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訪客   登錄/注冊

淺析高職語文教學中學生職業能力的培養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要】隨著現代素質教育理念的深入實施,新時期對于高職課堂教學而言,語文教學也在不斷進行創新,新課標中提出要全面加強學生綜合素養的培養。想要有效達成這一教學目標,教師應當在注重理論教學的基礎上,從培養學生職業能力的角度入手來進行課堂綜合設計,才能更好地提高學生的職業能力和素養,為將來的就業、學習等打下堅實的基礎。本文對當前高職語文教學現狀進行了分析,著重探討了加強高職語文教學中學生職業能力培養的重要意義以及具體的培養對策,以供參考。
  【關鍵詞】高職語文;學生職業能力;培養;意義;對策
  【中圖分類號】G643 【文獻標識碼】A
  高等職業技術教育主要是以培養學生職業能力為目標的教育模式,通過培養更多地滿足生產、管理、服務和建設需要的一線綜合性人才,從而更好地推動經濟社會發展。所以在高職語文課堂教學中,教師應當在理論教學的基礎上,注重從培養和開發學生職業能力的角度入手來進行設計和探索,才能不斷激發學生的主體意識,提高創新能力,不斷提升自身的綜合素質和技能。加強高職語文教學中學生職業能力培養的探究,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一、高職學生目前職業能力現狀分析
  不愿意主動和他人合作,職業道德素養偏低。高職院校的學生往往習慣于在自己的領域進行研究,不愿意主動和他人合作,也不愿意主動交流和表達自己的想法,甚至將職業道德拋擲腦后,利益至上,職業素養相對偏低。
  技能相對低下,容易滿足,寫作能力弱,動手實踐能力有待提升,增加了就業難度。高職院校的學生與其他院校學生相比,在學習基礎方面相對薄弱,在技能方面的優勢也不明顯,容易自我滿足,在寫作方面能力相對偏弱,動手操作能力不足,一定程度上影響了未來的就業。
  高職學生職業能力和素養偏低的原因,和語文教學也存在一定的關系。在高職語文教學中,教師依然習慣于延續傳統的授課模式,注重學生理論知識和一般素質的培養,忽視了職業能力的培養,對職業能力培養相關的理論研究不深入,方法不夠創新,從而不利于學生結合所學的知識加以應用。只有全面提升學生的職業能力,才能更好地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和世界觀,為未來的就業積累更多的技能、知識和素養,從而更好地適應社會,滿足市場發展需求,實現個人價值和社會價值的有效統一。
  二、加強高職語文教學中學生職業能力培養的重要意義
  在高職語文教學中,加強學生職業能力培養,具體而言,一方面有助于不斷提高學生的自主學習意識,提高實踐認知,進而有效地結合所學的基礎知識和實踐進行融入,在實踐探索中獲得更多的認知,構建系統的認知體系,提高知識的創新應用能力,夯實學習基礎;另一方面也有助于全面開發學生的思維潛能,更好地提高學生的團隊合作能力、語言表達能力等,進而為更好地尋求好工作、提高人際交往能力等奠定基礎。
  三、加強高職語文教學中學生職業能力培養的具體對策
  為了進一步提升高職語文教學中學生職業能力,建議從以下幾個方面來進行設計和探索:
  從突出語言教學的實用性出發,注重學生職業能力培養,并構建完善的課程體系。一方面學校要改變傳統的思維認知,要深入研究新課改的要求,結合要求不斷研究和探索培養學生職業能力的新對策,營造良好的教學氛圍,加強教師隊伍建設,不斷引進更多專業化、高素質的語文教師,并加強系統培訓,引導他們結合實際積極探索提升學生職業能力的措施和辦法,提高教師的綜合素質,從而為學生樹立良好的榜樣。另一方面要構建系統的課程體系,明確培養方向和目標。要從職業能力培養的角度入手,深入研究職業能力的具體內涵、培養方向,結合高職學生的實際情況,優化課程體系。明確不同專業的教學內容,將職業能力培養全面滲透到各學科教學中,在教科書的選擇方面要充分考慮綜合性,開發更多的新課程和新內容,從而為學生構建起系統的認知體系。在開展專業教學的過程中,增加更多和專業相關的以及學生職業能力相關的教學資源,通過整合教材,為不同層次和不同學習基礎的學生提供更多的公共課程和選修課程體系,為他們提供更多的學習資源,提高職業能力培養的系統性和前瞻性以及科學性。
