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訪客   登錄/注冊

當小學語文教學遇見網絡語言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要】現今在網絡信息技術影響之下的小學語文改革正如火如荼,勢可破竹,身處改革一線的小學語文教師應當主動應用相應的策略,引導學生規范、科學地使用網絡語言,去其糟粕、取其精華,讓小學語文教學可以更好地適應時代的需要。
  【關鍵詞】語文;網絡語言;引導;應用
  【中圖分類號】G623 【文獻標識碼】A
  伴隨著計算機網絡的迅猛發展,越來越多的網絡語言如雨后春筍般層出不窮,它們對傳統語言表達習慣造成了一定的沖擊,有些甚至變為人們交流溝通用語的“寵兒”。網絡語言剛出現的時候,由于其更新速度比較慢,沒有對傳統語言表達習慣造成較大的影響,因此對小學語文教學的影響可以忽略不計。但是近幾年,QQ空間、微博、微信等新興社交網站越來越普及,網絡語言傳播范圍愈來愈廣,呈現爆炸式的發展趨勢?!坝H”“GG”“MM”“××粉”“舌尖上的××”等網絡語言已婦孺皆知。在網絡大潮的推動之下,網絡語言從虛擬走向現實,甚至走進了孩子們的作業之中。當小學語文教育遇見網絡語言,教師應當如何應對呢?
  一、理性對待,寬容接受,有效運用
  隨著社會經濟的持續發展,科技與計算機信息技術不斷進步,人與人之間的溝通與交流也愈來愈離不開計算機網絡信息技術。為了可以在簡單的空間與有限的時間里快捷、高效地表達自己的所思所想,人們頻繁地創造、使用具有較強時代感的網絡語言。網絡語言很多時候都會突破傳統語言表達的習慣與規范,直接利用字母、符號、數字、諧音等方式來表達多元化的信息。例如“9494”指的是“就是就是”;“+1”代表“同意上述說法”;“有木有”表達“有沒有”;“MM”表達“妹妹”;等等。這些平日簡單的字詞被賦予了更多的含義,蘊含著濃濃的生活氣息。這種突破傳統語法規范、趨于口語化的溝通交流形式,演變成了網絡語言快、奇、新的特色,也符合少年兒童崇尚個性、勇于挑戰的生活學習方式,迎合了小學生喜愛獨樹一幟、標新立異的表達方式,尤其得到少年兒童的喜愛。孩子們喜愛模仿,他們喜歡使用流行的網絡語言,不單單是為自己可以在平時交流中會使用網絡語言而驕傲,更有甚者還會自己進行網絡語言的創新,發展到現在網絡語言已經變為孩子們表現自我、彰顯個性的工具,為他們學習生活帶來了許許多多的樂趣。
  所以,計算機網絡信息時代之下的小學語文教師在看待網絡語言的時候應當敞開胸懷,并以理性、寬容的態度來對待它,過分地排斥與抵制是不可取的。作為小學語文教師,要適當了解網絡語言,做到既不單單看到其消極的一面,全盤否定,也不僅僅看到其積極的一面,全盤接受。例如在教學實踐過程中,有許多學生和筆者交流,他們更喜愛了解并善于應用網絡語言的“大蝦老師”,在學生眼中這種“大蝦老師”才能理解他們,并能更好地與他們溝通。因此,網絡語言也是我們掌握孩子思維方式與心理狀態的一個著力點,運用好網絡語言快捷簡便、幽默詼諧的特點,可以加強與學生的交流溝通,縮短與孩子們之間的距離,建設和諧的師生關系。同時我們還能利用網絡語言生動形象、富于創造力的特點,有效提高教學質量,豐富學生的語言。
  二、因勢利導,取其精華,鼓勵創新
  21世紀是一個張揚個性、推崇個性的年代。而計算機網絡正好是一個追求個性的空間。伴著科技的迅速進步,計算機網絡信息技術的逐漸成熟,涌現出了各式各樣富有個性、不拘一格、標新立異的網絡語言,這些網絡語言有利于漢語詞匯的進一步豐富,也讓孩子們在網絡時空中獲得更自由、更流暢的表達。例如“恐龍”“菜鳥”等網絡新詞,如果我們直接評論“太丑了”或“差勁的新手”,也就失去了它們獨有的味道。又如網絡語言“灌水”用來表示在論壇上胡亂發帖,非常形象,使用其他的詞語也無法如此貼切形象。新課標明確指出:“要讓學生把自己的所見、所聞、所思、所感不拘形式地寫下來,樂于表達,自由表達,個性表達。”