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訪客   登錄/注冊

獸藥抗生素環境風險控制管理政策探析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 要:作為獸藥與飼料添加劑,抗生素被廣泛應用至各地的禽畜養殖工作中,導致了環境中抗生素的泛濫問題,嚴重威脅了人類的健康與生態環境。本文分析了獸藥抗生素的使用現狀,針對其存在的環境風險問題提出了相關的管理控制政策,以期為此后抗生素的使用提供更多的借鑒依據。
  關鍵詞:獸藥;抗生素;環境風險;控制管理;政策
  當前抗生素在獸藥與飼料添加劑中得到廣泛應用,基因污染問題比較嚴重,且動物無法充分吸收抗生素,會通過排泄物直接進入水與土壤等環境中,而環境中的抗生素會強化微生物的選擇能力,以致出現了大量的攜帶抗性基因的耐藥細菌。這些細菌會進行水平轉移,以致不斷產生抗性致病細菌,甚至還會滋生超級細菌。對此,相關獸醫專家應做好獸藥抗生素的研究工作,以積極應對環境風險,提高管理水平。
  一、我國獸藥抗生素管理政策
  1.登記環節。當前我國農業部獸醫局主要負責獸藥的監管工作,且獸醫藥監察所負責日常使用獸藥的登記與管理工作。根據當前我國頒布的《獸藥管理條例》,只有進口獸藥與申請注冊新獸藥才需要提供獸藥環境影響方面的資料。對于具備國家標準的獸藥,其審查時并未涉及環境監管內容。由此看出,環保部門并未有效監管獸藥的生產與使用環節。
  2.使用環節。感染疾病治療藥物與促進生長的飼料添加劑屬于獸藥抗生素的主要使用類型,當前養殖業存在嚴重的抗生素濫用問題,人獸共用抗生素存在較大的危害性,且當前被認定存在危害性的藥物包括洛美沙星、氧氟沙星、培氟沙星以及諾氟沙星等。
  3.標準體系。當前我國環境質量標準體系中并未納入抗生素指標,獸藥抗生素存在嚴重的污染問題,相關部門應盡早做好環境危害的評估與管理工作。 同時,我國衛生與計劃委員會、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等多個部門聯合發布了《遏制細菌耐藥性國家計劃》旨在由國家層面實施抗生素的治理措施,研發抗菌藥物,在獸藥的生產、研發、運輸、應用以及環境保護等各個環節強化監管管理,以便有效應對細菌耐藥性帶來的機遇與挑戰。在控制抗生素環境風險方面,一是充分發揮聯防優勢,各部門切實履行自身職責,且環保部門還應加強環境保護的執法力度,建設完善可行的抗菌藥物污染指標評價體系;二是做好抗菌藥物的研發工作,采用更多先進的抗菌藥物污染治理技術;三是完善抗菌藥物的注冊管理制度,建立完善的抗菌藥物環境危害性評估制度,做好抗生素風險的評估工作等。
  二、獸藥抗生素環境風險控制管理政策
  1.建立完善的獸藥環境監管機制。農業部門應確保實現獸藥的合理使用,做好抗生素的選用工作,以充分保護生態環境。以往人們利用金屬元素代替抗生素添加至飼料中,但金屬很容易在土壤中集聚,很難被有效分解,且利用金屬代替抗生素會加劇細菌的耐藥性。但當前環保部門并未重視此問題,獸藥管理缺乏正規的行政渠道,以致無法有效控制畜禽養殖業向環境中排放抗生素。對此,農業、衛生以及環保等部門應針對獸藥抗生素的監管工作聯合建立可行的工作機制,并加強宣傳引導,指導養殖人員正確使用抗生素,了解抗生素對環境帶來的潛在危害。且相關部門還應做好養殖場飼料與獸藥的監察工作,嚴格控制抗生素的使用種類及數量,由根本上控制抗生素基因的傳播。
  2.制定獸藥抗生素環境風險評估機制。國外在應對抗生素污染物時一般采用風險評估與控制方法,我國可以在結合自身實際情況的基礎上借鑒學習,制定完善的《獸藥風險評估機制》與《獸藥抗生素耐藥性風險評估指南》等機制,以有效識別抗生素的主要來源與基因類型,深入分析環境中抗生素的基因分布特征,并根據相關的整理結果針對性制定管理措施。
  3.完善糞便與污水抗生素的控制標準??股嘏c抗性基因進入環境的主要途徑便是動物糞便,對此,相關部門應做好動物糞便抗生素含量的控制工作,并有效阻斷糞便污染物直接進入環境。當前我國相關標準中并未嚴格規定動物糞便抗生素抗性基因的相關指標,對此,相關部門應重視其修訂完善工作,制定抗生素的基準值與排放標準。抗生素環境污染危害十分嚴重,我國應針對自身的實際情況結合發達國家的相關經驗制定抗生素的標準與基準,明確各類抗生素的基準值。同時,養殖人員還應做好固體糞便的無害化處理工作,遵循沼氣發酵的衛生標準。但在此標準中并未涉及抗生素與抗性基因的相關指標,環保部門應結合抗生素實際情況進行規范,消除抗性基因的負面影響。
  4.強化處理管理含有抗生素的糞便。為了有效避免抗性基因的污染與流出,相關部門應加強動物糞便的處理工作,充分保護水質與土壤環境。其中動物糞便環境溢出抑制措施主要包括預防氧化塘溢出與滲漏以及控制地表徑流等方法。工作人員應該完善動物糞便的收集方法,增加糞便的儲存量,在作物對養分需求較高時施用糞肥,通過長期儲糞的方式降低抗生素的殘留量,以致耐藥細菌的泛濫與傳播。同時,相關工作人員還應利用專門的基礎篩選、過濾糞便,固態濃縮糞便中的泥漿,減緩抗性基因的釋放速度,改善生物處理措施。
  5.推廣使用生態有機農業。相關部門應推廣有機農業生產機制,通過控制飼養密度與改善營養狀況等方法充分保持動物的健康,以有效控制農場的傳染病。相關研究指出,低劑量的抗生素在乳制品高營養攝入時沒有十分明顯的健康作用。由此看出,應重點發展有機農業,減少抗生素使用,確保動物與人類健康。
  三、結語
  抗生素的耐藥性會直接影響人們的健康,且此問題引起了國際社會的高度關注,細菌的耐藥性為人類帶來了極大的安全威脅,不利于社會的穩定發展。我國屬于抗生素的使用大國,獸藥抗生素在農業養殖領域中占據十分重要的作用,以致獸藥抗生素導致的環境風險問題越來越嚴重。且當前我國獸藥管理僅局限于監控獸藥殘留水平,相較發達國家,獸藥管理水平較低。對此,本文分析了獸藥抗生素引發的環境風險,并針對性的指出了相關的管理政策。
  參考文獻:
  [1] 吳晶晶,栗云召,于良巨,高猛,吳曉青,畢曉麗. 黃河三角洲自然濕地景觀連接度動態變化及其驅動因素分析[J]. 生態環境學報. 2018(01):111-114.
  [2] 王夏暉,陸軍,王晶晶,張簫. 典型生態脆弱地區生態風險控制與管控方案——以藏中南地區為例[J]. 環境保護. 2015(23):121.
  [3] 周杜牧,范秀娟,李雯香,賈雪梅. 污染場地風險控制性修復設計的應用研究[J]. 廣東化工. 2018(05):109.
  通訊作者:韓楠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902308.htm

?
99久久国产综合精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