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語文閱讀教學存在的問題及對策探討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要】學生通過語文閱讀的學習與訓練,不僅能夠培養理解分析的能力,還能夠培養文章鑒賞的能力,同時能夠鍛煉學生的想象力和創造力,初中語文教學的重要組成內容之一是初中語文閱讀教學,學好初中語文閱讀,不僅能夠有效地促進語文教學的整體進步,激發學生學習語文課程的興趣,而且能夠提升學生的語文綜合素質,進而提升學生的綜合能力。本文就初中語文閱讀教學的現狀分析,總結了初中語文閱讀教學中存在的主要問題,并且基于存在的問題提出了幾點解決對策。
【關鍵詞】初中語文閱讀教學 存在的問題 對策
【中圖分類號】G633.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9)17-0099-01
初中語文閱讀教學的教學目標是學生通過閱讀某個短篇文章,運用適當的閱讀方法對整篇文章進行把握和理解,從而能夠回答題干中的問題。在閱讀的過程中,學生的理解能力、感知能力得到了極致的展現。因此,學生閱讀能力的培養對提高初中語文教學質量、完成初中語文教學目標來說有著至關重要的意義。然而就目前的教學現狀來看,初中語文閱讀教學仍然存在這一系列問題,無法從根本上提高教學質量,學生本身語文閱讀的興趣就不是很高,再加上初中語文教師的教學手段可能過于單一枯燥、教授的內容也比較乏味,這就導致學生對于閱讀的積極性不足,更有可能覺得排斥語文閱讀的學習,時間一長,學生的語文閱讀能力得不到提高,對于學生整體學習成績的影響也是十分不利的。因此,筆者基于初中語文閱讀教學現狀的分析,總結歸納了幾個初中語文閱讀教學中存在的主要問題,而后提出了對應的解決對策,以期有助于初中語文閱讀教學方式的改進和革新,進而提升初中語文教學的整體質量。
一、當前初中語文閱讀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ㄒ唬W生缺乏閱讀興趣
做任何事情都需要動力,閱讀也不例外,培養學生的閱讀習慣第一步就是要讓學生對閱讀產生興趣。然而在初中語文閱讀教學過程中,很多語文教師還是一套老思想,認為學生的學習成績高于一切,過于看重學生的學習成績,而忽視了學生閱讀興趣的培養,這樣自然會導致語文教師顧此失彼,學生難以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學生在初中階段的學習是緊張的,時間更是緊迫的,但語文教師忽視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而是只埋頭于填鴨式的教學,注定不會獲得理想的教學成果。學生只是閱讀考試有關的文章,而不去閱讀其他的資料,久而久之就會失去閱讀興趣和動力。
(二)學生學習狀態被動
在教師的傳統觀念里,中考是最重要的事情,所有學習都要為中考服務,在這樣的思想下,教師占據了初中階段學習的主導地位,而學生只是一味的接收教師講解的知識。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傾注了畢生的教學經驗,為學生設計了教學計劃,然而在整個計劃中,教師的位置是具有壓倒性的,學生只能跟著教師的腳步向前走,雖然這樣的教學方式可以讓學生學習到知識,但是卻不利于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和創新的意識。閱讀教學正如筆者剛剛所說的那樣,語文教師單純地帶領學生讀文章、找主旨、答題目,而忽略了學生對于文章的整體理解和把握,學生仍然處于被動的學習狀態。
?。ㄈ┙處熃虒W手段單一、落后
當今社會正處于科技飛速發展的時代,初中生的生活中有許多新鮮事物和驚喜,并且他們能夠更快速的習慣這些新鮮事物,這也是當代青年的性格特點。然而,目前仍然存在很多語文教師在進行閱讀教學時還在運用傳統的方法,例如歸納文章的主旨、找出每一個段落的中心句子等等,并且對于所有的閱讀文章都沿用相同的套路,這種一成不變的教學模式不僅缺少創新,而且根本無法使學生敏感的神經受到觸動,更不用說提高學生的閱讀理解能力了。或是使用的課件也過于老舊,課件內容老套落后,造成學生經常會在學習中出現一知半解的情況,并且在教師日復一日的重復教學過程中,教學熱情也會大幅度被消磨,時間一長,閱讀教學也就成為了教師的“獨角戲”。
