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訪客   登錄/注冊

淺談色彩在中國傳統民居建筑設計中的重要性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 要:我國早在先秦時期,人們就在各類建筑中運用各種色彩,用來提高各類建筑的藝術欣賞價值,表現各類建筑文化豐富的象征意義。中國唐代之前的建筑里沒有五彩繽紛的色彩,主要顯現的是木材建筑材料的本色原色。
  關鍵詞:中國;傳統民居建筑;色彩
  中國作為一個文明古國擁有遼闊疆域,悠久的歷史,多種多樣的自然環境,不盡相同的社會經濟環境。在歷史發展的漫長過程中,逐步形成了各地不同的民居建筑形式,紛繁復雜的地理環境烙印深深地印在了傳統的民居建筑之中,栩栩如生地反映了人與自然環境、人與社會的關系。
  如果說西方的建筑是一部石頭的史詩,那么擁有上下五千年文明歷史的中國的建筑就是一部木頭的史詩。古代建筑的顏色最初是體現自然的功能,中國唐代之前的建筑里沒有五彩繽紛的色彩,主要顯現的是木頭材料的本色。直到唐代,在建筑上有了規劃的統一,禮部主管建筑,建筑上體現封建等級制度的特點就此產生了。在此時期的建筑中,通常運用白色與朱紅的結合,由此產生了悅目鮮艷、明快簡潔的色彩之美。特別是當統治階級皇室特用的色彩——黃色成為專用色后,皇帝住的宮殿和皇家寺院主要以黃色、紅色為主色調,紅色、藍色、青色等則為王府官宦等級運用的建筑色彩色調,而民間屋舍只能用黑色、灰色、白色等色調??偟膩碚f,從唐朝開始到明清時期漫漫歷史長河之中,由于封建等級制度日趨完善,色彩在建筑上也逐漸分出等級。可以這樣說,中國歷史上的建筑色彩運用是封建統治階級用來維護自己利益的一種表現。
  色彩,是建筑的視覺藝術之一,是建筑的重要組成部分。在變幻莫測、五彩繽紛的色彩世界中,人們在視覺上感受的色彩豐富多樣。色彩按不同種類可以劃分為原色、復色和間色,作為色彩的樣貌系別而言,則主要分為有彩色系和無彩色系兩大類。無彩色系包括灰色,人們一說到灰色,大多會把它與悲觀、消極、傷心等詞關聯想象在一起,但是我們現在看到的遺留下來的老四合院的灰色調卻不完全是悲觀、消極、傷心建筑文化理念的體現?;疑{本身具有一種彈性,相比黑色來說更加內斂、含蓄,相比白色而言更顯深沉、優雅,灰色色調是介于白和黑兩色之間的一種中立色彩,灰色色調這種色彩屬性表現了一種高雅、謙讓、中庸、溫和、平凡的意蘊,北京四合院和安徽徽派的建筑色彩中的灰色色調正是表達了這樣一種情緒。
  中國傳統民居建筑如何正確地運用色彩,對表現中國傳統民居建筑的功能、反映建筑特征至關重要。本文探尋色彩與中國傳統民居建筑設計的關系,從以下幾個方面來看色彩在中國傳統民居建筑設計中的作用和重要性。
  一、中國傳統民居建筑色彩具有地域性
  中國地域遼闊,民族眾多。不同民族、不同地區對色彩的偏好喜愛有所不同。例如,北方民居建筑的代表——四合院,其主要顏色構成是紅、灰、綠。作為民居的四合院主色調是灰色,如灰墻、灰瓦?;疑墙ㄖ牧系脑?,由于封建社會對建筑裝飾有嚴格等級規定,普通民居不可用琉璃瓦,也不可用紅墻。配色是紅色,一方面是中國傳統文化對紅色的偏愛,另一方面是在建筑制造時,為保護木柱建材,在木柱上刷的涂料中摻入了豬血。綠色是院子里的綠植。普通的居民四合院也采用高彩度的朱紅色彩,但是朱紅色彩運用是有限制的,通常只用在建筑屋檐的連檐瓦口花門墊板,或者運用在強調明暗對比或強調某些特殊部位的地方。而南方民居建筑的代表——徽派建筑,其色彩特點為粉墻黛瓦,高高的馬頭墻、灰黑的魚鱗瓦、灰白的墻體,層疊錯落,相映生輝?;张山ㄖ纳逝c其建筑材料息息相關,其建筑多就地取材,采用當地的竹、木、磚、石。選材注重材料本身的色彩、花紋、質地,注重“師法自然”,使其與環境和諧統一?;张山ㄖ实暮诎谆也⒎羌兇獾暮诎谆遥捎跉夂?、風化水氣、環境色的原因,使其建筑呈現一種冷暖相交的多元色,以暖木色點綴為主,簡潔而富有變化。
  二、中國傳統民居建筑的色彩要與周圍環境相協調
  民居建筑中所用的色彩設計需要考慮該建筑與其周圍環境的關系。這里所說的環境,指自然環境,即建筑周圍的山水及自然風光等自然環境。在運用民居建筑色彩時,要把民居建筑色彩與周圍環境盡可能和諧統一,互相尊重,達到協調一致的色彩效果。
