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身份,一個故事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要】記敘文的寫作一直是作文教學的重要內容,本文主要探討一種記敘文寫作方法:首先幫助學生找到一個熟悉且有地方特色的身份;接著告訴他們就這個身份續寫符合身份的故事;然后教會他們制作波瀾,最后讓“我”走到作文中去。
【關鍵詞】身份;故事;波瀾;我
【中圖分類號】G633 【文獻標識碼】A
縱觀各類現當代的小說,作文中的主人公都有一個屬于自己的身份,也可稱為職業,然后展開敘事。針對高中生記敘文出現的弊端,本文就記敘文中引入身份這個概念指導學生進行記敘文的寫作,探索高中生寫記敘文的一種思路。有了一個合適的身份,再有一個合適的故事,一篇記敘文就出場了。
一、確立身份
“身份”的出場,使學生一下子就進入寫作情境,不愁沒話說。當“心中有人”,并且明確了此人是做什么的,定位點就相對來說縮小了很多。在訓練之初,學生寫的人比較多的就是老師、醫生、乞丐、清潔工、司機等,人物什么相對來說比較單一,敘說故事比較雷同。
在選取身份的時候要注意以下兩點:首先一定要是熟悉為前提,要選取自己熟悉的身份寫,最熟悉的可以選取自己身邊的親人和鄰居來寫;其次最好有地方特色,比如蘇州東山的學生可以選取碧螺春茶農、白玉枇杷師傅,地方特色可以讓你的文章有地域風情美。經過一段時間的收集,班級里出現了各類身份的人:做蠶絲被的、太湖漁人、古鎮修橋人、蘇繡繡娘、東山茶農、做油紙傘的、唱昆曲的、賣白蘭花的、種雞頭米的……這些身份確定下來之后,下面布置的任務就是讓學生去觀察這一類人物的日常。
二、續寫符合身份的故事
什么身份做什么事,有了一個身份就要寫與身份相關的事情,比如做蠶絲被的他的主要工作就是做被子,當然還有屬于他其他雞毛蒜皮的事,但是做被子是他的主要工作,下面是一個同學觀察了之后寫的一段細節描寫:“下面就是制作蠶絲被:兩個并排排好的八仙桌,左右各三個人,她們把一個個棉兜拉大,一層層鋪好,均勻有致,蠶絲在陽光的折射下閃著爍爍金光,再用罩子套好,一條蠶絲被就成型了。”當然,你會寫屬于這個人身份的主要事情,你還可以寫他們其他柴米油鹽的事情,要讓學生明確這個人是立體的,他們真實存在,多觀察現實中的他們,也可以去參看其他人寫的這一類身份的故事,如果學生真的能夠堅持將一類人寫好,寫其他身份的人物也能夠觸類旁通。
三、學會給故事制造一些波瀾
有人物,有故事,在我們不知道怎么敘事的時候,還可以制造一些波瀾?!拔乃瓶瓷讲幌财健?,能夠運用一些合適的寫作方法,就可以使文章“首尾開合,繁簡奇正,各極其度”。波瀾的設置,緊接著上面的文章,因為主客觀原因的改變而使得記敘文中的主人公有了一些變化,或變好,或變壞,或先變壞再變好,這可以使文章更加有味道。
寫做蠶絲被的同學接著如此制造波瀾:“老王照舊每天起早采桑,悉心喂養他的寶貝們,卻背著人去外地收購了一批劣質蠶絲夾雜著優質蠶絲地悄悄地摻進被子里。”
這個學生通過老王在蠶絲被里摻假作為轉折點,讓文章有了波瀾,使老王的生存狀態進入另一境地,文章開始有了一些變化,也能夠更加吸引閱卷老師。
波瀾的制造可以讓文章朝著另一方向發展,內因外因的變化都可以使一個人物的生存處境轉入另一種狀態,我們可以從這些方面引導學生。當然,我們以前經常說的設置懸念、制造誤會、巧合等方法如果巧妙地運用到自己的文章當中,那文章就引人入勝了。
四、“我”要走進文章中去
