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訪客   登錄/注冊

微信公眾平臺構建體育教學輔導環境探究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  要:本文主要就微信公眾平臺構建體育教學輔導環境進行探究,以文獻資料法和網絡信息法作為研究方法,以當下大學生體育教學特點為依據,提出了一些具體的構建方法和建議。此種方式的運用,不僅改變了以往傳統的教學理念,充分尊重了學生的主體地位,而且契合了當下大學生的內心需求,與傳統枯燥的教學方式相比更樂于被學生接受。
  關鍵詞:微信公眾平臺  體育教學輔導環境  構建策略
  中圖分類號:G80-3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2813(2019)05(a)-0126-02
  學習平臺是輔助學生開展學習活動的重要平臺,一方面可以為學生獲取知識提供路徑,同時也是推動學生合作學習,幫助其更好地適應競爭環境的主要因素。目前,我們正處于信息化時代,知識的更新速度也在逐漸加快。在此背景下,傳統的教師講、學生聽的方式已不能滿足當前學生的需求,也無法跟上時代發展步伐。隨著電子移動終端設備產品的快速發展以及Wi-Fi的廣泛普及,微信已成為當下人們進行溝通與交流的主要依托形式,這也為借助微信公眾平臺建構體育教學輔導環境提供了可能[1]。借助微信公眾平臺建立體育教學輔助環境是教學理念轉變的直接體現,它強調學生主體地位的充分發揮,是90后學生樂于接受的一種教育形式。同時,借助微信公眾平臺還能向學生傳遞有關體育教學的信息,是大學生各類教育活動開展的新形式。
  1  研究對象與方法
  1.1 研究對象
  文章以微信公眾平臺下的體育教學輔導環境為研究對象,探討微信公眾平臺中體育教學輔導環境具體的構建思路。
  1.2 研究方法
  1.2.1 文獻資料法
  在中國知網、中國期刊網、萬方數據庫等網站搜索與本研究相關的文獻資料;登錄我國教育部和網絡信息技術網等搜索與查找與微信公眾平臺與體育教育教學相結合的文獻資料,并到圖書館中查閱了有關書籍和報刊等,并將對本研究有用的資料進行了整理與分析,從而為本文后續的研究奠定良好的理論基礎。
  1.2.2 網絡信息法
  對當下使用微信公眾平臺的用戶進行調查發現,約有80%的人都在使用手機微信,同時,對網絡信息給微信公眾平臺提出的意見和建議予以了整理,作為了本文的主要參考。
  2  研究結果與分析
  2.1 借助微信公眾平臺建設體育教學輔導環境
  2.1.1 申請微信公眾平臺賬號
  用戶需要登錄到微信官方網站,按照官方提示完成微信公眾賬號的申請。由于微信公眾平臺維權只限于PC端申請,因此為了給后期維護提供便利,體育教師可以添加公眾號手機助手,將其與體育教師的私人微信號綁定。這樣體育教學公眾號想要向關注者發送相關消息時,教師利用綁定好的私人微信號向公眾號手機助手發送消息即可。
  公眾賬號中,頭像、昵稱、微信號以及微信二維碼等都是其重要信息,尤其是平臺二維碼,是便于用戶推廣的一種有效途徑。然而,在微信公眾平臺賬號建立完成后,應將公眾號建設作為首要任務,對其中的課程輔導信息等內容予以完善,從而為學生后續使用提供方面,提升其使用體驗。
  2.1.2 以微信公眾平臺為依托,建設體育教學輔助環境
  素材管理功能是微信公眾平臺中的常用功能,體育教師可以將日常使用到的圖片、視頻等信息儲存起來,這也是日后公眾平臺進行回復內容制作時的主要資源。素材通常也被成為教學材料,在教學過程中可以根據需求不同對其進行包裝,并設置其呈現方式,從而達到不同的效果。同時教師還可以借助電腦操作,對公眾平臺上的各類體育信息進行更新,并將與課程相關的信息內容增加到其中。例如體育課程簡介、體育課程的具體安排、學生對于體育課程的反饋意見等;借助公眾平臺可以查看學生體育課程學習過程中遇到的各類問題,或體育作業、考試情況;還可以實現對課程用戶的管理、對學生體育作業的管理和對體育測試的管理等。同時,在對體育教學課程的用戶管理時,學生的學習時間、學習過程中遇到的問題等教師也可以進行查看。
