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訪客   登錄/注冊

優化班級管理 打造“精神共同體”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優化班級管理工作,把班級建成蘇霍姆林斯基所期望的那種“平和愉悅的精神共同體”,應成為每一位班主任的追求。
   班級是學校教育的基本單位,是有效實施班級授課制的重要組織形式。班級管理是教師(主要是班主任)根據一定的目的要求,采用一定的手段措施,帶領全班學生對班級中的各種資源進行計劃、組織、協調、控制,以實現教育目標的組織活動過程。它是一個動態的過程。班級管理工作的成效,關系到黨和國家的教育方針、政策能否得到有效實施,關系到學校各項教育教學工作能否順利開展,關系到學生能否成長為合格的社會主義事業的建設者和接班人。因此,優化班級管理工作,把班級建成蘇霍姆林斯基所期望的那種“平和愉悅的精神共同體”,應成為每一位班主任的追求。
   一、加強上下聯系,明確工作要求,強化工作的目的性和方向性
   黨和政府的教育方針、政策必須通過各級各類學校來貫徹落實。學校的各項工作任務又要通過其下屬的各個班級、各個部門來完成。換言之,班級管理是在學校統一領導下開展的,其工作目標與學校管理的工作目標應該完全一致。因此,優化班級管理工作,首先要加強學校與班級、學校領導與班主任之間的聯系。只有這樣,我們才能確保班級管理不偏離正確的方向,并如期達成預定目標。
   班主任可通過認真學習學校工作計劃,明確學校學年度和學期工作任務及奮斗目標;可通過參加會議及與領導溝通,把握學校當前的中心工作、重點工作;可通過及時了解上級檢查所反饋的信息,總結成功經驗,發現自身不足,明確努力方向。
   2018年10月中旬,圍繞學?!爸辽啤庇宿k學思想建設,我校進行了“至善”教室文化布置評比。校長室組織校辦會成員和全體班主任,依據學校統一印制的評分表,對全校所有班級教室逐一進行評比、打分。在統計匯總各班得分、確定獲獎名單的同時,學校還對工作中存在不足的班主任,發出了“整改意見書”,幫助他們進一步明確自身班級文化建設中存在的問題及整改目標、時間節點。這樣做能使教師了解自身不足,明確努力方向,增強工作動力。后來,在學校進行的專項“回頭看”中,相關班級均如期達到了整改要求。如今,學校班級面貌煥然一新。
   當然,要有效實現學校與班級、學校領導與班主任之間的聯系,一方面,班主任要增強自身的事業心和責任感,增強工作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另一方面,學校也要提高工作部署的準確性和科學性、信息反饋的即時性和針對性。
   二、進行師生交流,準確把握信息,提高工作的針對性和有效性
   班級管理工作的對象是學生,每一位學生都有獨特的家庭背景、生活習性和思想認識。即便是同一個學生,其物質需要和精神需求等也會因自身的主觀因素或時間、環境等客觀因素的變化而變化。
   蘇霍姆林斯基說:“教育者的關注和愛護在學生的心靈上會留下不可磨滅的印象。”實踐表明,班主任如果能準確把握學生的具體情況并據此因材施教,“對癥下藥”,不僅能讓自身工作少走彎路,還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所以,提高班級管理的針對性和實效性,需要班主任與學生保持正常的交流,及時了解他們的信息。
   兩年前,我校六年級有一位叫李曉梅的學生,學習成績很好。由于父母在外打工,她平時跟奶奶一起生活。但有一段時間,班主任張老師發現她整天郁郁寡歡,上課時心神不寧,作業也不認真。張老師找她談話后得知,她奶奶最近病了。懂事的曉梅未將此事告訴父母,而是以自己稚嫩的肩膀承擔起照顧奶奶、操持家務的重任。幾天下來,她感到身心俱疲。于是,張老師一邊安慰她,一邊立即聯系了她的父母。他們得知情況后,馬上趕了回來——曉梅終于從困境中解脫出來。
   正是這次談話,使張老師及時了解了曉梅的具體問題,從而幫助她解決了問題,使她的學習、生活重新步入正常的軌道。
   此外,班主任還可以通過與班干部及其他學生的交流,了解一些特殊學生的情況。極少數學生,由于性格內向等原因,不愿向老師道出實情。與其年齡相仿、朝夕相處的班干部或普通同學則更容易與其接近,也更容易了解其內心世界。這時,班主任就可以采取迂回的策略,通過與其身邊同學的交流來掌握情況,從而有針對性地開展教育和幫扶。
   三、注重家校溝通,形成教育合力,增強工作的合作性和系統性
   這里的“家校溝通”指的是學校與家庭、教師(主要是班主任)與家長的溝通。家庭的日常影響和父母的啟蒙教育,對孩子的一生有著極為重要的作用。蘇霍姆林斯基說過:“父親和母親是如同教師一樣的教育者,他們不亞于教師,是富有智慧的人類創造者……”家庭教育是學校、家庭和社會所構成的全部教育體系中重要的一環。學校教育需要家庭教育的支持和配合,班主任需要家長的理解和信任。所以,保持學校與家庭、教師與家長的溝通,引導家長配合班主任共同教育好孩子,可增強班級管理工作的合作性和整體性。
   在培養學生良好的生活習慣時,我們可請家長在家庭生活中引導孩子按時作息、禮貌待人、講究衛生、注意安全、自己的事情盡可能自己做;在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時,我們可請家長幫助孩子科學安排作息時間,正常檢查、了解孩子的家庭學習情況,提醒孩子按時完成家庭作業;在培養學生良好的交往習慣時,我們可請家長關注孩子的生活交往和網絡交往情況,引導他們多交良師益友,可有效強化學校教育與家庭教育的一致性和協同性,使教育工作獲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在前述案例中,正是由于班主任張老師及時了解了曉梅的家庭情況并將這些情況迅速、如實地告知了她的父母,才使他們能及早趕回來,從而解除孩子的后顧之憂,讓她又能全身心地投入學習。試想,如果張老師不主動與其父母溝通,他們仍不知道家庭的變故,或者雖然知道了這些情況,但對孩子的學習漠不關心,曉梅又怎能脫離困境呢?
   實現教師與家長的正常溝通,教師不僅能取得家長的配合,還能贏得家長對學校工作的理解和支持。我校地處城鄉接合部,不少學生早上七點左右便到校了。去年上半年,學校進一步嚴格控制學生的在校時間,要求學生早上八點前到校。這引起了部分家長的不滿。學校要求各班分頭做好思想工作,班主任通過電話、QQ群及當面交換情況等方式向家長解釋,經過一番努力,這部分家長終于理解了學校的做法。
   馬卡連柯說過:“人不是分成部分培養的,而是由他們受到的影響的整個體系而綜合地造就出來的。”班主任通過加強上下聯系,進行師生交流,保持家校溝通,引導學生把個體的思想情感和目標聚合為集體共同的思想、相似的情感和統一的目標,使班級成為師生與家長的“精神共同體”,一定能提高班級管理工作的實效性,為孩子的學習和發展提供重要的紀律保障和組織保障。
 ?。ㄘ熑尉庉嫞豪罹В?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904042.htm

?
99久久国产综合精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