二、提高初中語文閱讀教學質量的對策
(一)注重培養學生的閱讀興趣
學生想要提升閱讀理解的水平、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最先要做的事就是要有濃厚的自主閱讀興趣。閱讀興趣的培養需要教師的正確引導,有的學生可能原本就不是很喜歡讀書,而有些學生則可能是不懂得怎樣閱讀。因此,教師可以主動為學生推薦一些合適的課外讀物,例如《讀者》、《意林》等課外讀物,這些讀物中既有幽默小故事,也有風格迥異的文章,學生通過閱讀不同類型的文章會有不同的閱讀體驗,自然而然會形成不同的理解形式。教師還應當提出一些有利于學生進行閱讀的合理意見,幫助學生進行更深入的理解。至于那些對閱讀不感興趣的學生,可以先從學生愿意閱讀的書籍入手,首先培養閱讀的習慣,之后再培養閱讀的興趣,逐漸擴大閱讀的廣度和深度。
?。ǘ┳⒅丶ぐl學生的主觀能動性
在做一件事情或學習陌生的知識時,主動的學習與被動的接收會產生截然不同的結果,因此,想要從根本上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就要激發學生的主觀能動性。首先,教師要將課堂主動的位置交還給學生,讓學生成為自己學習的主人。從學生課前預習文章,到課堂上教師講解文章,再到課后學生歸納總結文章,教師在這一系列的過程中都應該充當著引領者、輔導者的角色,站在輔助的角度為學生設計課堂教學方案,引導學生在閱讀的文章中尋找線索,跟著學生的思路去理解文章、尋找答案。其次,教師在為學生講解文章時,要更側重于讓學生表達對文章的閱讀感受和理解,教師可以設計一些課堂活動,讓學生之間就文章的內容、表達的情感、傳遞的思想進行溝通和討論,在討論的過程中,學生會各抒己見,教師要關注每一個學生的閱讀感受,及時進行正確的梳理和引導,幫助學生形成正確、高效的思維框架,促進學生發散思維的良好發展。
?。ㄈ└淖儌鹘y的教學方式
在多媒體科技高速發展的當今時代,課堂的內容應當脫離傳統的口頭講解,而是應當將這些先進的教學設備充分運用起來,這樣不僅改變了傳統的教學方式,還有利于集中學生的注意力,更可能會有出乎意料的教學效果。打個比方,教師在為學生講解契訶夫的《變色龍》這篇文章時,在學生剛開始看到文章的題目時,可能不會理解文章作者想要表達的深意,而只是自然地想到了一種動物——變色龍,隨著所處環境的變化,變色龍的皮膚顏色會發生改變以適應環境,保護自己。然而文章作者真正想表達的并非是自然界的一個科學現象,而是想表達文章的主人公是個可悲之人以及他的可笑之處。但是,教師通過口頭的文字講解很難將這種深意淋漓盡致地表達出來,這種情況下,教師可以運用多媒體教學設備,為學生播放《變色龍》的視頻,學生通過觀看視頻中演員們的表演,能夠令學生深切感受到文章作者想要表達的思想和感情。當然,對于類似的具有諷刺意味的短篇文章,教師還可以將文章完全交給學生進行演繹和講解。
三、結語
隨著教學理念的不斷革新和深入,我國初中語文閱讀教學也在經歷著變革與進步,從教師到學生都已經逐漸意識到提高閱讀能力的關鍵作用。教師和學生攜手,在閱讀教學和學習的道路上不斷摸索,努力克服遇到的困難和挫折,總結經驗和教訓,大膽地進行教學嘗試,努力為學生營造更舒適的學習氛圍。
參考文獻:
[1]竇曉英.初中語文閱讀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學周刊,2015(21):65.
[2]楊軍.當前初中語文閱讀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語文建設,2015(14):4-5.
[3]劉磊.淺談初中語文閱讀教學現狀及對策[J].教育教學論壇,2014(33):205-206.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82530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