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道速度滑冰輔助訓練的研究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 要:短道速度滑冰是一項歷史悠久的冬季體育競技項目,近年來隨著短道速滑競技水平的不斷提升,其比賽競爭越來越激烈,單獨的冰上訓練已經不能滿足提升運動員綜合能力的需求,因此在對運動員訓練中融合了陸地輔助訓練項目,且發揮了不可或缺的作用。文章就短道速度滑冰輔助訓練的相關問題進行了研究,希望能為教練員和運動員提供一定的借鑒。
關鍵詞:短道速度滑冰 輔助訓練 競技水平 競爭
中圖分類號:G862.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2813(2019)05(b)-0230-02
1 短道速度滑冰輔助訓練基本理論
1.1 短道速度滑冰輔助訓練概述
短道速度滑冰是一種冬季體育運動項目,具有明顯又獨特的特點。短道速度滑冰的訓練方法有很多種,按照訓練場地不同進行劃分可以分為短道速滑的冰上訓練和陸地訓練,其中陸地訓練主要是針對比賽要求進行的一種輔助性訓練。輔助訓練是體育運動項目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短道速度滑冰運動的輔助訓練是針對其在冰上運動的特征,在陸地上采用各種類似的訓練方法和手段幫助運動員提高冰上滑行成績的一種訓練理論。
1.2 短道速度滑冰輔助訓練的目標
短道速度滑冰輔助訓練具有自身訓練活動的特征和屬性,同時也具有其特有的運動規律,教練員和運動員如果能夠充分了解和掌握這些運動規律,遵循規律特點進行訓練,則會對滑行速度起到提升、促進成績的作用,反之如果教練員和運動員不遵守甚至違反這些規律和特點,陸地輔助訓練就不會獲得應有的效果。因此總結來說,短道速度滑冰輔助訓練的主要目的是:尋找并總結出短道速度滑冰路面輔助訓練活動的基本規律,對陸地輔助訓練實踐過程進行有效指導,并保證各種類型的陸地輔助訓練的合理性和科學性,最終達到提高輔助訓練科學水平、提升運動員整體實力的目的。
1.3 短道速度滑冰輔助訓練的原則
1.3.1 協調發展原則
協調發展原則指的是根據短道速度滑冰運動員的需求以及運動項目特點和實戰特點,對輔助訓練的訓練內容、訓練方法和手段等進行合理設計和規劃。遵循協調發展原則可以使陸地輔助訓練更好地配合短道速度滑冰冰上特點和需要,從而幫助運動員提高冰上訓練的針對性和實戰性。短道速度滑冰的成績可以說是陸地輔助訓練的一種體現,也是衡量運動員競技能力高低的重要標準,對于運動員來說無論平時在陸地上訓練的技能有多高、成績有多好如果不能完美地轉化為冰上比賽能力,那么一切都是空談,因此運動員一切陸地輔助訓練都要協調配合冰上訓練的發展,冰上運動的需要協調著輔助訓練的行為,輔助訓練的設計和實施則影響著冰上運動的成敗。
1.3.2 有效控制原則
短道速度滑冰輔助訓練的有效控制原則指的是通過陸地訓練的方法和手段完成運動員在冰上比賽中需要掌握的各種技能并做到對這些技能實施有效控制的原則。在訓練過程中應準確的把握訓練內容、訓練度量并結合運動員實際掌握情況進行適時的調整,保證陸地輔助訓練目標的實現。
1.3.3 周期安排原則
短道速度滑冰輔助訓練的周期安排原則指的是教練員根據運動員訓練效果、體能素質以及輔助訓練的結構特征、比賽事項的時間規律等對運動員進行的系統的、持續的、周期性的訓練。周期安排原則主要強調的是輔助訓練的系統規律和周期規律。通常來說,一個優秀的短道速度滑冰運動員要經歷四個階段的變化:基礎訓練階段;專項提高階段;最佳競技訓練階段;競技技能保持階段。這四個階段相互之間密切相關,運動員在每個不同的階段都需要進行相應的輔助訓練過程,同樣在不同的時間階段里輔助訓練都充分的體現了其周期性。
1.3.4 區別對待原則
短道速度滑冰運動員不同的個體之間冰上技術、體能素質、運動動機等都各不相同,因此在對運動員進行訓練任務、訓練條件、訓練階段的分配安排上,應該對他們之間的個體差異性加以相應的考慮俄尊重,對每個運動員進行“量體裁衣”式定制訓練,有助于陸地輔助訓練達到更好的訓練效果。
