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共同體下的初中英語作業優化布置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 要:該文在學習共同體的理論支撐下,探討初中作業的優化布置,豐富家庭作業內容,優化家庭作業形式以及改進家庭作業的評價過程,以期通過優化家庭作業設計和實施過程,促進師生合作學習,加強師生交流互動,讓學生通過形式多樣而內容有趣的家庭作業發現學習英語的樂趣。
關鍵詞:初中英語 作業布置 優化策略
中圖分類號:G633.4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3791(2019)02(c)-0171-02
1 學習共同體理論對初中英語作業布置優化提出的要求
學習共同體理論強調人際心理相容與溝通,在學習中發揮群體動力作用,所以它要求學生和教師以共同完成學習任務為目標,著重于相互作用式的學習指導。對于初中英語家庭作業的優化,最終目的是建立師生合作、交流與溝通的關系,達到共同完成學習任務的目的,因此教師應根據班級群體和學生的個性特點設計形式多樣而內容豐富,并且滿足中學生學習特點,能激發學生學習興趣,減輕學生學習負擔的家庭作業。此外,受應試教育大環境的影響,學習共同體理論還要求教師能發現以往作業布置存在的不足,迎合時代發展潮流,設計出能助力學生終生發展的學習理論,并通過家庭作業的形式有所體現,如在作業布置中強調跨文化意識,強調口語在國際英語中的重要性等,并且不斷改進作業評價機制,幫助學生及時糾正,及時查漏補缺。
2 基于學習共同體的初中英語作業優化布置策略
2.1 科學設計家庭作業內容和數量,加強學生的模仿、替換和填空能力
針對家庭作業布置過程中出現的“重數量,輕質量”的現象,教師應科學設計家庭作業內容和數量,設計的作業要能達到加強學生的模仿、替換和填空能力的效果。對此,寫作和完型填空是最能體現學生英語綜合能力的家庭作業形式,教師應著重優化。初中英語作文主要是根據圖片和實物寫作,所以教師要合理選題和布置題量,從減輕學生寫作壓力的基礎上出發,提高寫作質量。比如就某一話題讓學生模仿優秀作文,并在原有的基礎上對已完成作文中的單詞、語法和句型做適當替換,然后將其寫于作文下方以便教師查閱審批,以此來不斷鞏固學生的語法結構和加強對信息的加工處理能力。同樣,完形填空部分也不容忽視,除了考試試卷和輔導資料上的完形題目,教師還可以根據每個學生經常犯的語法錯誤和句型錯誤布置個性化的完型填空練習,重在質量而非數量,通過不斷的糾錯練習來逐漸提高學生用詞的準確性和語法邏輯的正確性,從而整體上提高學生的語法運用能力。
2.2 在作業布置中滲透異域文化,培養學生跨文化意識
學習不同國家的文化禮儀,是學生最易接受西方文化的一種方式之一,因此在家庭作業中滲透異域文化,可以培養學生的跨文化意識,幫助學生更好地接受英語與漢語語法及習慣的不同,進而發現學習英語的樂趣。比如西方人在出門看到后面還有人時會主動扶著門,讓所有人都通過后才離開,處處彰顯“Gentleman”和“Lady first”的禮儀風范。同樣,肢體語言會表達出不同的意思,同樣的事情中西方的處理思維也是不盡相同的。因此通過布置課堂異域文化的分享交流類家庭作業,并讓學生課后積累,課堂分享,可以幫助學生學習異域文化,知道同一種問候語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下可能是不適用的。針對于此,教師可以安排學生課后查閱中西方用餐餐具和用餐禮儀的不同,中西方肢體語言背后隱藏的不同點,然后在課堂分享展示,對比中西方的文化禮儀的異同,讓學生從潛意識里自發地想要了解多元文化,培養自己的跨文化意識。再如,還可以每個周或每個月布置一次課堂情景模擬作業,讓學生交流和體驗西方文化內涵,西方的萬圣節、狂歡節和圣誕節等都是教師可用作課堂模擬表演的主題,安排學生課后觀看西方節假日慶?;顒右曨l,然后單人或組隊排練課堂表演節目,讓學生參與進來,在感受西方文化氛圍的同時加強師生間的交流互動,進而達到共同學習的目的。
