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訪客   登錄/注冊

農業機械對農村經濟的拉動作用及推廣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 要:近年來科技發展水平的快速提升,農機機械信息化技術也有了明顯的提高。本文討論了農業機械在當前現代農業發展過程中起到的作用,旨在加快現代農業發展。中國是一個大農業國家,目前可以說正是處在了從傳統農業向現代農業過渡的時期,農業機械化是農業生產能力的重要組成部分?;诖耍疚闹饕獙r業機械對農村經濟的拉動作用及推廣進行分析探討。
  關鍵詞:農業機械;農村經濟;拉動作用;推廣
  農村經濟的發展既能夠提高農民的收入,有利于農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又能夠為國家的發展奠定堅實的基礎。但是,在國民經濟發展的過程中,農業經濟的發展速度低于工業和服務業的發展速度。為促進城鄉經濟發展平衡,必然要加強農村經濟建設。農業機械化是推動農村經濟建設重要手段,對農村經濟發展起著強大的拉動作用,同時也影響著社會效益,生態效益等多個方面。
  一、農業機械對農村經濟的拉動作用
  1.提高生產效率。傳統的農村耕作方式往往是人、畜力耕作為主的,要求有足夠的勞動力,對勞動力質量的要求也相當高,但是由于人力有限,因而對農作物的管理也不夠完善。而現代化農業機械的自動化程度已經較高,對勞動力數量的要求少,在提高工作效率的同時還大大減少了對勞動力的需求,為其他行業的發展提供了豐富的勞動力。其次,農業機械化也可以排除因主觀失誤而引起的管理問題,為生產效率提供了保證,有利于擴大農業發展規模,實現統一管理的產業化經營。再次,農業規模的擴大能夠在一定程度上提高農業機械化的推廣,從而實現兩者良性循環發展,進一步提高生產效率。
  2.調整農村就業結構。農業機械使用范圍越廣泛的農村,其生產效率和生產產量越高,人們的收入也就越多,生活水平更高。其次,由于農業機械化,農業發展對勞動力的需求減少,因此產生了較多的剩余勞動力,而這些勞動力就可以在其他產業中發揮作用,起到優化生產鏈和提高勞動力資源利用率的作用。
  3.調整產業結構。農業機械化在一定程度上對產業結構的調整起到了積極作用。首先,促進了我國第三產業和工業的發展。農業對農業機械需求量的增加,促使農業機械生產制造企業加快了發展速度,直接推動了工業進步,進而在我國三大產業結構之間產生了一系列連鎖反應,對產業結構起到了一定的調整作用。其次,給予剩余勞動力投身于其他產業中創造新價值的機會,從而為其他產業提供豐富的勞動力,起到優化產業結構的作用。
  二、農村地區農業機械的推廣策略探討
  1.健全推廣體制。在以往,基層農機推廣主要是依靠“引進實驗、示范推廣”,經過幾十年的努力,各地區的農機部門已經都可以引進適應本區域的農業機械,極大的促進了農機推廣的進行。但是,這種推廣模式往往是由農機部門單獨操作,已經不能跟上農村發展的速度,因此,改革這一機制勢在必行。首先,政府要在體制制定和完善的過程中起主導作用,因此,政府應制定有利于農業機械化推廣的相關政策,努力在制度方面給予農業機械化推廣工作全面的扶持和保障,地方政府的領導也要積極參與到農業作業現場會議中,掌握農機推廣形勢,為農業機械化發展創造良好的社會環境。其次,還應制定農業機械生產質量的檢測標準,確保農業機械設備在工作過程中的生產能力和生產安全。
  2.增加財政支持。農民購買力不足是制約農機推廣的主要難題之一。絕大部分農戶是靠出售農產品來獲得收入,收入不穩定、普遍偏低。只有少部分農戶能夠購買先進的農業機械,而大部分農民則把收入更多的投入到醫療、子女教育等方面。雖然中央政府、各地方政府都紛紛出臺了農機購買補貼,如中央財政針對農業機械的15大類42個小類137個品目實施了補貼,且單機補貼額度已經接近了去年平均銷售價格的30%。但是,現階段農機補貼的仍有必要從類別方面做出完善,例如對于那些需求量大、有必要實現“一戶一機”的農業機械,應適度增加補貼額度,以農戶能夠購置到農機為補貼目標;而對于那些流動性強,有能力跨地區作業的大型農業機械,則可適當調整補貼額度,因為購置這類農業機械的農戶普遍已經有了較高的收入。地方農業機械推廣部門應摸清類別、需求,向地方政府反饋,爭取到更為有力的財政支持。
  3.創新推廣辦法。要想提高農業機械化推廣的工作效率并擴大推廣規模,就必須擅于從實踐中尋求創新,不斷更新推廣方法,逐步探索更好的推廣方式,擴寬推廣的渠道。例如,可以將推廣的基點放至鄉鎮地區,從小地區逐步推廣,建立示范基地,選取部分農民為發展對象,進行試點推廣,當小部分人獲益以后,就可以拉動大范圍的農民加入到農業機械化的建設中來。同時,還可以邀請農業機械方面的專家,直接面向農民進行宣講,或者將農業機械對農民公示展覽,提高農民對農業機械的了解程度,激發農民的興趣。另外,在網絡逐步發達的今天,利用網絡開展農業機械化推廣也不失為一個明智的選擇,總之,創新推廣方法對于農業機械化的發展有極其重要的作用。
  4.優化政策環境,增加農機投入。大型農機成本高昂,農業機械作為服務農業經營的風險很大。中央第一號文件和農業機械化促進法,與農業機械化發展密切相關,制定了優化政策環境和增加農機支持的法律政策。積極利用WTO“綠箱”和“黃盒”政策,加大農業部門先進農機機械和新機械的研究開發示范推廣力度,新技術投入,增加先進設備購置農民補貼,加快推進推廣新型農業技術。
  5.提高農機作業服務水平。增加對農業社會服務機構的投資。動員全社會力量發展農機化;開展農機中心和農機管理服務重點站建設競賽活動,推動農機示范園成功經驗;加強農業技術和質量監督,維護用戶權益。
  6.發揮農業機械作用的策略。為了可以科學的發揮出農業機械自身的作用,我們能夠從以下幾個方面去進行分析。首先要注意做農機購置補貼。在發展現代農業的過程中,推進農機的基本先決條件是農民可以主動采購機械,提高農民購買農機的積極性,農民有購買能力的能力農機生產工作時,要注意加大購置補貼力度。在實施采購補貼工作時,要遵循公平公正的原則,讓農民選擇是否購買農機,及時保證資金以及機構能夠合理到位,保證補貼有效發揮自身的推進作用的農機效應。
  三、結語
  總而言之,農業發展可以影響國民經濟總體發展水平,要重視利用有效的策略擺脫小農經濟地位的發展,根據農村經濟發展的特點推動使用現代農業機械。為了使農機能有效發揮維護和促進現代農業發展的重要作用,要注意加快基礎設施建設,在此基礎上,推動和運用農機,必要的材料支持。另外,在發展現代農業的過程中,要明確限制農機進一步普及的具體原因,避免盲目追求生產和效率的發展過程,使現代農業能夠實現健康可持續發展。
  參考文獻:
  [1]張佳麗,佟童,王麗娟,等.農業機械在現代農業建設中的重要性與前景[J].農機使用與維修,2014(07):3.
  [2]王金武,李智.農業機械化對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貢獻[J].農機化研究,2012(1):9-11.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902294.htm

?
99久久国产综合精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