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訪客   登錄/注冊

“互聯網+”背景下高職教育校企合作對策創新研究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 要:為更好的服務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實現更高質量的就業需求,在高職教育校企合作中可以積極融入“互聯網+”思維,借助先進的移動互聯網技術推動高職教育的校企合作進程和深度,有效培養符合新時代需求的高素質勞動者和技能人才。
  關鍵詞:互聯網+;高職教育;校企合作
  中圖分類號:C40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1-7988(2019)12-210-02
  Abstract: To build a modern economic system for better service and achieve higher quality employment demand, we can actively integrate “Internet +” thinking in the cooperation between schools and enterprises in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 and promote the school-enterprise cooperation process of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 with advanced mobile internet technology. And depth, effectively cultivate high-quality laborers and skilled personnel that meet the needs of the new era.
  Keywords: Internet +;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 School-enterprise cooperation
  CLC NO.: C40  Document Code: A  Article ID: 1671-7988(2019)12-210-02
  前言
  隨著我國進入新的發展階段,產業升級和經濟結構調整不斷加快,各行業對技能人才的需求越來越緊迫,職業教育重要地位和作用越來越凸顯。為更好的服務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的需要,應以促進就業和適應產業發展需求為導向,鼓勵并支持企業參與職業教育,加強校企合作育人的合作深度、合作廣度[1]。伴隨著“互聯網+”模式的普及,移動互聯網技術在一定程度上會快速推動高職教育的校企合作進程,為傳統的高職教育校企合作注入新的活力。
  1 高職教育校企合作現狀分析及創新研究意義
  在我國高職教育開展校企合作還處于起步階段,許多高職院?,F在采用的校企合作流于形式,合作模式比較單一,合作理念過于保守。學校和企業達成的共識沒有在實際貫徹中落地執行,學校作為辦學主體不僅要發揮主導作用,也應積極引導、支持企業參與辦學,由于沒有形成規范有效的校企合作模式,在整個人才培養過程中企業比較消極被動。主要表現在部分高職院校存在實習專業不對口現象、實踐教學和企業工作環境脫節等情況[2]。
  2019年1月24日國家頒布《國家職業教育改革實施方案》,明確指出當前我國職業教育存在問題以及辦好新時代職業教育的措施。特別是隨著科學技術突飛猛進的發展,可以加強“互聯網+”在高職教育教學活動中的探索實踐,尋求全新的校企合作路徑,建立有別于傳統高職教育校企合作的全新育人模式,探尋新的教育教學模式、課程內容、實訓環境,更好的適應互聯網時代的變革,開創校企深度融合的新局面。
  2 高職教育校企合作創新對策研究
  2.1 直面高職教育中校企合作突出問題
  結合當下職業院校實際情況,從傳統的校企合作育人模式特征出發,結合創新驅動理論、戰略聯盟理論、利益相關者理論作為突破點,提出切實可行的對策建議。特別是在高職院校、企業開展校企合作時融入“互聯網+”思維,借助移動互聯網技術的優勢,達成有效的合作。同時鼓勵院校借助“互聯網+”進行課程建設,豐富教學場景,積累教學資源,同時也制定激勵措施提升教師信息技術教學能力,培養真正的雙師型教師,滿足辦學過程中師資的需求,營造信息化時代校企合作育人氛圍。積極引導企業技術人員參與教學過程,將實際工作中急需的專業技能和知識傳授給學生,并編著符合當下需求的立體化教材資源,實現優勢互補,提高學生的專業技能及社會競爭優勢[3]。
  2.2 明確培養目標、準確定位
  當下普通大眾對于高職教育有很多誤解,高職院校的領導和教師對于人才培養模式也有曲解。今年國家頒布的《國家職業教育改革實施方案》中明確了職業教育與普通教育是兩種不同的教育類型,所以高職院校必須轉變觀念,結合高職教育職業性和技術性的特點,準確定位,特色辦學,要樹立以企業需求為導向,以能力培養為本位的教育理念,樹立正確合理的辦學目標。深度開展校企合作共建專業,實現資源共享,以“互聯網+”技術為手段,借助云計算、大數據、物聯網等現代信息技術,真正實現校企雙方的資源共享。企業作為校企合作中的重要參與者,應和學校共同建設專業、實訓基地,研究確定專業標準、課程標準和人才培養方案,充分發揮企業行業的作用,密切聯系高職院校,校企雙方共同努力實現教學過程、課程改革更加貼近企業、社會需求,夯實校企合作的基礎。
  2.3 借助“互聯網+”加強師資團隊建設
  基于“互聯網+”的背景下,高職院校教師也面臨教育觀念落后、教學內容過時、教學方法單一的問題,可以有效借助“互聯網+”手段,有效加強師資團隊建設,多培養適合信息化時代需求的雙師型教師[4]。師資團隊的質量和水平在高職教育中起著決定作用,他們具有職業性和教育性的雙重屬性,肩負著培養學生技能的重要使命,間接決定著學生培養的質量和就業率。大力提倡全職教師定期去校內外實訓基地進行掛職鍛煉,到合作企業中參與實際生產,學習先進的技術、管理理念、企業文化,能夠按照操作規程,正確熟練地使用實訓工具、儀器設備,獨立完成實訓任務,打造真正的雙師型師資團隊,有效保證教學質量。同時學校教師也可利用自身優勢,參與企業研發設計,解決實際生產過程中遇到的難題,提高企業生產效率和產品質量,有效服務于企業的發展。
  3 結論
  在當下互聯網社會中,鼓勵、支持社會各界特別是企業參與職業教育辦學,培養出符合新時代需求的高素質勞動者和技能人才,可以在高職教育校企合作中積極融入“互聯網+”思維,利用互聯網技術平臺改革創新,形成信息化時代校企合作的育人機制,改變原有高職教育校企合作的形式,建立切實可行的“互聯網+”背景下全新的校企合作關系。
  參考文獻
  [1] 張震,王本亮.基于校企合作的高職院校人才培養模式創新探究[J].中國高教研究, 2017年第12期.
  [2] 陸娛.中德職業教育校企合作模式比較研究[J].管理觀察,2015年6月.
  [3] 梁曉東.讓產教融合、校企合作落地生根[J].河南教育職成教, 2018年第6期.
  [4] 郭凡.“互聯網+”背景下高職教育校企合作對策研究[D].西安:西安建筑科技大學,2017.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876463.htm

?
99久久国产综合精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