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企合作的大學生就業創業創新研究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 要:目前市場經濟快速發展,高校畢業生有著較多的就業條件,但是對于高校畢業生來說,其在創業當中卻存在較多的問題,較為嚴峻的創業形勢影響了高校畢業生的創業發展。因此在目前的高校教學中,為提升教學質量和保證教學的效率,可以實施校企合作教學方式,通過校企合作,提升整體的教學質量;其次通過校企合作的方式,培養先進的就業理念,對學生的綜合素質進行合理的體系構建,以保證大學生可以更好地就業和創業。
關鍵詞:校企合作模式 大學生 就業創新
中圖分類號:G64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3791(2019)03(b)-0231-02
在目前的高校教學中,為提升整體的教學質量,同時保證相關的就業程度,因此在當前的教學中,高校實施與相關企業進行相互合作的方式。通過校企合作的方式,首先可以對學生進行定向培養;其次對于學生來說,經過定向培養,可以為學生直接進入企業工作奠定基礎,這也提升了學生就業效率。因此對于學生來說,通過校企合作的方式,得到了教學方面的改革,培養了學生的創新能力,為學生在日后的發展過程中奠定相關的基礎。
1 基于校企合作的學生創業就業教育發展現狀
在目前的校企合作中,存在較多的問題。首先對于學校和企業來說,其相互之間的發展目標不同,對于企業來說,在當前的發展過程中,其需要較多的人才來完成企業提升,因此其需要關注的重點是學生需要有較強的實踐能力;但是對于高校來說,目前較多高校都受到相關因素的影響,所以在目前的高校培養過程中,高校對學生的培養目標多關注的重點是培養學生的基礎知識能力。如此就導致校企發展目標不算明確,導致校企在發展上存在矛盾。其次在當前的校企合作中,其相關的制度不算完善,學校對學生培養來說,其不需要簽訂相關的合同,其教學的主要目的即是培養學生的綜合能力。但是對于企業來說,其需要簽訂工作契約,這就使得整體的制度存在不完善情況,缺少明確的規范。最后在校企合作過程中,兩者對于資源的投入情況存在問題,對于校企合作來說,學校投入的是相關的教育資源,而企業投入的是實踐資源,但是在兩方的合作過程中,相關的投入資源不對等,導致整體情況存在問題。
2 當前大學生就業創業的主要硬性因素
2.1 外因
在創業過程中,創新思維和實踐能力都是重要的因素之一,但是在目前我國的教學過程中,由于相關的外部因素,導致學生在創業過程中存在較多的問題。對于目前的外部因素來說,一是教育體制僵化的問題,雖然我國當前全面實施新課改教學理念,對學生進行綜合素質培養。但是在傳統的教學培養過程中,教師多使用應試教育,應試教育導致學生存在較大的壓力,學生為滿足應試教育的條件,所以會全面地進行書本知識學習,這就導致學生缺乏實踐精神和創新思維,無法滿足社會經濟發展。二是在當前的教學過程中,教師使用了錯誤的教學方法,受到應試教育的影響,教師還是將基礎知識當作關注的重點,忽視了學生的動手能力,影響學生綜合素質的提高,最后對于學生來說,學校在進行教學過程中,忽視了教學和社會之間的關系,讓學生只是提升相關的知識能力,但卻無法滿足社會的發展要求。
2.2 內因
所謂外力是外部因素對個體造成相關的改變,而內力則是因為個體內部的問題導致的改變,因此對于大學生來說,其在創業過程中存在相關的問題也存在內力的因素。對于當前的創業來說,首先高校學生的個體能力存在欠缺,對于學生來說,受到相關的外部因素影響,導致學生的整體內部能力缺少,動手能力不足,缺少相關的思維能力,缺少整體的創業能力,這也是學生就業和創業能力不足的核心問題。
對于目前高校學生來說,在創業或者就業過程中,學生的整體觀念較為落后,當前我國大學畢業生數量較多,使得就業困難。同時創業的學生也較多。但是較多的學生都無法成功,其主要的問題就是學生理念較為落后,部分學生無論是就業還是創業,都存在跟風問題,其相關的理念較為落后,所以無法達到整體的發展,導致較多的學生處于失業和待業狀態。