2.3 將口語交際學習融入家庭作業中,加強學生口語能力
口語也是英語學習的重要組成部分,尤其是在英語的國際地位越發突出的趨勢下,口語表達更是學生必備的能力,但許多教師為了追求筆試成績,在很大程度上弱化了學生對口語的學習,因此,可以將口語交際學習融入家庭作業中,加強學生口語能力。口語作業重在開口練習,所以教師應可以安排學生課后通過磁帶錄音跟讀或自己編寫有趣的情境對話,然后自愿報名在課上展開一場“語音朗讀大賽”,讓學生在小組環境中大膽發聲,然后小組輪流發音,并且教師可以利用初中生的好勝心理設立一定的獎勵制度以激起學生的學習興趣和表現欲。不僅如此,口語作業的布置還要能達到豐富學生詞匯量,讓學生愛上口語的目的,因此還可以布置英文歌曲學唱類作業,這類作業輕松有趣,能緩解學生學習壓力,也能激起學生的學習興趣,在提高學生英語表達能力的同時,多方面拓展學生綜合素質。
2.4 布置拓展類家庭作業,豐富學生課外積累
讓學生在課后積累口語和寫作素材,是當前初中英語作業布置中容易忽視的點,很多教師只是把它當作一種建議,并沒有將其量化和對學生做出具體要求,所以將其作為作業的一部分也是初中英語家庭作業優化設計的突破點。在英語中要想隨時能說出:“I guess you have…?”“What is going on?”“How much you cost for…?”等生活中常遇到的簡單對話,或是想要在寫作中運用高級詞匯和高級句型,又或是熟練掌握語法應用,都必須要有大量的課外材料積累。在家庭作業中布置拓展類作業,目的在于讓學生把英語學習融入生活,創造英語學習情境,讓學生在看到諸如銀行、加油站、停車場等地方,或在買東西的時候會不自覺地聯想到相應的英語表達方法,并且隨時有想開口想記憶的欲望。因此,教師應鼓勵學生時常留意商標、路標等以英語標注的事物,無論是聽歌還是看電影或是買東西,或者看到的高級萬能語法句型,只要是與英語學習相關的,每天積累一點點,以一星期或一個月為時間單位,再以家庭作業的形式在課堂上與同學老師分享,從而實現共同交流、共同促進、共同學習。
2.5 優化家庭作業評價過程,及時幫助學生查漏補缺
家庭作業的評價也是優化的重點之一,教師在這一過程中應扮演一個引導者的角色,讓學生逐一評價自己的語法,語言邏輯和內容結構甚至是思想感情等方面。第二就是小組互評,這一過程教師可將布置的即興口語對話編寫、完形填空、作文等作業打亂后隨機分發給學生,在小組內任意交換進行點評,但要求同伴之間不僅要能指出其用得好和不好的詞匯語法或句式結構,重點是還要能給出完整且邏輯縝密的修改句子來替換原文不好或有待提高的內容。最后才是教師的評價,當教師再做評價時,學生會根據已有的認知繼續做出適當的調整,及時改正錯誤,及時查漏補缺,長此以往,學生就能不斷提高自己英語運用和英語自我評價能力。
3 結語
初中英語作業布置的優化,其主體應該是學生和老師,雙方都應參與進來完成共同的學習目標。課后作業的優化布置不僅要幫助學生鞏固所學知識,更是要能激起學生主動學習的愿望,并且能通過家庭作業的分享與同學、與老師建立起良好的交流溝通關系。跨文化意識和口語作業是許多教師容易忽略的點,如何在家庭作業中滲透跨文化意識和口語學習筆者所述尚淺,更多的還需要每位教師不斷發現和總結,只有不斷優化,才能設計出更多形式多樣而內容有趣的家庭作業。
參考文獻
[1] 黃廷美,李梅.論班級學習共同體的構建[J].當代教育論壇(教學研究),2011(8):28-30.
[2] 張紅菊.淺談初中英語作業設計的有效策略[J].課程教育研究,2018(18):66-67.
[3] 孫云潔.多元智能理論指導下的初中英語作業設計研究[D].上海師范大學,2018.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8/view-14828553.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