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排精神”對創新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積極影響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 要:中國“女排精神”的實質內涵為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改革與創新提供了榜樣,同樣也對大學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塑造產生了積極的作用。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要緊緊抓住時代的要求,不斷進行自我發展和革新,大力弘揚“女排精神”,深刻了解其現實價值,通過多種途徑將其服務于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關鍵詞:女排精神 大學生 思想政治教育 創新
中圖分類號:G84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2813(2019)05(a)-0251-02
1 “女排精神”的內涵
辯證唯物主義強調精神活動對人們改造客觀世界具有巨大的能動作用,要重視精神的力量,發揮精神的能動作用以推動社會的發展[1]。中國“女排精神”具有的內涵是這一精神的具體體現?!皭蹏?、拼搏、團結、創新”是“女排精神”的基本構成要素,其中“愛國”是“女排精神”的核心與靈魂,“團結”是“女排精神”的倫理準則,“拼搏”是“女排精神”的永恒追求,“創新”是“女排精神”的不竭動力。四個要素彼此聯系,共同拼成“女排精神”的豐富內涵[2]。
2 “女排精神”對當代政治、教育等領域的價值
“女排精神”的價值遠超出運動的本身,其作為中國精神的具體體現,價值的體現在各個領域是多方面的。女排奪冠,激發國人的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增強國人愛國情懷。在那一刻,國旗飄揚,國歌嘹亮,億萬國人永遠牢記這一共同見證的歷史記憶,其使得全體中國人獲得強烈的國家政治歸屬感和認同感。
“女排精神”所激發的力量在各個領域都擁有著極高的教育價值,其所蘊含的愛國奉獻、團結協作、頑強拼搏、勇于創新的精神對個人和社會的發展產生深遠的影響。人民群眾通過多種形式的途徑接觸到比賽的情況,專題報道等,感受到運動員成長、成才的歷程以及他們所傳達出的榜樣力量,無不激勵、感召人們對當前產生的“悲觀、消極、不正確的價值觀”等負面現象說“不”,并堅持艱苦奮斗、勵精圖治、排除萬難、大膽創新,積極面對并解決社會轉型、國際復雜形式、全球經濟化、信息膨脹等現象帶來的種種問題,并在全社會形成良好的社會風氣并長久不衰的輻射下去。
3 “女排精神”對創新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方法的作用機制
3.1 “女排精神”強調“以人為本”,表明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大學生主體地位的重要性
女排運動員在賽場上,六人分別站立在不同的區域,根據個人的不同職責范圍,最大限度地發揮個人價值,最終串聯起“排江倒?!钡倪M攻態勢和“銅墻鐵壁”的防守陣型。同樣,在女排國家隊的選人上,郎平教練也是以人為本,不陷入體制和固定模式的限定范圍,大膽啟用新人,用人唯才論。當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就是做好人的工作,要把立德樹人作為關鍵環節來抓,要突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大學生的主體地位。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過程,其實是一個培養人的過程,以培養人的思維能力、判斷能力和實踐能力為目的,以培養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接班人和建設者為目的,這體現了思想政治教育的育人屬性。但是在教育的過程中,大學生作為個體,其自身的主觀能動性,主體價值的體現只能是其個體的作用方式,外界給予的只能是引導和啟發作用。因此,在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中,重視大學生的主體地位,以人為本,既要想辦法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還要注意大學生個體的差異性是極為重要的。
3.2 “女排精神”強調“勇于創新”,表明了創新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方法的重要性
3.2.1 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思路上的創新啟發
一是積極向以人為本的工作思路上進行轉變并堅定不移的執行下去。在面臨人才匱乏的困境時,中國女排勇于創新,開啟了新的運動員選材機制;在面對低谷、對手實力強勁時,中國女排勇于創新,改變打法,積極發揮每個隊員的主觀能動性?!芭啪瘛睆娬{個體價值對組成集體價值的重要性,同時也強調集體價值對體現個體價值的唯一性。
二是堅持課堂教學與社會實踐相結合的工作思路。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課堂教學為教育體系的主導,是綱領。社會實踐提供更為現實,形象的教學形式,是輔助。兩者的融合,是理論聯系實踐相輔相成,共同作用的合作機制。大學生在校園,課堂上所接受的思想政治教育知識,是抽象化的;社會實踐過程中所耳濡目染的主流氛圍,是具體化。兩者的有機結合,讓學生更為深層次的了解到社會發展的形式,進一步提高思想教育的針對性、時效性和吸引力和感染力。
三是堅持切實解決大學生學習生活中遇到的實際問題的工作思路。女排賽場上,當比賽陷入僵局,勇于創新,調整戰術,最為直接的效果就是扭轉形勢,更有可能直接獲得勝利。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具體的工作者應多和學生談心,了解學生的學習和生活情況,進一步掌握其現階段的思想動態,方能有的放矢,針對性的對其進行相關的心理輔導或是思想政治教育。同樣,關注學生在生活或學習中遇到的困難和困惑。
3.2.2 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內容上的創新啟發
促進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中政治與思想教育功能的平等化。在新的形勢下,大學生的面臨的思想問題呈現多樣化,不同層次的大學生面臨的思想問題呈現差異化。在目前的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上,甄別并處理好思想和政治問題是重中之重,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一定要具有時代性、針對性的創新工作方式處理方能取得成效。一方面要區分出思想和心理問題與政治問題的不同,避免將思想問題上升的意識形態問題,而沒有切實的了解學生的思想或心理動態,創新性的有針對性的進行輔導和糾正。另一方面,要將思想工作同政治工作緊密地聯系起來,平等對待,同時要注意差異性并區別對待,這也將更好的圍繞學生,了解學生,服務學生。
3.2.3 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方法上的創新啟發
當前對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工作方法從顯現方式上看,分為面對面的直接教學和交流,為顯性教育;通過良好的社會風氣、榜樣作用等方式潛移默化的影響的,為隱形教育。從作用方式特征上分為硬性和軟性教育。從當代大學生的心理特點來,他們崇尚自由,自我意識強,因此他們更易接受耳濡目染,以自學和主觀接受的方式進行的思想政治教育。在教育方式上就應該根據此特點有所創新,通過增大隱形、軟性思想政治教育方式方法的比重,適當弱化顯性、硬性思想政治教育的方式方法將更有利于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開展。
3.2.4 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手段上的創新啟發
傳統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手段為課堂教學為主,社會實踐、校園文化以及黨團建設等第二課堂的教學為輔的教育格局,其弊端在過于重視呆板、固定的說教式教學模式。在互聯網+的時代背景下,新興媒體的產生,消息流通的加速,使得傳統的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模式已不能滿足當代大學生的心理需要,如若不加以創新和改進,這種矛盾還將愈演愈烈,最終導致起主導地位的課堂教育將不能再有效的體現其思想政治教育的功能。這種模式的創新在于,學校要通過加大力度監管凈化校園網絡,并通過網絡這一便捷手段,將其使用在大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上來。
參考文獻
[1] 于海江.論精神[J].文化導刊,2013(2):95-105.
[2] 蔣旻.論中國“女排精神”的新內涵及其時代意義[J].南京體育體育學院學報,2016(12):20-26.
[3] 顏吾佴.中國女排精神帶給我們的啟示[R].中國高等教育,2017(18):27-29.
[4] 章艷偉.新時代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創新與發展[J].德育研究,2017(11):37-38.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90485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