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訪客   登錄/注冊

當前初中語文閱讀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要】初中語文閱讀教學是語文教學中重要的一部分,但是在初中語文閱讀教學中存在很多問題,比如教師忽視了學生閱讀興趣的培養,導致初中語文教學質量逐漸下降。針對出現的這些問題,教師就應該制訂出一定的策略,為提升語文閱讀教學質量奠定基礎。
  【關鍵詞】初中語文;閱讀教學;問題對策
  【中圖分類號】G633 【文獻標識碼】A
  隨著新課改的深入實施,中學語文閱讀作為教學的中心環節,是語言能力、思維能力以及教學綜合水平的具體反映。因此,注重中學語文閱讀教學是提高學生綜合能力的重要途徑,并且對拓寬學生的語文知識面以及思想品德教育有著十分重要的作用。本文針對中學語文閱讀在教學過程中存在的問題進行具體探究,并提出了相應的對策,為改善和提高語文閱讀教學質量提供了重要保障,進而達到培養學生語文綜合能力的目的。
  一、中學語文閱讀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ㄒ唬┱Z文閱讀教學的程序化問題
  在中學階段,學生的負擔逐漸加重,且受到時間等多方面的限制,導致學生課外閱讀量大大不足。針對這種現狀,教師往往會采用如下程序進行教學:從資料書中挑選一篇文章,然后根據文后習題,教學生答題模式,最后抄出或展示標準答案。這樣簡單的教學程序,沒有留給學生足夠的閱讀時間和思考空間,僵化地給予學生標準答案,直接影響到了學生的閱讀質量和閱讀水平,并且延長了閱讀進度。同時,在閱讀教學過程中,教師忽視了學生的主體地位,只是單純地閱讀講解,并未達到提高閱讀教學質量的目的。
 ?。ǘW生的閱讀興趣問題
  中學語文閱讀教學過程中,由于閱讀評價的缺失,以及時間等因素的制約,造成學生對閱讀的興趣大大下降。根據目前我國中學語文閱讀現狀分析,合理、有效的閱讀評價不僅是對學生掌握知識的考核,而且是檢驗教師課堂教學水平的途徑。由于教師閱讀評價的不及時性或者缺失,影響了學生對語文閱讀興趣,造成閱讀教學質量受到影響。同時,教師沒有及時和有效地推薦優秀的閱讀題材,沒有留給學生充足的閱讀時間,缺乏監督和檢查機制,也會造成學生閱讀興趣不斷下降。
  (三)教學方法使用不合理
  一方面,隨著素質教育的逐漸推廣,眾多新型的教學方法涌現,教師為了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同時趕上發展潮流,爭取使用情境教學法等教學模式,在教學的過程中,讓學生對文章內容進行角色扮演,試圖在課堂上還原文章內容,營造合適的氛圍。這種片面追求形式的教學方式,影響了課堂效率的提高。另一方而,在很多教師正式授課之前都會有一個導入的過程。導入可能是一段話,或者是利用多媒體展示圖片,也可能是設立教學情境。本來導入的作用就是使學生很自然地過渡到需要學習的文章中去,利于課堂教學開展。但是有些教師在進行課堂導入的時候,不管是何種題材的文章都采用相同的導入方式,千篇一律甚至存在錯誤的情況。
 ?。ㄋ模M堂問答,提問瑣碎
  閱讀教學中,幾乎每節課都會用到問題式教學,一節課中設計的問題很多,有的甚至滿堂問答,但許多是毫無價值的是非問,或是一些零碎的、膚淺的、學生活動時間短暫的應答式提問,學生通常只需要一兩句話便能回答。這樣的課堂提問根本無助于學生思維能力的訓練,看似熱鬧非凡,其實一無所獲。
 ?。ㄎ澹┲馕恼?,破壞美感
  在應試教育的重壓下,教師總害怕學生學不細,學不精,常常會花很多功夫去解析課文,或者將閱讀課上成應試試題訓練課,提問、分析總是圍繞考題來設計,甚至要求學生回答問題時嚴格按照中考答題模式來進行。入選課本的文章,本是一篇篇經典美文,老師先做字詞句篇章的分析,再做聽說讀寫練的訓練,到最后美感盡失,索然無味。
  二、中學語文閱讀教學的對策研究
  (一)教師創設有效的閱讀教學環境
