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訪客   登錄/注冊

倫理學視角下簡愛多重性格分析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要:《簡愛》是夏洛蒂·勃朗特的代表作,小說成功地塑造了一位獨立、堅強、勇敢、善良的女性形象。本文將從倫理學的視角,結合簡愛的成長經歷,深入剖析簡愛叛逆、堅韌、自立、頑強的多重性格特點,及作品所體現出的女性應該追求自由、平等、獨立的價值觀念和道德意義。
  關鍵詞:成長;倫理;性格
  中圖分類號:I56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3-2177(2019)08-0014-02
  19世紀的英國發生了第一次工業革命,生產力得到極大發展,英國社會的財富得到極大豐富。國會制定一系列保護婦女權益的法案,確立了女性在社會和家庭的地位。但是,這些積極的社會因素的背后隱藏著長久以來對女性的歧視和偏見,她們接受教育的目的不是培養其謀生的本領和參與社會競爭的能力,而是更好地成為“家庭天使”。受現實小說家薩克雷,狄更斯的影響,以奧斯汀,勃朗特姐妹,喬治·艾略特為代表的女作家也在試圖挑戰男性社會的權威,她們在作品中影射社會現實,呼吁女性追求獨立、自主和平等的婚姻關系?!逗啇邸肪褪沁@樣一部道德小說,寄寓著社會人們在道德方面的向往和追求,是該社會道德價值觀念的集中體現。
  1 文獻綜述
  《簡愛》自出版以來,得到廣大讀者的喜愛,也成為學者正想研究的作品。對這部小說的研究,大致分為文本和人物形象研究兩個方面:
  如張慧瑩認為最后一次大火蘊含著豐富的原型意義,大火加速了簡愛和羅切斯特的愛情由失樂園走向復樂園的過程,這場大火還弱化了簡愛和羅切斯特之間不平等的階級和性別地位,而凌紅波從女性主義的角度解讀《簡愛》,挖掘作品中追求獨立、平等、自由的愛情觀的主題。學者從瘋女人的形象出發,認為瘋女人伯莎·梅森是簡愛潛意識的代言人,她是簡愛真實狀態和意念的再現。筆者認為,簡愛之所以成為簡愛是由她自身決定的。這可以從倫理學的角度,結合簡愛的成長經歷和感情經歷來分析簡愛的多重性格特點和人格魅力,以普適理想的道德觀念。
  2 簡愛的成長經歷及多重性格
  簡愛之所以具有獨立、自由、勇敢的品格,與她的成長經歷和生活閱歷密切相關。也正是由于簡愛復雜的生活體驗,才使她的人物形象更真實、更感人、更生動、更鮮活。
  十年寄人籬下生活的孤獨、反叛。在小說的最初幾章里營造了一個孤獨痛苦、倍受壓抑的環境。簡愛身為孤兒,寄人籬下,不僅得不到任何親情,還要忍受舅媽的白眼和表兄的打罵。在簡愛十歲那年冬天,當她再一次被表兄里德欺負,心中反抗的情緒終于火山般爆發“你像個殺人犯— 你像個虐待奴隸的人—你像羅切斯特馬的皇帝!”簡愛哭喊叫罵,和里德瘋狂對打,其結果是被囚禁在紅房子里。這個細節可以看出,童年的簡愛就擁有一顆非常剛毅和叛逆的心,她堅韌的種子在幼年時就已萌芽。
  八年孤兒院生活的磨礪。孤兒院的經歷,讓簡愛見識了人性的偽善和邪惡,也見識了美德和善良。道貌岸的院長,對于孩子們近乎苦行僧般的壓抑和制約。忍耐的海倫教給了簡愛妥協和服從。任性的簡愛從海倫的去世中學會生命的脆弱,也懂得了堅強。孤兒院中值得欣慰的是簡愛遇到了一位良師益友。善良的譚波爾老師為簡愛指引了一道光芒,教給她知識和力量,也為簡愛的未來指明了方向。孤兒院的八年是簡愛蛻變、成長的八年,在這里她經歷了饑餓、貧寒,見識了疾病、死亡,也學會了容忍、包容和克制。更為重要的是,她從一個懵懂的孩童成長為一個德才兼備的女性,擁有了自食其力的勇氣和力量。就連羅切斯特也驚嘆,簡愛能在孤兒院活下來實屬不易。
