遇見山水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南北朝有謝靈運“云日相暉映,空水共澄鮮”的風韻秀雅;唐有王維“行到水窮處,坐看云起時”的淡逸天性;宋有蘇軾“水光瀲滟晴方好, 山色空蒙雨亦奇”的晴光雨色;元有白樸“青山綠水,白草紅葉黃花”的賞心悅目;明有楊慎“青山依舊在,幾度夕陽紅”的談笑灑脫。這正是山水相依,山水相映,山水相宜,山水成趣,青翠而雋永,別有一番靈性和神韻。
清晨,云彩飄渺,有如輕紗繚繞。在這極致又廣闊無垠的山水中,時常舉目有輕云,低眉有碧水。與好友相約結伴,索性漫游山水,聽天籟鳥鳴,聞草木芬芳,了去著塵世間的喧囂,獲得片刻的寧靜。
放眼望去,山谷兩側,遍是峰巒疊嶂,綿延不絕,所謂分野中峰變,陰晴眾壑殊,陰陽相殊,層次分明,相互映襯,錯落有致。
置身山中,行于石階板上,腳下生風,是潺潺的溪水在流過。仿佛一個天然的大氧吧,襲來淡淡的清香,在樹影竹影交錯間,感受陰涼清風,無比的透心涼,心飛揚,醉心忘返于這心曠神怡的世外桃源,
撫摸著身旁黛色的青石,走在狹隘的石板路上,轉身一看,叢林中竟顯現一個鳥窩。剛出生的雛鳥們,充滿著無限生機與活力,嘰嘰喳喳不斷向你訴說著生命的朝氣蓬勃,訴說著生命的美好。此刻你都不自覺的想參與到獲得新生的喜悅中,被它所感染,被迸發青春的氣息所滋養,仿佛此刻也被升華,賦予了新生的力量。
繼續向前走,有山花野草相伴,樹林枝葉更密更濃,綠,淡綠,淺綠,翠綠,碧綠,深綠合為一體,把山來點綴。淺淺的河水緩緩地流過,很清很靜,純藍的天空,輕盈的飛鳥,高聳的山峰,茂密的叢林,林林總總,相互交織,倒映在水里,水中鏡像,如另一個世界,如夢如幻。此時的天空就似一塊平鋪的沒有一絲褶皺和一處污點的純凈綢緞,偶爾幾片行云飄過,一下子呆在那里,好久都回不過神來。
轉過幾道彎,迎面而來的,是陣陣清爽的水汽和水霧,抬頭望去,穿流而下的瀑布,從數米高的山峰,浩浩蕩蕩直泄而下,激起了層層乳白色的浪花。泉水沖刷著巨石,兩者相愛相殺,永遠那么默契,泉水永不退縮,青石永不松懈,打打鬧鬧,從不厭倦,相伴了一年又一年。
我們一路向前,遇到來往的行人,總是會滿懷熱情的互相微笑問好,無拘無束,那樣的自在自得,流露出人間的真性情。這種真摯純樸的感情不斷在山間傳遞,傳遞給下一個人。記住微笑和招手是我們約定俗成的暗號。卞之琳說你站在橋上看風景,看風景的人在樓上看你,明月裝飾了你的窗子,你裝飾了別人的夢。我們行走在山間,小溪旁,縱情享受著美好的花草樹木,與蟲魚鳥獸為伴,欣賞著這些迷人的風景,其實自己也成了山中的一部分。我們在看山景,看山景的人在看我們。就這樣與大自然漸融一體又相映成趣,十分美好。
“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立臨山巔之上,環視四周,成就感自豪感油然而生,長時間的攀登,持之以恒的嘗試,得到了想要的結果,也收獲了意想不到驚喜。沿途的美麗,雖不及居高臨下的宏闊景象,但碧水青石、蟲魚鳥獸、花草樹木、滔滔不絕的瀑布,是僅在山巔上所不能感受的。登山的結果固然重要,記得也要時常駐足留意身邊的事物,也許你會發現新生,你會發掘希望,真實觸碰生活的夢好。
“行到水窮處坐看云起時”登上頂峰后,無路可走,不如順其自然,靜觀兩岸風光,于是那萬丈紅塵、傷痛磨難,都在這粲然一笑中化塵化煙。
遇見山水,你會身似行云流水,心如皓月清風,得到清靜自在.
編輯:汐顏 xiyanbianji@sina.com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6/view-14896495.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