  三、中國傳統民居建筑的色彩可以傳遞傳統文化信息
  例如居住建筑之一的四合院,其彩繪、裝修、雕飾都體現著傳統文化和民風民俗,表現出人們對美好、幸福、吉祥、富裕的追求向往。如花瓶內安插月季花的圖案寓意“四季平安”;以壽字、蝙蝠組成的圖案樣式寓意“福壽雙全”。四合院設計是中國傳統民居建筑的典型代表,是中國傳統建筑形式中重要的組成部分,是中國傳統建筑的文化精髓,它凝聚建筑藝術和歷史文化于一體。再如徽派民居建筑,其代表元素為極具個性的白墻黛瓦、變通的小窗、細紋的墻角、鋪滿青磚的步行道、鏤空的通而不透的屏風墻,以及富有文化色彩的石雕、磚雕和木雕。中國民居在外在色彩形式上,千百年來都是雅致的黑白灰為主,素色原色是其主要特色,黛瓦白墻形成了很好的寧靜效果,給人以淳樸清爽之感。一些傳統民居還體現了道家崇尚自然的美學思想,在民居建筑上表現為飄逸、雄渾、淳厚、古樸、淡泊、天真、稚拙等風格。這些極具特色的建筑為中國傳統民居建筑裝飾色彩起到了領頭的作用,為中國古建筑的傳承點燃了希望。
  四、中國傳統民居建筑的裝飾色彩被賦予了美好的含義
  如四合院的許多彩畫紋飾都有一定的象征意義和吉祥寓意。還有徽派特色的大型屋脊脊吻裝飾件:正吻、蹲脊獸、垂脊吻、角戧、套獸等,它們的來歷都附會了許多有趣的傳說,諸種說法皆為庇護平安、寄寓生生不息之吉意。
  五、中國傳統民居建筑色彩有其基本原則
  1.地方特色。許多民居建筑具有自己特有的色彩,在對民居建筑進行色彩設計時,要注重當地的地方色彩特色與色彩協調。一個成功的建筑物外表面色彩的設計,主要看它是否能把周圍的建筑物與傳統文化的色彩協調起來。不同的文化背景具有不同民居建筑的色彩構成要素,這從世界各地不同地域的民居建筑的形象中可以得到佐證。環境與建筑色彩相互結合,貴在統一與和諧。
  2.迎合人的心理。每當人們想起一些具有代表性的建筑物,緊接著就是對該建筑或厚重、或明快、或浪漫等印象的色彩聯想。優良的建筑色彩構成,能使居住在其中的人們得到愉快的視覺美感享受;反之則會帶來視覺環境污染,讓人心情不安和煩躁。
  3.整體統一協調。建筑離不開色彩,色彩是表達建筑內涵最直接的方式。建筑不僅包括建筑物外形輪廓的變化,還包括建筑外表面色彩的豐富多樣性。在民居建筑的色彩設計中必須從建筑物整體上考慮,處理好各個細節部位,讓整體與部分和諧有機地組合在一起,使其整體感強且色彩豐富;同時兼顧周圍環境因素的影響,也要考慮色彩的流行性、象征性等諸多因素。
  六、結語
  民居建筑要有整體效果,就不能缺少色彩的協調作用。色彩是民居建筑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在漫長的歷史發展中,中國傳統民居建筑色彩形成了獨具特色的東方色彩體系。安詳寧靜的傳統民居建筑,這是前人帶給我們的財富,前人的藝術與文化要加以保護更要去學習了解,進而加強對傳統民居建筑色彩的研究與運用。通過探究前人在當時對色彩的理解,我們從中也得以窺視當時的文化、生活、風俗、藝術發展情況,了解其對色彩的運用方法,它所表達的意義,它所達到的效果等。通過對其研究與認識,將這些經驗加以總結和拓展,以此引發一個理念,即色彩在中國傳統民居建筑設計中具有重要意義,倡導人們去探索前人遺跡,發揚中國古代文化。
  參考文獻:
  [1]談一評,王其鈞.民間住宅[M].北京:中國水利水電出版社,2015.
  [2]陳飛虎.建筑色彩學[M].北京: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2017.
  [3]沈福煦,沈鴻明.中國建筑裝飾藝術文化源流[M].武漢:湖北教育出版社,2012.
  [4]樓慶西.中國古建筑二十講[M].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2014.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902670.htm

?
99久久国产综合精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