小學生仍是孩子,無論在生理方面,還是心理方面都有著自己的特點,造成每一位小朋友在性格、能力等方面也有許多不同。某些理解能力較為缺乏,性格內向的孩子不喜歡與人交流溝通,對寫作缺乏積極性,甚至對溝通、交流或寫作存在一定的恐懼心理。和富有個性、生動活潑的網絡語言相比,傳統小學語文教學尤其是寫作教學相對來說在生動性、個性化方面較為缺乏。正是這樣,小學生自然會偏愛這種富有個性化的網絡語言。因此,教學實踐中我們不妨從培養學生的興趣和積極性著手,鼓勵學生將自己的心情記錄下來,或者寫一些自白形式的小練筆,也可以在小組內組織循環日記,鼓勵他們將自己的所見所聞、所思所想記錄成文,并適當運用一些富有個性化的網絡語言,提高自己語言的表現力與生動性,在傳統語言與網絡語言中尋求到契合之點,在寫作過程中獲得有效的鍛煉,進而培養他們的創新意識與語言創造能力。
  三、閱讀經典,規范語言,提升素質
  作為一種時尚新潮的語言形式,網絡語言有著較強的時代感。我們在承認網絡語言積極性的同時,也應當充分看到其消極的一面。孩子們年紀小,有著活躍的思維與較強的展現自我的需求,容易接納新奇事物。但由于在生理與心理方面都沒有充分成熟,對事物缺乏辨別能力。長時間追捧網絡語言,對于正處于語言文字學習期間的孩子們來講,也會導致一些不良影響。一方面,網絡語言更接近于行業用語,具有特定的運用群體,超出這個群體,它不過是一堆莫名其妙的符號,起不到絲毫的交流作用。而且,有些網絡語言又過于晦澀,你知道“FB”所言何意?若小學生作文變成“網絡語言集錦”,網外老師必如墜云霧。更有不禮不潔之言在網絡橫行霸道肆虐成風。如果我們的孩子兼收并蓄,一張嘴就是網絡的污言穢語,后果恐怕不單單是語言本身的問題了。因此引導學生如何使用網絡語言,以及在語文學習中正確使用漢語規范語言就顯得格外重要。
 ?。ㄒ唬┙浀溟喿x,讓學生得到熏陶感染
  語言不僅僅是簡單的符號,而且是一種文化現象。它承載著一個國家的文化,在其形成發展的過程中承載了本民族燦爛的文化與悠久的歷史。特別是我們國家的經典名著與古典詩詞,在音律、文采方面都有著獨特的魅力。在教學實踐過程中,教師可以通過多樣化的課外閱讀活動,結合孩子們的實際情況,為他們提供一些合適的課外讀物,營造書香氛圍,在活動過程中還應當指導學生做好筆記,讓他們在應用語言的實踐中慢慢培養優良的語感,進而可以更好地領悟語言、感知語言。
 ?。ǘ┮幏墩Z言,讓學生奠定漢語基礎
  語文教師傳遞信息、傳授知識的重要方式之一就是語言。作為一線教師,要認認真真將每一節語文課都上好,力求上出語文味,提高學生語文素養。讓學生在每一堂語文課中都可以切實地領悟到中國漢語語言的獨特魅力,并逐漸養成正確的語言表達習慣。在教學實踐過程中,我們需要將每一個教材內容都充分利用好,指導學生對文本進行細細的品味,從文本的字里行間感受漢語語言文字的精準規范之妙,通過反復閱讀、理解、感悟,提高學生對語言文字的敏感度。這樣不但可以有效培養孩子們規范使用漢語語言的習慣,也可以讓他們切實領悟到傳統漢語的豐富內涵,加深他們對我國漢語言文字的熱愛,進而自覺維護漢語語言文字的規范性。
  綜上所述,小學語文教師應當切忌墨守成規,對于中小學生參與網絡交流、使用網絡語言和正常的語文教學要加以區分。前者是學生張揚個性參與網絡交流的活動,沒有必要做太多的限制。后者是語文教育,應通過提高傳統語言教學的成效,規范學生運用語言的能力。正確、積極地引導小學生,利用好網絡語言積極的一面,讓其可以自覺維護漢語言的純潔性,并科學地加以運用。
  參考文獻
  [1]陳峰.小學語文教學如何應對網絡預言的影響[J].福建基礎教育研究,2013(6).
  (編輯:龍賢東)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902086.htm

?
99久久国产综合精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