  桑菲爾德莊園的感情考驗。陽光、自信的簡愛來到古老而壓抑的莊園,期望開啟人生新的篇章。然而她的生活和命運卻遭受著一次又一次考驗。簡愛好心幫助了墜馬的羅切斯特,反倒被稱為瘦的像個魔鬼,自己墜馬是魔鬼在作怪。這暴露了羅切斯特的傲慢、自私。盡管作為一個情場高手,出入各種社交場所,羅切斯特的內心卻是空虛、孤獨的。他的那些情婦無非愛慕他的財富和地位。在一段段浪漫史無疾而終時,羅切斯特對婚姻的態度是迷茫的。直到簡愛的出現,她單純、善良而且聰明機智點燃了羅切斯特對愛情的渴望。簡愛的智慧和美德贏得了羅切斯特的傾心。為了刺探簡愛的真實想法,他請來了美麗、端莊、大方的英格萊姆小姐讓簡愛產生妒忌之情,假扮巫師刺探簡愛。這就出現了文學史上的慷慨陳詞:“你以為我會留下來,成為你覺得無足輕重的人嗎?你以為我是一架自動機器嗎?一架沒有感情的機器嗎?……你以為,因為我窮、低微、不美、矮小,我就沒有靈魂沒有心了嗎?你想錯了!……要是上帝賜予我一點美和一點財富,我會要讓你感到難以離開我,就像我現在難以離開你一樣?!焙啇鄣牟槐安豢罕憩F了她的獨立和自主,自尊和自愛,是維多利亞時期女性追求自由和平等的直接體現?;槠趯⒔?,但是簡愛變得越來越焦灼,這既有對婚姻不確定性的恐慌,又有對自我認知的困惑。羅切斯特妻子的出現,打破了灰姑娘的童話故事,也再次考驗著簡愛,是做他的情婦還是遵從傳統的婚姻價值觀?最終簡愛聽從了內心,離開了桑菲爾德莊園。這是她內心苦苦掙扎之后的艱難抉擇,也是當時倫理道德的體現,她追求合法、平等自由的愛情觀。荒原上的九死一生。就像石楠花一樣,即使生活在干旱的環境中也要努力綻放。簡愛在荒原上經歷了饑寒交迫,暴風驟雨,但憑借著堅定的信念,她一直尋覓著生的希望。圣約翰救了奄奄一息的簡愛,也被簡愛吃苦耐勞的品質所打動。他一而再再而三地催促簡愛遵從上帝的指示,做他的妻子,完成上帝的使命。盡管圣約翰有英俊的外表,體面的工作,但他們之間沒有愛情的根基。簡愛不愿成為傳教的工具,毅然決然地拒絕了圣約翰。這表明簡愛獨立的判斷力和堅定的意志力。意外得到叔叔的財產,簡愛毫不吝嗇地分成四份,使圣約翰兄妹都有了生活保障。在簡愛收獲財富與親情的同時,她在夢里聽到羅切斯特的呼喚,于是帶著自己的財產又回到了桑菲爾德莊園。然而,今非昔比,這里已化為灰燼。曾經傲慢無禮,深沉粗獷的羅切斯特變成又瞎又瘸的人。羅切斯特說,自己成了無用的人。而簡愛卻將他視為大樹,自己比作小草,認為失去財富和健康的羅切斯特依然是自己依靠的大樹,表明了簡愛對待愛情的謙卑態度。簡愛追求的愛情和婚姻是內心靈魂的召喚,是靈與體的結合。
  3 結語
  從簡愛的成長經歷來看,簡愛從最初的叛逆不羈,到容忍、冷靜、成熟、獨立,這是在生活磨難中的蛻變和成長。簡愛的成長經歷是19世紀爭取獨立權利和自由平等的女性的成長過程。簡愛孤獨中的堅韌,磨難中的成長,她的堅韌不屈,她的獨立意識,這些優秀的品質才使得簡愛成其為我們心目中的簡愛。這與夏洛蒂作品中所倡導的女性應該追求獨立、自強、自尊、自愛的價值觀和理想信念是不謀而合的。
  參考文獻
  [1]汪信硯.當代中國社會道德思想境遇的反思[J].武漢大學學報,2002(5):517-521.
  [2]張慧瑩.一場不同尋常的大火—原型批評視角下《簡愛》中的火災[J].宜賓學院學報,2011(7):54-56.
  [3]凌紅波,李茂瑛.從《簡愛》看女性主義者的愛情婚姻觀[J].湖北第二師范學院學報,2018(7):32-34.
  [4]蘭守亭.簡愛中的瘋女人-另類的復仇者形象[J].貴州工業大學學報,2007(9):119-122.
  [5]夏洛蒂·勃朗特.簡·愛[M].上海:上海譯文出版社,1980.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905777.htm

?
99久久国产综合精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