  加強教學過程中職業技能訓練教學,不斷提升學生的實踐探索水平。開展職業技能訓練是一項重要的基礎教學內容。所以,教師要在基礎授課的基礎上,積極開發培養學生職業技能的教學活動,將職業意識培訓與職業技能訓練結合起來,在基礎知識教學中穿插更多的技能訓練類的實踐課程,從而引導學生將所學的知識和技能結合起來加以應用,在創新探索中提高自身的綜合素質。
  加強職業道德素養教育。在語文教學中要將職業道德素養教育的內容融入教學內容中,語文教科書中有豐富的教學資源,每一篇文章都是精心挑選的,富有深刻的內涵,所以教師要注意在課堂教學中通過引導學生思考,通過互動交流、角色扮演、問題情境設置等方式,讓學生深入思考提高自身職業素養的重要意義,學習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體驗文化的精神內涵,進而在潛移默化中升華情感,陶冶情操,提高理論實踐融合能力,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和世界觀,全面激發學習動力,更好地為祖國和社會發展貢獻力量。
  注重聽說讀寫等綜合技能的訓練,夯實職業技能。在語文教學中,不僅要圍繞教材開展深度教學,教師還可以引入更多的前沿知識,加強和用人單位、市場發展相關的對接,深入研究當前社會對人才的新要求,結合教學實際,積極探索加強學生聽說讀寫綜合能力訓練的新模式。當前越來越多的企業更加青睞于選擇綜合能力較強的學生,不僅要求學生掌握基本技術和理論基礎,同時更希望選擇那些綜合素質高、語言表達能力好,還具有其他技術和能力的復合型人才。所以,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增加更多的實踐鍛煉環節,為學生提供更多的實踐實習的機會,通過開展模擬招聘和課外實踐實習等活動,讓學生了解用人單位和市場對人才的需求,然后針對性提高自身的綜合素質。在日常語文課堂教學中,可以設計更多的加強學生聽說讀寫綜合技能訓練的教學內容。比如圍繞相關的內容開展角色扮演、如何進行應聘或求職等,教師觀察學生的表現,并與學生一起共同總結在模擬環節等存在的問題,多用鼓勵和引導的話語提高學生的自信心,引導他們認識到自身能力素質和要求的差距。還可以聘請相關的企業人才到課堂上開展講座等,更好地了解市場需求,打通最后一公里教學實踐薄弱環節。樹立系統的教學觀念,無論是在閱讀教學、寫作教學還是基礎教學中,教師都可以借助互聯網等設備,為學生提供更豐富的學習資源,在課堂上將更多的教學內容和技術進行融合,提高知識的整合能力,更好地幫助學生結合自身實際制訂科學的學習實踐計劃等,在綜合訓練中獲得更多的認知,掌握更全面的技能和方法。
  此外,教師還要注重綜合評價,針對語文學習成效對學生從多方面開展評價,注重日常表現,并對職業能力進行評估,更好地幫助他們認識差距,擺正心態,不斷努力探索,提升綜合素養。
  總之,在高職語文課堂教學中,想要培養學生的職業能力,需要教師結合實際,針對性構建完善的教學體系,注重多種教學方法的應用,并加強綜合評價。只有這樣,才能提高教學成效。
  參考文獻
  [1]陸劍芬.高職語文課堂教學中學生職業道德培養探析[J].創新創業理論研究與實踐,2018(09).
  [2]陳慧.淺析技校語文教學中學生職業核心能力的培養[J].科教文匯(上旬刊),2016(04).
  [3]李運珍.關于高職語文教學中學生職業能力的培養[J].散文百家(新語文活頁),2017(10).
 ?。ň庉嫞汗悖?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902186.htm

?
99久久国产综合精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