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訪客   登錄/注冊

淺析小學數學作業設計與布置探究策略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 要:課后作業是教育過程中不可缺少的環節,能有效地幫助學生鞏固復習學習的知識,并且能使學生學以致用,提高學生的基礎知識。所以數學教師要注重課后作業設計與布置的合理性,既能強化學生對知識的應用又能符合學生的認識規律,在一定范圍內加強學生對數學的興趣。因此,本文就學生對課后作業的態度和當前數學教師布置作業的現狀進行分析研究,提出幾點策略,為廣大數學教師提供參考。
  關鍵詞:小學數學;作業設計與布置;策略
  隨著社會的進步,教育壓力越來越大,學生的學習知識量與任務也逐漸加大,同時社會與家長對學生的要求越來越高,導致學生的壓力增大,需要不斷提高成績與學習知識來充實自己。而很多數學教師一味地追求高分成績、高升學率,只注重學生的考試成績,為此不斷加強課后作業量,采取題海戰術。但是這樣導致的后果就是學生的壓力越來越大,甚至對數學學習喪失興趣,害怕上數學課,同時學習時的精神狀態不好,更談不上積極主動地投入到數學學習中去,與數學老師的期望相背而馳。因此,數學教師要根據學生掌握知識的現狀,并主動傾聽學生的心聲,綜合教學目標和學生的實際情況,精心設計合理的作業題型與題量,進而在學生心中建立一個好老師的形象,增強學生對數學的興趣,同時又能達到課后作業鞏固的效果。
  一、 根據所學數學知識設計合理的題型
  數學是一科系統化、整體性很強的學科,同時知識點之間是相互連貫且互通的,前面的數學基礎對后面的學習起到很重要的作用,所以數學教師在設計作業題型的時候,要注重題型對知識點的考查,也要注重對學生思維的考查。數學教師在進行課后作業設計的時候一定要掌握作業的質量,保證學生按質完成作業后能達到的效果。而且數學教師不能只是考慮到課堂上學習的知識,還要選擇綜合性考查的題型,復習學生以往學習的知識,同時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進而提高學生的數學成績,建立對數學學習的信心。同時,布置的作業題型要避免單一,可設置一些開放性題型、實踐性題型等等,讓作業充滿趣味性,從而激發學生完成作業的興趣。
  例如:數學教師在教學生常見的幾何圖形的面積、體積的時候,主要對學生講解概念與計算公式。這一單元主要是考查學生對公式的應用,所以數學教師在設計課后作業的時候不必要選擇大量的題型,只需要根據公式分別設計幾個經典的題型,主要抓住的是質而不是量,不能加大學生的作業量,導致學生沒有足夠的休息時間。如已知長方體的體積是40m3,知曉長、寬分別為5m和4m,求長方體的表面積是多少?這道題在長方體的計算中就相對經典,可以一下子考查學生對長方體體積與表面積的公式,同時也需要學生進行一定的思考。同時每次的課后作業數學教師還可以設計一道綜合作業,比如在進行分數教學的時候,還可以采取分數與方程相結合的題型,對學生進行綜合性的考查,幫助學生建立數學知識系統。
  二、 傾聽學生的心聲,把握作業題量
  社會的高速發展為人們的生活帶來便捷,同時也使得人們的壓力越來越大,要跟上社會進步的步伐就要不斷地學習新的知識與技能,使得當前學生的壓力越來越大,教師的壓力也在不斷增大。社會熱點曾爆料,當前很多小學生每天的作業量完全超標,放學休息其實就是換個地方寫作業,導致學生喪失該有的童真與活力,同時也禁錮了學生的思維發散,不利于學生的未來發展。所以數學教師在布置作業數量的時候,要學會取傾聽學生的心聲,了解學生的實際情況,和各科的作業量,一切從實際出發,布置合理的課后作業量,并適當地為學生減輕作業量。
  例如:當前學生需要學習的科目在逐漸增多,同時很多家長為了使自家孩子贏在起跑線上,還為孩子報了各種培訓班,而每個學科都會選擇布置課后作業。對學生而言,每一科堆積起來的作業量是一個很龐大的數字,而很多科任教師并不知曉。數學教師每天在布置作業的時候,可以先在課堂上對學生掌握知識的情況進行一個實際考查,提前對學生說:“如果你們把今天的知識都搞懂了,那么我就少給你們布置一些作業?!奔ぐl學生上課的主動性,同時根據學生掌握知識的情況設計題型與題量。所以數學教師在設計課后作業的時候,盡量設計綜合性較強的題型,一題考查多個知識點的形式,從而減輕學生的作業量。
  三、 按照學生需求層次的不同設計不同的作業
  學生受遺傳、環境、性格、成長經驗、家庭教育等因素的影響,學生存在客觀差異性,每個班集體學生的成績都是參差不齊的,因此每個學生對作業的需求也不同,數學教師要掌握好這一個點,不能盲目地為學生增加作業量或者胡亂選擇題型,這樣容易導致學生喪失對數學的信心,降低對數學的熱情。因此,數學教師要充分的了解班上所有學生的數學學習狀態,并針對性的為學生設計教學方法,選擇合適的作業題型,逐漸提高學生的數學基礎知識水平,培養學生的數學思維,進而提高學生的數學成績。
  例如:數學教師對于學困生,首先要了解學困生的大致情況,尋找到學生學習差的原因,如有些學生的反應較慢,數學基礎知識掌握不夠牢固,使得后面的學習跟不上教學進度。數學教師針對這一類學生,首先考慮的是如何提高學生的基礎知識能力,而不是一味地增加學生的題量,可以采取單獨輔導的方法。而針對一些特別聰明、反應迅速的學生,數學教師應該為他們設計一些考查學生思維能力的提升型題目,發散學生的思維,建立學生知識體系,并使學生學習到更多的知識。數學教師要注重學生的全面發展,同時也要注意個性發展,教師要先了解學生,從學生的實際出發,設計合理的題型,讓學生得到對應的鍛煉與提升。
  四、 結語
  總而言之,課后作業設計與布置是教學的關鍵環節,數學教師不能根據自己的需求與想法進行,要在充分了解學生與研究透徹內容的基礎上,設計合理的題型與題量,并且針對不同層次的學生設計不同的作業,在設計作業時,盡可能采取多元化的方式,讓作業充滿趣味性,激發學生對數學的積極性與主動性,使學生發現數學的趣味、奧秘與實用性,在此基礎上復習鞏固知識,培養學生的數學思想。
  參考文獻:
  [1]孫瑩.新課程下的小學數學作業設計新策略[J].中國校外教育,2016(9).
  [2]王玉花.小學數學的課后作業設計方法分析[J].新絲路(下旬),2016(1).
  [3]宋娟.作業批改在初中數學教改中的新嘗試[J].軟件(教育現代化),2015(11).
  [4]丁華鋒.談初中數學課后作業的有效性對教學的作用[J].科技文摘報(教育周刊),2010.
  作者簡介:孫成英,甘肅省白銀市,甘肅省白銀市會寧縣丁家溝鎮中心小學。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9/view-14885169.htm

?
99久久国产综合精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