通過2年時間,目前該村在《林權證》發放上到戶率達100%,促成了高峰專業合作社、志云筍業和明德竹業等一批企業通過租賃合同取得林地經營權[3]。目前,該村出現了大量以竹制品加工為主的私營企業、林業專業大戶、家庭林場和農民林業專業合作社等新型林業經營主體,其中產品出口年產值千萬以上的有2家。林業經濟的發展促進村民人均純收入達2.8萬元,壯大了村集體經濟,每年收入達27萬元,位居全鄉前列,形成了“公司+基地+農戶”“龍頭企業+合作社+農戶”等模式。
  2.4 推動《林地經營權流轉證》發放
  印發《廣德縣林地經營權流轉登記管理辦法(試行)》,為林農出租林地、外地來廣投資相關權利提供保障。截至目前,發放《林地經營權流轉證》共計18本,流轉林地面積204.93 hm2。
  2.5 成立林權收儲中心
  于2017年6月啟動林權收儲中心籌建工作,出臺《廣德縣林權收儲中心設立方案》,由縣財政注資600萬元作為起動擔保資本金,轉化金融機構放貸風險,為林業企業融資開設綠色通道。目前,縣林權收儲公司(中心)已完成工商登記、人員配備和辦公場所裝飾并正式運營,已經為安徽省農業信貸融資擔保公司提供反擔保,開展了林地經營權抵押貸款,共計6筆業務,抵押金額890萬元。
  3 試點成果推廣建議
  3.1 市級集體林權制度林地股份制經營試點村建設穩步推進   廣德縣選取盧村鄉宋陳村和東亭鄉高峰村作為集體林權制度林地股份制經營試點村[4]。第一,盧村鄉宋陳村圍繞“三變”改革,依托楊桐產業成立合作社實現林地經營權股份制經營,開展生產要素市場合作,種植培育楊桐產業基地,發展壯大當地經濟,帶動農民增收。經過改革試點,實現村集體經濟收入達10萬元,帶動農民林地入股面積達到133.33 hm2,人均可支配收入增加5 000元。第二,東亭鄉高峰村以托高峰竹產業合作社積極探索“企業+合作社+林農”的合作模式,確定股比和收益分配,以林農入股林地面積占合作社經營總面積之比作為股份比分配依據。毛竹山場入股前經過評估以5 000~10 000元/667 m2作價,目前確定給林農的股份比為12.5%。隨著入股林農的不斷增多,該比例將不斷提高,且量化保底收入是500元/667 m2。流轉變更林地近200 hm2,涉及100余戶林農。
  3.2 健全多功能的林業服務體系
  依托農村產權交易中心,建成配套的林權交易信息發布平臺、林權變更登記平臺、森林資源評估平臺、林權抵押登記平臺四大平臺,實現了常態化林權交易流轉,為林地經營權流轉提供服務。截至目前,通過平臺流轉集體資產5筆,涉及面積28.47 hm2,成交金額204.9萬元。已于2018年3月1日起在全縣啟動辦理林地經營權流轉證,目前發放《林地經營權流轉證》24本,涉及林地面積282.47 hm2,流轉金額1 717.8萬元。林權抵押累計辦理558筆,抵押金額累計91 492.0萬元。
  4 結語
  廣德縣進行“三權分置”試點改革,推行《林地經營權流轉證》發放,放活林地經營權,讓林地經營權流轉變得規范化和制度化,給投資林業的經營戶吃了顆“定心丸”,也盤活了山場資源,給林農帶來一定的經濟收入,帶動當地林業經濟快速健康有續發展,形成了一批可復制、可操作的試點經驗在全縣推廣。
  參考文獻
  [1]徐文.農地股份制改革的價值、困境及路徑選擇[J].中國農村觀察雜志,2018(2):2-15.
  [2]張勇士.林地“三權分置”,加快林業發展步伐探索[J].南方農機雜志,2018(2):199.
  [3]竇祥銘.宿州市深化農村土地“三權分置”改革的探索與實踐[J].中國農業信息,2017(11):18-20.
  [4]行方.淺談對“三權分置”改革模式的認識[J].農家科技旬刊,2017(3):46.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901061.htm

?
99久久国产综合精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