優化班級管理提升育人品質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 要:隨著時代的發展,社會對教育的要求越來越高。小學班主任的工作任務也變得更加繁重、任重道遠。在傳統的教育觀念中,小學班主任僅需保證學生收獲到相關的文化知識,但放眼當下,包括思想素質教育在內的全面發展才是小學教育的長遠目標。因此,在這個大背景下,小學班主任需要優化班級管理,為小學生提供一個良好的求知環境,并提升育人品質。本人基于多年的小學班主任的工作經驗,分享自身在班級管理上的些許方法,以期和各位教師共同進步。
關鍵詞:優化班級管理 小學班主任 班級管理方法經驗
小學階段作為小學生接收知識的起點,不僅要求教師在授課方面有創新之舉,迎合小學生的實際需求,而且對班主任優化班級管理提出了更明確的要求。班級管理關乎小學生的日常學習與生活,亦關系到其知識收獲程度和品德培養程度。班主任在班級中的威望極高,其在班級采取的管理方式直接影響一個班級的發展趨勢。同時,小學生正處于懵懂時期,很多學習與生活上的事情都需要班主任的正確引導,才能為小學生成為高素質的未來人才打下扎實的基礎。班主任務必擯棄傳統的見效甚微的班級管理方式,調整管理思維,打造優秀的班級。
一、制定合理的班級管理制度,進行人性化管理
班級管理制度是確保班級生活有序穩定的一個基礎保障,也是班主任用于約束小學生的有力憑證。然而,人性化的班級管理制度并不是由班主任獨斷決定的,而是需要經過全班學生的共同商榷,根據班級的實際情況最終制定。學生參與制定的班級管理制度都會偏向對自己有利的一方,盡管如此,只要在不違背規章制度的原則下,班主任都應尊重學生。只有這樣,學生才會更加遵守自身制定的管理制度,做個乖學生。同時,對于犯錯的學生也要創新懲罰制度,在確保學生自尊的前提下,讓學生意識到自身的錯誤并及時改正。比如,當學生在課上違反紀律時,可以讓學生在下課期間為其他學生表演唱歌或跳舞或講故事等,班主任之后再與其講清楚道理,讓學生明白即使犯錯了還被護著自尊,就會積極改正。
二、健全班干部管理機制,培養小學生的集體意識
小學生總是對班主任有著敬畏的情感,而學生之間的相處方是最輕松的,同時讓學生之間做到融洽相處,也是打造和諧班級的基礎[1]。因此,教師應該充分發揮班干部的作用,健全班干部管理機制,讓學生接受管理同齡人的挑戰,從而也鍛煉其成長的能力。在班干部的選拔中,班主任務必要善于觀察,綜合考慮,權衡能力,選出最適合的有能力的班干部隊伍。當然,班干部并不是終身制的,只要表現優良的學生均可以給予其機會。只有人人都體會管理的快感,學生才會更加自覺地約束自己的行為,為他人做好表率作用。同時,在培養班干部時也要向其灌輸為班級服務的意識,讓其意識到自身的使命感。
三、加強愛的教育,促進學生心理健康成長
在一個班級中,學生的成績、家庭條件、性格好壞等都會有一定的差異性,這是正?,F象。班主任要意識到這一差異,并加強愛的教育,消除這些差異帶給學生的自卑。從一方面來講,學生的心靈都是比較脆弱的,其很多情緒會直接寫在臉上。班主任作為學生在學校的“父母”需要時刻觀察學生的情緒,倘若發現異常之處務必高度重視,及時與學生交流,了解并幫助其解決煩惱,讓其盡快回歸正常軌道。比如,部分家庭條件較差的學生會抵觸與人相處,有些許自閉情況,這時班主任就應該多對其做思想上的工作,開導其向著樂觀的方向前進,并讓其他學生也多主動關心,讓其感受到來自班集體的溫暖與關愛。同時,除了向學生傳授文化知識外,也需要向其進行愛祖國、愛社會、愛班級、愛父母等愛的教育,提高學生的思想道德,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
四、強化以身作則,班主任以自身行為感化學生
小學生的接受能力比較強,其善于有樣學樣,尤其是學習長輩的一些言行。由于其缺乏成熟的判斷力,故其所學到的“大人模樣”未必都是正確的[2]。這就給予了班主任一個警示,即在學生面前應該起到好榜樣的作用,讓學生學習到優良品質。比如,班主任經常教育學生要從行動上貫徹“愛”,在愛同學中學會與人和諧相處,愛父母、學會孝敬父母等。班主任則可以將自身愛父母的行為記錄下來,如拍攝為父母洗腳、為父母做飯等的照片,讓學生感受到班主任的以身作則,并從中得到感化。同時,班主任要及時跟上時代的發展,及時發現自身的不足之處,不斷學習以提升自己,才能既傳授文化知識給學生,又教會他們熱愛學習的良好品質。
五、增加與家長的互動頻率,共同促進學生成長
對小學生而言,班主任是學校的教師,而父母則是家里的教師。因此,為了更好的促進學生的成長,班主任要學會與家長多交流,增加互動的頻率,讓家長也及時了解到學生在校的學習情況,同時這也是讓家長了解學校教師教育方式的一個途徑。在互動中,對于家長提出來的教育上的建議,班主任要及時做好筆記,并根據實際情況進行調整。另外,部分家長也可能出現溺愛孩子的表現,或者由于工作原因而過度“放養”孩子,導致某些學生容易產生叛逆心理或不愛學習的情況,班主任要及時并恰當地糾正家長錯誤的教育方式,讓學生接受正確的家庭教育,得到良好的成長。
結語
一言以蔽之,小學班級管理工作看似輕松,實則需要豐富的經驗技巧,才能把控住學生的調皮天性和浮躁內心,讓他們不僅接收到滿滿的知識,還鍛造合格的精神品質。班主任要根據班級管理的實際情況,優化自身的管理方式,如制定合理的班級管理制度、健全班干部管理機制、加強愛的教育、強化以身作則、加強與家長的互動等,讓班級管理工作更加人性化、科學化,從而為學生創造良好的學習環境,最終達到提升育人品質的教育目標。
參考文獻
[1]黃琳耀.優化班級管理提升育人品質——小學班主任班級管理方法經驗之我見[J].課程教育研究,2016(11):168-169.
[2]袁海燕.優化班級管理,提升育人品質——小學班主任班級管理方法經驗之我見[J].學周刊,2018(7):171-172.
作者簡介
李立(1970.9—),男,一級教師,聊城市東昌府區建設路小學,研究方向:班主任班級管理。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896500.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