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訪客   登錄/注冊

仁心為懷 大愛無疆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2019年春節前,我給原徐州財經高等職業技術學校副校長劉景忠先生寄了一本我的新書《讀書:讓力量植入心靈》,沒想到他一下子給我回寄了5本。于是我毛遂自薦,讓他從5本書中選最喜歡的一本,我給他寫一篇書評。他回復:“敝帚自珍啊,都喜歡,相比較而言,更喜歡《莫辜負,天賜良機》(以下簡稱《莫著》)?!?
  讀了《莫著》后,我感覺劉先生對此書的偏愛絕非偶然。這是一本偏重教育管理的學術隨筆集,可以說篇篇都是嘔心瀝血之作,像蚌貝孕育出來的珍珠,粒粒彌足珍貴;像春蠶吐哺而成的絲繭,枚枚精思凝練,讀之給人以啟悟、教益和智慧。
  一、對以生為本的深刻感悟
   讀《莫著》,你會深切地感受到貫穿于全書的以生為本的核心思想和精神取向。
   一要確立學生是學校存在根本的觀念。面對職校生受到的歧視、冷遇和職業教育工作者的職業倦怠,著者認為,“作為一名教育工作者,如果脫離了學生,我們還能談什么?如果脫離了學生,我們還能做什么?如果脫離了學生,我們還有存在的必要嗎?”(《莫著》153頁)這一振聾發聵的詰問是對學校存在理由的哲學追問,它彰顯了學生對學校存在的根本價值。他認為,面對表現不好的學生,我們更應該有責任感、緊迫感和使命感。因為“中職生的過去,是由社會、家庭、教育三方面共同作用的結果。無論他們現在是什么樣子,需要對他們的今天負責的都不應只是他們自己”“中職生的現在,是千姿百態、豐富多彩、特點鮮明、可塑性很強的,他們將走向何方,我們責任重大?!薄爸新毶奈磥?,是充滿希望的,但他們必須擔當起責任。”
   二要喚醒學生的成長意識。著者對職校生的生存狀況有著清醒的認知,他寫這些學生的自暴自棄,寫他們的不良習慣,還有愛抱怨的毛病……基于對學生這樣的認知,他認為“喚醒你們的成長意識、發展意識,是職業教育工作的‘內核’,職業教育所有工作都應該圍繞這個‘內核’展開”。(《莫著》83頁)可以說,整本書的內容都是在圍繞這個“內核”,勤做“喚醒”工作。他是以生為本的,而且還是以“差生”為本的,而這才是職業教育真正的高貴和值得人們尊敬之處。
   三要以學生為尺度繩規檢驗教育。職業教育究竟是以教師為本,還是以學生為本,著者提出職業學校教師的“三境界”,并給出了自己的答案:“第一個境界:讓學生接受你——你用正確的方法給了學生正確的知識;第二個境界:讓學生喜歡你——你用高超的教學藝術調動了學生的積極性;第三個境界:讓學生敬重你——你用心去引領每一個學生的健康成長。”(《莫著》121頁)這三個境界都是以學生為衡量尺度和繩規標準的,是真正的以生為本。著者還以學者的敏銳與批判思維,提出教育應該提“辦適合學生成長的職業教育”,而不是籠統地提“辦人民滿意的職業教育”。作者指出,讓學生有成長感和歸屬感必須做到以下幾點:“有足夠的空間,促進學生成長;有足夠的魅力,影響學生閱讀;有足夠的耐心,等待學生醒悟;有足夠的大愛,成全學生發展?!保ā赌?73頁) 他還率先垂范,走近學生并傾聽學生的聲音,進而反思“越走進學生,我越認識到:職校生的世界原本多彩,他們個性鮮明,可塑性強,明天他們將走向何方,我們責任重大”。(《莫著》181頁)他希望職教人“努力探究職校學生成長的規律,把感情、激情和溫情毫無保留地奉獻給自己的學生,然后,靜下心來,聆聽每一朵花開的聲音,幸福就在其中”。
   二、對培養對象的深切關愛
   著者對學生的真切關愛之情、深摯的眷顧之意,是貫穿全書的一根紅線,是令人敬佩的大愛無疆的崇高情懷。“職業教育是在教育大眾化過程中產生的,始終面向大多數人和大多數職業的教育?!保ㄅ思铱 端寂c行》161頁)既然是面向大多數,當然就不會那么純粹,就可能是魚龍混雜的;而這些問題也導致職校生成了不受待見的一個群體,成了“想說愛你不容易”的、被邊緣化的群體。著者沉痛地描述他們的入學背景,分析其負面現狀,揭示其留給他人的印象,并理性地分析他們的特點:“這一階段的青少年集純潔與邪念于一身,集理智和欲望于一身,集進取與墮落于一身,集成熟與幼稚于一身,集順從與叛逆于一身,真的是復雜得很?!保ā赌?73頁)這樣精準而富有見地的概括在書中還有很多??梢哉f,這些是我看過的對職校生認知最深刻,分析最深透的觀點。
  著者之所以能對學生如此精準號脈,固然與他專家型的學術底蘊、理論功底有關,但更重要的還在于他長期走近學生“看得真切、悟得透脫”所打下的基礎。他在《我的職教情緣》一文中寫道:“我選擇了和學生在一起。我利用聽課、值班的機會盡可能地與學生接觸。我把自己辦公室的電話、手機號碼、QQ號碼、博客、微博、微信、電子信箱等所有聯系方式向學生公開。我向學生鄭重承諾,無論用什么方式,只要愿意聯系我,我都會接待?!闭且驗橛辛诉@樣的長期接觸和親密磨合,所以學生都親切地喊他“老大”,他與學生關系的融洽和諧也就不足為怪了。他也因此成了學生心目中最親和的校長、“偶像”。
  書中第三輯“明明白白我的心”,是他寫給學生、與學生互動交流的14封信。在信中他與學生懇談、交心、神晤。讀這些信,你會深切感受到著者對教育工作那份真摯的愛的厚重。這種愛不是廉價的宣言、空洞的表白或故弄玄虛的作秀,而是貫徹到生命中、躬行于實踐上的用心踐履。為了給學生回信,理清思路,他殫精竭慮,有時還與妻子、女兒共商。這就無怪乎他總能獲得學生的善應和認同,倘若有幾天沒有寫文章和信件,就會有學生追問:“老大,空間怎么還不更新?”學生與他的心靈互動和精神依賴已經達到了這種程度,育人的效果能差嗎?
   三、對精準說理的深湛把握
   精準說理,就是說到點子上、節骨眼上、學生的心坎上。能打動學生、觸悟學生、喚醒學生,這就是曉之以理。它源于著者對學生的深刻認知,即與學生接觸得多,對學生認知得深、了解得透,更懂學生的“心”。所以誨人說理、勵學勸善,總能出言中節,令學生膺服。我認為,《莫著》中的說理,就是精準說理的典范,并具有深刻的啟悟性、鮮明的傾向性、說理的透辟性等特點。讀之,我們能感受到那洋溢于字里行間激勵、喚醒及改變人的溫暖的啟益和向善的指引,還有那令人信服的理性智慧和邏輯力量。希望能有更多的教育同人,尤其是職教工作者能夠讀讀這本書。(責編  王鵬飛)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906471.htm

?
99久久国产综合精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