  針對當前中學閱讀教學存在的問題分析,語文閱讀教學中,教師要起到引導和指導的作用,為學生創設有效的閱讀教學環境,培養學生的審美情操,進而啟發學生大膽思維,提升自身的創新能力。整個教學活動中,教師要有目的地引導學生閱讀,帶領學生掌握閱讀的技巧和重點,在教會學生梳理文章情節中,充分調動學生自主閱讀的興趣,增強學生對閱讀教學的求知欲望。鼓勵學生大膽思維,克服閱讀教學中的難點和重點,進而提升學生的閱讀水平。
 ?。ǘ┘ぐl學生的閱讀興趣
  中學語文閱讀大綱要求,閱讀是理解文章主要思想的重要途徑,在掌握基礎語言教學的同時,可以不斷激發學生對閱讀的興趣,而且讓學生帶著目的去閱讀,去了解更多的語文知識。另外,提高學生閱讀興趣可以引導他們充分享受自主閱讀帶來的積極影響,拓展學生閱讀的視野,最終達到提高閱讀教學的目的。如學習《皇帝的新裝》一文,文章結尾在皇帝出盡了丑時戛然而止,后面到底怎樣,并沒有現成的答案,老師就讓學生展開想象來討論這個問題,并給出了一些提示:皇帝硬撐著回了宮之后,有什么舉動?兩個騙子會有什么舉動?你認為皇帝會有所改變嗎?他受騙上當的根本原因是什么?經過熱烈的討論,學生的發言異常踴躍,并設計出了很多新奇的結局。通過《皇帝的新裝》這篇文章的學習,激發了學生對童話故事的閱讀興趣,隨后教師就可以水到渠成地引導學生去閱讀《安徒生童話》《格林童話》等一系列書籍。
  (三)閱讀教學中注重學生讀寫的結合
  在閱讀教學中,必須把讀與寫統一起來,才能使學生既受到文本思想感情的熏陶,又能提高運用語言文字的能力。讀寫結合的指導方法也很多,常采用的有:指導學生對閱讀的范文的立意、構思、布局謀篇或表現手法進行仿寫;在閱讀教學過程中,把課文沒有直接表達出來的部分進行合理補寫;通過合理想象,對故事情節進行續寫;改變文章的體裁、結構或敘述方法等,進行改寫。此外,我們還可以在閱讀教學中讓學生進行縮寫、擴寫、寫讀后感、做課中批注等。實現讀寫結合,關鍵在于深度挖掘教材,找準讀寫訓練點,抓住學生的興奮點,捕捉學生的真切感受,拓展寫作空間,讓學生樂于動筆。此外因為一篇文章或一段話,可仿之“點”很多,需要研究的問題也很多,需要教師細細指點。
 ?。ㄋ模┮匾暋白x”的能力訓練
  閱讀教學有著多重任務,但首要任務就是要讓學生“讀”。 “文不讀熟不開講?!睂W習課文首先要學生讀正確、讀流利,讀出感情。只有這樣,學生才能把課文讀懂,讀出字面背后的意思。閱讀教學一定要重視讀,尤其要把朗讀和默讀作為經常的基本的訓練。訓練中要注意明確讀的目的,保證讀的時間。不要用煩瑣的分析、問答和機械的練習,以及無謂的活動擠占了讀書的時間,代替了讀書。要注意創設讀的情境,增強讀的趣味。要讓學生帶著任務讀書,讓學生感受閱讀樂趣,享受閱讀生活,增強閱讀的動力。當然,有的教師上閱讀課,片面追求讀的形式,整堂課都在讀,走上了形式主義的道路。我們在加強讀的同時,也要注意朗讀指導的策略,要明確朗讀指導的目的。
 ?。ㄎ澹恼w上把握文章,不能肢解課文
  閱讀一篇文章,我們首先應該是從整體上來把握文章的氣勢和文采。就是對字詞句的理解,我們也應放在文章的整體中去體會,而不是把文章分拆得支離破碎,然后盲目地抓住某一些細節去體會,這樣很容易“只見樹木,不見森林”,剝奪了學生對文學的審美閱讀和審美體驗。一篇文章,應當完整地看,通過欣賞其語言、意境和思想,從而陶冶情操,意會作者的精神境界。
  參考文獻
  [1]喻兆武.淺談當前中學語文閱讀教學中存在的問題與對策[J].科學中國人,2016(12).
  [2]楊海峽.初中語文閱讀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思考[J].吉林教育,2017(30).
  (編輯:龍賢東)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902128.htm

?
99久久国产综合精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