1.3.5 適時恢復原則
運動員在訓練過程中根據自身身體機能的不同會存在一個最佳訓練量,在具體的訓練中應該根據實際情況對運動員進行相應度量的訓練。在達到訓練量后應該及時消除運動員在運動中肌肉和機體產生的疲勞感,通過這一適應過程達到提升運動員機體能力取得理想訓練效果的目的。在此特別值得注意的是,并不是增加了運動員的訓練負荷就會提升其訓練效果,訓練負荷程度的安排以及恢復的時機對訓練效果的好壞有關鍵性的影響,例如如果訓練負荷過大,恢復不及時運動員就會出現裂變反映,而如果訓練負荷過小又恢復過勤,那么運動員就不會產生必要的應激反應,這兩種情況都無法達到最好的訓練效果,因此在輔助訓練過程中教練員必須在運動員疲勞達到一定程度后實施有效的恢復措施,這樣才能使運動員的機體得到一定的提升。
2 短道速度滑冰輔助訓練手段分析及應用
2.1 短道速度滑冰輔助訓練手段分析
2.1.1 周期性單一練習
在短道速度滑冰輔助訓練中周期性的反復一個動作,在身體上進行單一結構的運動我們稱之為周期性的單一練習。這種練習相對來說動作環節較少,動作較為簡單,因此可以作為鍛煉運動員體能和耐力的聯系項目。從練習部位上區分,周期性單一練習可以分為全身性單一練習和局部性單一練習,舉例來說各種跑步練習、功率自行車練習都可以定義為全身性單一練習,而揮臂練習、滑跳練習等則可以定義為局部性單一練習。
2.1.2 混合性練習
混合性練習是指將短道速度滑冰輔助訓練中幾個周期性單一練習混合到一起后進行的身體練習。這種練習動作相對較多,練習較為復雜,因此適用于進行身體神經練習,可以幫助運動員更好地熟悉掌握復雜的技術動作?;旌闲跃毩曋饕ㄅ懿娇缣毩?、模仿滑行練習、俯臥雙收練習以及俯臥雙擺練習等。
2.1.3 固定組合練習
固定組合練習是指將短道速度滑冰運動中多種形式的輔助練習按照固定的形式組合而成的練習方法。固定組合練習主要是幫助運動員學習掌握成套的組合動作并形成與技術動作像匹配的運動節奏。通過適當的固定組合練習可以使運動員逐漸提升自身的運動協調性和空間感知能力。梯格操練習、瑞士球練習以及后引跳練習和蛙跳練習都屬于固定組合練習。
2.2 短道速度滑冰輔助訓練手段的應用
短道速度滑冰輔助訓練具體實踐中,我們具體應用哪種訓練方案需要考慮的因素有很多,在制定具體的訓練計劃時必須首先要明確訓練要達到的最終目的以及運動員的技能狀態、個人特點和訓練時間等。通常在訓練計劃的安排上,單一形式的訓練手段效果會不及于不同形式的訓練手段,因此如果能夠將目的相同,形式不一的訓練方法整合到一起進行訓練,訓練效果會有極大的改善。當然,在訓練手段的選擇上也必須要講求方法,方法合適合理則訓練效果會明顯好于方法不當的訓練效果。
3 提高短道速度滑冰輔助訓練水平的對策
3.1 提高教練員的綜合素質
教練員是整個團隊的核心人物,也是輔助訓練設計的主要決策者,隨著近年來體育競技競爭的加劇,對教練員的要求也越來越高,他們不均需要有精湛的專業技能,還要有豐富的理論知識,因此只有全面提高短道速度滑冰教練員的綜合素質才能保證他們設計規劃處的輔助訓練項目更具科學性和合理性,從而才能保障運動員輔助訓練的訓練水平,最終達到提升比賽水平的目的。
3.2 保證訓練的可實施性
要想提高短道速度滑冰輔助訓練的水平,就要充分保證訓練的可實施性,訓練項目要在實際實踐中獲得檢驗,在訓練工作順利開展下提升運動員的速滑水平。
參考文獻
[1] 呂樹海.速度滑冰運動員平衡能力訓練專項性原則[J].冰雪運動,2014(36):1-4.
[2] 黎涌明,于洪軍,資微,等.論核心力量及其在競技體育中的訓練[J].體育科學,2008(4):12-29.
[3] 楊占宇,劉曉穎.對短道速度滑冰輔助訓練的思考[J].冰雪運動,2015,37(5):9-12.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904697.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