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聯網背景下高職學生信息素養培育研究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 要:在互聯網時代,面對信息爆炸的現狀,高職院校的學生在掌握基礎的職業技能之余,還需要具備相應的信息素養,以應對現實需求。在實踐中,通過作者進行的問卷調查發現,高職院校學生的信息素養現狀不容樂觀,主要表現為信息整合分析較差、信息運用能力較弱和信息安全意識較低等問題。對此,文章作者充分結合所教授的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課程提出相對應的解決措施,為互聯網背景下高職學生信息素養培育提供完善對策。
關鍵詞:互聯網;高職;信息素養;安全意識
一、培養高職學生信息素養的必要性
作為有別于基礎教育的職業教育來說,其更加注重對學生基本的實踐操作能力和日常的工作能力的培養。隨著各個行業的發展,信息技術已經滲透各行各業,甚至已經密不可分。在互聯網時代,對高職院校來說,培養學生的信息素養更加具有現實意義,當學生通過在學校內的理論與實踐學習,具備了較高的信息素養,他們一方面能夠利用信息的獲取增長知識、開闊眼界,另一方面也能夠積極抵御不良信息的負面影響。
二、高職院校學生信息素養現狀
1.信息認知分析較差
網絡上充斥著一些不良信息,不利于青年學生的身心健康發展。對于高職院校的學生來說,這些信息對他們產生了極大的誘惑和影響[1],因此學生掌握信息認知分析能力具有極為重要的意義。根據調查,有93.42%的學生會使用網絡作為信息參考的來源,可以說網絡信息作為主體提供者在高職學生群體中具有極為重要的作用,然而有52.19%的學生并不了解什么是信息素養,只有不到半數的學生在“您能否上網獲取自己需要的信息,并加以利用?”這個問題上選擇是“完全可以”。足見在高職學生群體中,雖然很多人認識到了信息的重要性,也在搜集資料的過程中依托互聯網進行查閱,但大家對一些基礎的信息知識,甚至是信息素養的認知能力較為薄弱,獲取信息后的充分分析利用能力也較差。
2.信息運用能力較弱
信息運用能力是評價學生是否具備信息素養的核心要素,在面對海量信息時,學生不僅要做到充分的認知,還要將所認識的信息進行恰當的運用,并且具備切實的實踐實操能力,這也是高職學生的必備能力之一。以問卷中關于網頁制作和辦公軟件的問題為例,在這兩種常見的信息運用技術上,尚有56.58%和37.71%的學生處于不太了解或不了解的狀態,然而這種運用分析能力,是高職院校的學生所應當具備的。除了關于信息處理軟件的運用能力較差外,當拿到信息資料后,許多學生也只是把所得信息同自己的知識儲備進行簡單加工,缺乏一個綜合分析整合的過程,這種做法會導致部分信息的浪費,以及其實效較差,這也是在新時代互聯網背景下,高職學生的信息素養較差的一種體現。
3.信息安全意識較低
在信息素養層面,更重要的是對學生信息安全的意識進行培養。筆者通過調查問卷發現,在對“您能對你獲取的線上線下信息進行辨別、判斷嗎?”這個問題的回答中,居然有69.3%的學生回答是“有時”,更有10.52%的學生處于“不能”或“不清楚”的狀態,足見高職學生對待信息判斷與信息安全層面的意識和能力還十分不足。筆者在后面還設計了一個問題“您接觸過信息相關的網站安全、規章制度、倫理道德教育嗎?”,這種每個學生都應該學習的知識,卻只有54.39%的學生回答“學過”,因此在高職教學中,信息安全層次的教育亟待加強。
三、高職院校學生信息素養培育對策研究
1.完善教師授課內容的調整
作為高職院校的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教師來說,把對學生信息素養的培育融入日常授課內容迫在眉睫,由于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課程是全體學生的必修課,其中根本的價值觀傳遞過程對信息素養的培育極為有利。教師首先要把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教材進行梳理,充分結合當下信息話題的熱點案例,深入發揮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課程的育人功能,引導學生培養對信息的認知、分析與整合能力,要在思想道德層面對信息有一個明確的認知,同時在法律層面對信息利用堅守紅線。其次在互聯網背景下,教師也要把課堂充分與信息化時代相結合,在授課時多利用信息化的教學模式,潛移默化地加強學生信息層面的意識,為培育學生信息素養營造良好氛圍。最后,教師的思想政治信息化教學仍要充分結合高職院校的特點,進一步把思想政治、信息與實踐串成一條線,在以信息素養為內容培育學生“三觀”的同時不偏離高職的教學根本。
2.加強學生運用信息的教學
現階段網絡上QQ群、微信群已成為必不可少的溝通交流的重要載體,也是學生運用信息、掌握信息素養的關鍵平臺。思想政治教師應當緊跟時代步伐,配合高職院校對網絡型學生自治組織平臺進行管理和引導[2],通過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課程的教育學習,充分幫助學生靈活運用各種信息平臺,推動這些平臺緊跟時代潮流與高職背景下信息素養的需要,必要時,教師可以通過專題知識的講解,從思想道德修養層面告訴學生究竟什么樣的信息是可以碰觸的,怎樣運用信息是不可以的,適當時候可以結合此類信息平臺,教會學生如何正確使用它們。高校教師可以就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層面同信息培育的知識發表一系列見解,加強對信息相關的倫理道德教育。
3.注重信息安全意識的提升
根據調查問卷發現,高職學生的信息素養缺失的另一表現是信息安全意識有待提升,作為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的專業教師,在這一層面培育學生的信息素養也具有極其重要的意義。培養學生的信息素養,使其牢固樹立信息安全意識,要加強對學生實操能力的培養。由于高職院校的培養目標都在向專業化、技能化方向發展,對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教師來說,在專業層面的指導可能并不在行,但教師可以在講授法律基礎,特別是刑法學知識的時候,通過對不同專業因觸犯信息網絡安全而導致犯罪的案例進行講解,提醒學生要牢固樹立信息安全的意識,從法律基礎層面不斷地培育高職學生的信息素養。
四、結語
在互聯網時代下的高職院校的教學過程中,教師要緊緊貼合時代潮流,增強對學生信息素養的培育,特別是新時代下的思想政治教師,尤其要注重把信息素養的培育與思想政治課程,特別是結合最為緊密的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課程聯系在一起,真正通過課堂教育培育高職學生的信息素養。
參考文獻:
[1]羅曉麗,焦洪義.淺談網絡思政教育背景下高職學生的網絡素養[J].學周刊,2018(32):21-22.
[2]井曉娟.微時代背景下高職院校學生信息素養能力培養的研究[J].民營科技,2018(11):211-212.
基金項目:煙臺工程職業技術學院院級課題人文社科(青年專項)“‘互聯網+’背景下高職學生信息素養現狀調查及提升策略研究”(2017-14)。
作者簡介:張偉(1987—),女,山東青州人,助教,碩士,研究方向: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90649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