  2.2 在體育教學中借助微信公眾平臺建立教學輔導環境過程中可能遇到的問題與展望
  利用微信公眾平臺進行體育教學也存在許多有待改善的地方。例如微信公眾平臺規定語言素材的時長要控制在60s以下,獲得認證的用戶使用群發等功能24h只可發送三次,未得到認證的用戶則只可發送一次。而在用戶認證時,必須以關注人數超過1000人才可以進行認證等,這些都是微信公眾平臺亟待完善的功能[2]。只有對其予以了完善,才能確保微信公眾平臺的更廣泛應用。同時,許多教師受傳統教育思想影響較為深遠,對現有的現代教育技術不能充分利用,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也無法得到保證。如何實現微信公眾平臺與教師日常授課的整合,提高微信公眾平臺運用的常態化是目前需要重點關注的問題。此外,賬號管理者無法清晰得知推送信息的有效閱讀數、信息分享數和評論數是目前微信公眾平臺在日常運行過程中較為突出的一個問題。雖然其交流過程是基于點對點來進行的,但是缺乏關注者與微信公眾平臺的有效互動。針對教學教育方面來講,想要上述問題得到充分有效的解決,高校就要對現有的考核評價體系進行調整,將其作為衡量學生網絡學習行為的一個重要標準,從而使學生能夠更主動地運用網絡信息資源,并以此為載體進行對話與學習。
  3  結論與建議
  3.1 結論   借助微信公眾平臺實現體育教育教學目前還缺乏完善性,基于此,教師要深刻認識到這一不足,為學生創設出激發其學習興趣的教學情景。同時,學校還要注重硬件設施的建設,提高其完善性,并加大對學校教師信息化方面的培訓,將一些優質教師進行整合,確保教育資源的有效共享,這也是推動微信公眾平臺構建體育教學輔導環境的特色信息化教育模式形成的重要因素。此外,學校教育信息數據還要借助網絡的便捷性與其他學校進行交換與互通,從而借助其他學校的教育信息數據對自身學校的體育教育進行補充與完善,確保體育教育的均衡發展。
  3.2 建議
  首先,強化設施建設力度,鞏固教育信息化基礎。教育發展能夠實現均衡發展與信息化資源能夠開展合理均衡配置有著直接關系,因此,學校要以信息網絡微信公眾平臺化建設為依托,充分發揮其各方面優勢,進行資源共享。其次,加大技術培訓力度,為教育信息化提供充足的人才保障。教師教育技術能力的培訓通常可以采取多種方式來進行,集中培訓、網絡培訓以及自主學習等都是目前較為常用的培訓方式。同時對于培訓過程中的內容要進行科學合理的規劃,并對教師培訓效果進行實施監督,確保教師技術操作能力和教學水平的同步提升。再次,注重教學應用,確保微信公眾平臺教育信息化作用的充分發揮。大力推進微信公眾平臺與學科教學的有機融合,及時摒棄傳統的教學方式,使教學質量得以提升,并獲得最優效果,這是核心和重點所在;然后,對現有教育資源進行整合,發揮微信公眾平臺的輔助作用。具體來講,要注重優秀體育教師的挖掘與積累,同時以學校體育學科現有的優質資源為載體,借助現代化方式實現教師之間的溝通與交流,這也是實現資源共享的前提所在,有助于體育教育的均衡發展。最后,對現有教學制度予以創新,加大對教育信息化新模式的探索。對于導師制教育教學制度,體育教師要對其有充分認識,并對其進行大膽的嘗試,同時還要善于運用當下網絡信息平臺,以學生的實際情況和個性差異為依據,遵循因材施教的教育原則,從而為學生的思想、學習和生活提供明確的方向。
  參考文獻
  [1] 王迎春.現代媒體環境下高校體育教學微信公眾平臺構建的研究[J].科技資訊,2017,15(12):141-142,144.
  [2] 龔威.高職體育教學微信公眾平臺的構建[J].吉林工程技術師范學院學報,2017,33(3):28-30.
  [3] 余文茂.微信公眾平臺構建體育教學輔導環境研究[J].中小企業管理與科技,2017(2):135-136.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904906.htm

?
99久久国产综合精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