對于創業大學生來說,其首要的問題即是資金限制,創業都需要進行資金投入,但是對于學生來說,其在前期的投入上存在一定的困難,在不依靠家庭的情況下,學生都無法得到資金支持。其次對于部分金融單位來說,無法為大學生提供相關的資金支持,影響了學生的整體提高。
3 校企合作模式下的大學生就業創業創新措施
3.1 利用校企合作改革高校人才培養的理念和制度
在目前的校企合作過程中,為培養學生擁有良好的就業和創業能力,可以合理使用相關的校企合作方式。對于目前的校企合作來說,通過校企合作的方式就可以使學生的創業能力得到不斷提升。首先在當前的校企改革過程中,學校和企業通過合作,可以建立穩定的合作關系,以此來建立三元人才培養模式。就學生的教育問題,企業和學校應該就教育目的進行合理的安排,統一教學目標,保證學生可以得到全面發展。其次在教學過程中,企業和學校需要提升對相關資源的投入,如在學校教學中,應該加強教師的綜合能力建設,企業應對學生的實踐能力進行合理的提升。通過多方面資源的融合,保證學生得到綜合發展。
3.2 利用校企合作的方式建設學生綜合素質能力
在企業培養人才的過程中,其主要的教學目標是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提升學生的動手能力,幫助學生得到全面的發展與提升。其次對于學校來說,其關注學生提升的重點是提升學生的基礎知識能力,因此通過校企合作的方式,可以對學生進行綜合素質的提高。同時對于目前畢業的大學生來說,在學習過程中,其無法得到整體提升,存在相關素質不足的情況,這就是學生無論是創業還是就業,都無法得到保證,所以通過校企合作的安排,可以對學生綜合能力進行全面的提升。首先學校對學生進行相關的知識能力進行提升;其次對于學生來說,通過企業的實踐就業,就可以保證學生獲得全面綜合的發展,提升學生的綜合能力。
4 基于校企合作優化大學生創業就業教育的策略
4.1 從高校角度開展大學生創業就業教育
創業就業教育強調培養和提升學生的實踐應用能力。在知識經濟時代,為了能夠向社會提供更多高素質人才,需要在大學生創業就業管理中引進最近的模式,完善教學體系,結合實際制定人才培養方案,充分發揮出產學研合作在高校學生創業就業中的作用。在學生創業就業教育中需要進一步強化課內實驗、系統實驗、工程實踐訓練、企業實習等緊密聯合的實踐操作,打造具有特色的實踐教學體系,提升學生的創新思維、創業意識和就業能力。
4.2 從學生角度開展大學生創業就業教育
大學生需要充分了解和認識當前我國社會發展嚴峻的就業形勢,自主轉變自己的學習理念,在日常學習、生活、競賽中樹立創業就業意識,明確自主創業能力是當下個人學習成長所必須具備的能力,從而在學習成長中更好地實現人生價值、提升自身創業就業知識技能。創業就業能力屬于一種較高層次的綜合能力,對整合各類創業知識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5 結語
綜上所述,在目前的校企合作中,需要全面改變教學目標,對學生進行綜合能力培養,幫助學生獲得整體能力的提升,并且在學校和企業的合作中,雙方要做到相關資源的合理投入,使得學生在就業或者創業中得到整體發展。
參考文獻
[1] 牟思言.《中職旅游創業教育》課程開發研究[D].重慶師范大學,2018.
[2] 陳菁菁.高職院校創業教育存在的問題及路徑研究[D].華僑大學,2017.
[3] 王珊.高職院校創業教育管理問題研究[D].西北大學,2017.
[4] 馬從兵.獨立學院培養學生創業實踐能力的策略研究[J].教育探索,2011(8):149-150.
[5] 袁校衛.超越結構與行動:青年創業實踐的困境與出路[J].青年探索,2012(6):60-64.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8/view-14835216.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