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訪客   登錄/注冊

林業中有害生物的防治技術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 要:現如今我國在木材方面的需求日益加重,對木材的要求也越來越高,但在其發展過程中,有害生物是影響林業發展的重要因素之一,并且比林業三大災害中的水災與火災更為棘手,也存在著諸多不確定因素。因此,有效防治生物災害,將有效推進我國林業的可持續發展,并創造良好的林業經濟效益。隨著科學技術的發達,一些新型技術的研發在林業有害生物防治中取得了不錯的成績。本文針對產生有害生物的原因和現有的幾種新技術展開介紹,并且對這些技術在影響林業發展的有害生物的防治工作中的作用進行深入探討。
  關鍵詞:林業;有害生物;防治技術
  在林業發展愈發重要的時期,防治有害生物的持續危害是我們的首要目標。有害生物不比火災、水災具有偶然性、突發性等,其危害是長期存在的。目前傳統技術已經很難控制有害生物的發展趨勢,所以我們現在要依靠科學的力量去解決這一大難題。我國已研究出許多新技術用于防治有害生物,并在實際應用中取得了不錯的成績。本文就此展開介紹。
  一、林業中產生有害生物的原因及造成的危害
  1.有害生物的寄主。我國植被覆蓋面積比較小,并且現在沙漠化越來越嚴重,所以我國現在采用人工造林的方法來解決此問題,這也為有害生物提供了棲息住所。我國現在因為過度采伐,大部分樹都是幼年狀態,沒有成熟的大樹來抵御外來危害。造林的人往往也不考慮樹種和種源,過于在意大量種植。并且我國生態環境很差,植被對于有害生物的抵抗力本身就很差,并且有害生物通常繁殖很快,逐漸造成了現在這種情況。人們造林之后便不管不顧,缺乏保護森林的意識。人們很少把造林和護林聯系在一起,護林也不僅僅只是防火防水。蟲害往往被人們忽視,因為肉眼通常觀察不到有害生物對樹木造成的傷害,等到發現了已經為時已晚。
  2.缺乏科學性的監督管理。在林場建成之后,人們只是簡簡單單的圍了個柵欄,并放上幾個防火禁止吸煙的標志,卻缺乏了監測蟲害的手段。不能及時發現有害生物發生的動態。并且護林人缺乏生態學觀點,過度采伐,大大降低了森林的抵抗力。由于管理體制的不健全,監測預測能力不夠,導致對有害生物根本沒有起到防范作用。最主要的原因還是因為重視不夠,加強人們對有害生物危害林業的防范意識。管理人員的基礎意識也不強,工作基礎薄弱,極大程度影響了防治的進行。
  3.濫用農藥抑制林業發展?,F代人們生態意識不強,出現蟲害之后便大量使用農藥,嚴重破壞了環境,導致制約天敵的能力減弱并且其他制約因子減少,導致蟲害發展趨勢呈上升狀態。大量使用農藥不僅污染環境,并且也是個惡性循環,森林中長出的菌類都會含有少量的農藥,吃了對人體也會造成傷害。最主要的是對土壤造成了傷害,本身肥沃的土地,卻不能長出健碩茂密的森林,抑制了可持續發展。若能研制出有效藥劑和藥械,就能在短時間內控制大量有害生物的生長。
  二、降低有害生物生長的技術
  1.雷達技術。國外早就已經將雷達技術應用在了林業有害生物防治領域,基于各種原理對生物進行分析。然而雷達技術在林業有害生物防治領域的應用依然有待改進,因為雷達依然無法辨別出有害生物的種類,即便如此,利用雷達技術進行林業有害生物防治的確是研究人員的一次大膽創新。雖然我國將雷達技術應用至林業有害生物防治領域的時間較晚,但是,在學習了國外經驗的基礎后,我國已經將多種類型雷達、衛星組合應用,使得我國在林業有害生物防治走在了世界前列。近年來,我國林業生物災害雷達監測技術已經形成基本完善的雷達監測系統,高精度、高效率地實現對林業生物災害的監測。