有的學生身份也很好,故事也精彩,文章也跌宕起伏,但是怎么看就讓人覺得很假,這是怎么回事呢?很多高考滿分記敘文中都有一個“我”,我的進入往往可以讓故作深沉、矯揉造作、虛假亂寫等弊端剔除,讓人覺得真實質樸,拉近文章與讀者的距離?!拔摇钡囊暯且踩菀鬃尷蠋熆焖龠M入情境,認同你作文的真實性。所以,在學生的文章中,他加入了兩處“我”:“我姥姥也是其中之一”“等我春節回去的時候發現老王的蠶絲被生意雖然沒以前好”?!拔摇钡倪M入,讓別人覺得更真實了。
五、結語
給人物一個身份是一種記敘文教學的新思路,這種思路可以讓學生快速地知道自己寫什么,有一些不會靈活變通的學生可能會準備了一個故事去套考場的作文,這是考場作文的大忌。我們要讓學生筆下的人物根據材料進行靈活的變通,你要想我們每個人每天的生活都不一樣,所以你筆下的身份也可以有不同的故事。
范文:
老王的蠶絲被
高一(5)班 曹碧涵
老王是做蠶絲生意的。
他家的院子很大,人來人往地經??梢钥匆娝┲前肱f的藍色大褂悉心地喂蠶。每天東方剛冒出第一抹白色老王就出門采桑葉了,回來就為那些寶貝們鋪上一層層綠色欲滴的桑葉,老王安靜地在一旁滿足地觀察著這“嘶嘶”的吃桑聲,桑葉從大一點點地變小,他嘴里喃喃自語。老王的每一個動作都是極小心翼翼地,生怕弄疼了蠶。正是老王的悉心喂養,他喂的蠶是極好的,更不必說他的蠶絲了——亦是極好的。
“老王蠶絲被”紅紅火火地在街頭開著。老王手下有幾個婦人,在他的手下拉著純正的蠶絲被。我姥姥也是其中之一,姥姥經??淅贤跣Q絲被好。
從蠶到蠶絲被,那是復雜的工藝。她們先把蠶結的繭子放在灶頭的大鍋里放幾塊堿煮,那水蒸氣彌漫在小廚房里洋溢著春的氣息。接著就是撥蠶繭,繭子浸在水里,她們把大拇指從一頭拉開,手把繭子拉大而后套在右手的大拇指上,差不多十來個,一個棉兜成型,一個個棉兜放在太陽底下曬干。下面就是制作蠶絲被:兩個并排排好的八仙桌,左右各三個人,她們把一個個棉兜拉大,一層層鋪好,均勻有致,蠶絲在陽光的折射下閃著爍爍金光,再用罩子套好,一條蠶絲被就成型了。
女人們付出了最樸實的勞動,每一條蠶絲被都凝結了她們的心血,終于老王家的蠶絲被村里人捧出了名聲。起初老王只在我們住的那條街上出名;時間一長小鎮上竟人盡皆知了,許多人都來爭相來買他的被子,老王的生意也蒸蒸日上。后來小鎮外也有人來買,但是蠶吐絲的速度終究趕不上做成被子的速度啊,貨物逐漸供不應求。這時有人偷偷建議老王可以買別人的棉兜再制作蠶絲被,抑或可以加一些劣質的蠶絲進去,以次充好。老王想都沒想就拉下臉來憤憤地拒絕了他的建議,隨著蠶絲生意一天天更好,老王終究也有點動搖了。
老王照舊每天起早采桑,悉心喂養他的寶貝們,卻背著人去外地收購了一批劣質蠶絲夾雜著優質蠶絲地悄悄地摻進被子里。老王的蠶絲被生意銷量仍舊很好,紅紅火火的,可卻有人意外地拆開了蠶絲被,發現有劣質的蠶絲在里面,還當面找到了老王讓他賠錢。老王百口莫辯,無地自容。老王真摯地表示了歉意并答應更換蠶絲被,才平息了這件事。這事也在小鎮上傳開了,老王的生意也一落千丈。
老王這才逐漸醒悟過來,發現之前的行為是多么的愚蠢,自己這么熱愛自己的行當卻親手把自己的生意給毀了,老王于是決定重頭來過。
等我春節回去的時候發現老王的蠶絲被生意雖然沒以前好,但是老王滿面紅光,還是像最初一樣的精心照顧自己的蠶和他的生意。
參考文獻
[1]曾嶸.淺析高中語文記敘文寫作教學的意義及策略[J].課外語文,2014(12).
[2]賈高輝.論高中記敘文寫作的“真”與“情”[J].當代教育理論與實踐,2010(6).
[3]張士信.記敘文寫作中的材料選擇[C].北京:中華教育理論與實踐科研論文成果選編(第六卷),2013
(編輯:陳岑)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902123.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