利用雷達技術防治林業有害生物,可以在雷達監測范圍內形成一個監測區域,將雷達覆蓋在需要進行林業防治的區域,有利于了解有害生物的生長情況,觀察有害生物和林區樹木發展,進而將觀察的情況轉化成數據,從而促使管理人員在有害生物處理方面更加便利、快捷,有利于促進我國林業的進一步發展。但是我國的雷達技術相較于國外起步較晚,并且在地理信息的和林業信息的儲備量上還存在著一些不足之處,這就需要在雷達遙感技術上進行研究,對雷達技術在有害生物防治的應用上進行創新與發展。以此來促進雷達檢測系統的成熟。
  2.轉基因技術。轉基因技術區別于其他技術就是它可以作用于兩方面,一方面是作用在增強林業的對外抵抗力,另一方面是使有害生物的死亡。轉基因技術是可以從根本上解決有害生物對林業的危害的。轉基因之后的林業經調查可以抵抗多種類型的蟲害,并增強了其抗倒伏、抗干旱、抗鹽堿的能力。有害生物經轉基因之后,體內的蛋白質序列會發生改變,最終病死。有些基因甚至可以直接噴灑在農作物上,產生效應將有害生物吸引過來有效的消滅。這類信息素相比于農藥最大的優點就是無公害無污染,并且可以快捷有效的殺滅害蟲,這與我國的可持續發展國策遙相呼應。此信息素的發展前景一定很強。完善我國的林業結構,會推動我國林業的經濟發展。轉基因也可以在樹苗時期就開始進行得到轉基因樹苗,更大幅度節省了時間,不用等發現有害生物的存在時才開始進行防治。
  3.營林技術。營林技術主要就是提高森林對蟲害的自控能力。在造林的時候造混交林,在生物學上來說,一個區域內物種樹木越多其防御抵抗力越強,構成了一個群落。樹木的落葉腐爛之后會產生許多昆蟲,會對有害生物的存在造成威脅,在有害生物數量不是很大的時候,落葉腐爛留下的那一部分也會讓這些昆蟲有地可尋。在營造混交林之后將混交林這一塊地方圍起來,因為有一部分的害蟲沒有飛行能力,會被消滅在圈內,具有飛行能力的害蟲和蟲卵應及時在混交林內進行消毒處理,降低有害生物存在的可能性。封林是為了將此混交林 快速發展,生長成一個成熟具有較強抵抗力的森林,增加有害生物的天敵數量,達到對有害生物控制的目的。并且在發現有有害生物的樹時,及時找到產生此情況的樹源,清除這些有蟲害的樹木,從根源除去,會大量節省時間。要根據地域情況種植,有些地區種植某一種樹時便會吸引大量昆蟲,但另一樹種就不會出現此種情況,找出這種樹來種植即可。最重要的是加強管理,落實到每一個人身上各部分工作,行其責、分工完備做好清理工作。
  三、結語
  目前,我國在林業有害生物防治領域取得了一定的成績,多種新技術的使用已經基本取代了傳統技術。通過分析新技術在林業有害生物防治中的應用,已經為我國林業有害生物防治工作確定了下一目標,促進我國林業生產工作的順利開展。隨著我國科學技術水平的上升,在林業有害生物防治中各種新型技術的使用,使得我國林業有害生物防治工作效率得到了極大提升。雷達技術、轉基因技術、營林技術等方式的使用,有利于我國更好地開展蟲害防治工作。為了更好地防治林業害蟲,必須完善新型技術,才能促進我國林業的可持續發展。在林業有害生物防治工作中,加強監測預報,切實將監測預報落實使我國林業發展越來越好。
  參考文獻:
  [1]王利宏.試論林業有害生物防治新技術[J].現代園藝,2018(12):43.
  [2]劉恩喜.林業有害生物防治中新技術的應用分析[J].現代園藝,2017(18):58.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902338.htm

?
99久久国产综合精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