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校企合作的中職德育教育研究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 要:德育教育涉及到思想政治以及道德等方面,是核心素質教育中的主要內容,也是中職學校教育的重要內容。中職學校主要提倡職業教育,即將職業技能教學與理論知識相結合,如此才能為社會培養出掌握專業技能的學生?;诖?,中職德育教育工作也不能只依靠學校的教育資源,還需要涉及到校外企業提供的資源,企業和社會直接掛鉤,所以企業提供的教育資源會使學生將德育培養與職業技能學習結合起來。中職學校內的相關教師要對這種模式下的中職德育教育進行分析,以找到合適的教學策略。
關鍵詞:校企合作 中職德育 教育策略
校企合作模式屬于三贏模式,學校、企業以及學生都會是該種模式的受益者。相關教師一定要發揮該種模式的優勢,在正式教學中,教師還要了解中職德育教育現狀以及校企合作下德育教育優勢?;诖耍拍苷业絻灮胧?,使中職德育教育工作與校企合作模式緊密滲透。本文主要針對基于校企合作的中職德育教育進行研究。
一、中職德育教育工作現狀
中職德育教育工作現狀并不理想,這與多方面有關。首先中職學校雖然提倡全面發展學生,注重學生的核心素養,但在實際中,大部分的中職學校還是將就業率作為教學重要指標[1]。在教學指標完成過程中,中職學校以企業注重才能為由,主張培養學生的專業技能,使學生能在初入社會時,就有發揮一技之長的機會。所以放在德育方面的關注度就不多。其次中職學校的學生大多處于未成年階段,該階段學生比較叛逆,思想雖然比較活躍,但如果不加以引導,很容易形成錯誤的價值觀念。在實際中中職學校的學生數量和質量都不太理想,所以在德育教育中,擁有德育修養的學生很少,能心甘情愿接受德育教育的學生也很少。最后在德育教育中,雖然學生為主體,但教師作為引導者,如果不能正確教學,教學效果依舊會大打折扣。在實際中,很多教師不能靈活將德育教育與現實聯系在一起,只是將其作為政治教育工作,按照這樣的教育思路,學生很難對德育教育內容感興趣。在學校將其作為考試內容后,學生腦海中自動將馬列主義以及毛澤東思想等等同于德育內容,這于學生實際中的道德修養培養毫無裨益。另外中職學生的年齡以及身心特點都不同,其對德育教育內容的理解程度也不同,學校一味灌輸理論知識,學生很難挖掘德育教育的深層含義。這是德育教育現狀,中職學校雖然不重視德育教育,但也不能忽略這種現狀,相關的領導人員應明白德育教育的重要性,還要與實際生活和社會接軌,及時了解企業的想法,了解企業對人才的要求。在實際中,很多企業不僅要求學生具備高超的技能,還要求學生具有良好的品德,如此學生才會忠心于企業,貢獻于企業。所以企業比較青睞全面發展的學生,基于此中職學校領導人員應將德育教育工作作為教育重點。在校企合作模式中,這種全面發展人才需求量會更大,學校應及時抓住德育教育機會,提升學生的核心素養。
二、基于校企合作的中職德育教育策略
(一)轉變德育教育觀念,創造德育氛圍
校企合作模式給中職學校德育工作帶來壓力,在這種壓力下,中職學校領導人員以及教師應當認清德育工作的重要性,尤其是教師,教師要轉變德育教育觀念,脫離原來的教育固有模式和認知。在實際教學中,教師還要將新觀念融入到教學方案和教育方式中,使學生能在接受德育知識時,耳目一新,而不是老生常談的各種思想教育[2]。教師還要改變說教方式,使學生處于主體地位,讓學生主動挖掘德育知識,并將德育知識和社會中的現象結合在一起,如此學生記憶深刻,道德修養也會提高。德育教育應與其他專業文化教學相滲透,如此學生才會在實際技能操作中培養自己的修養和良好習慣。在校企合作實習中,如果學生對機械,對企業相關方面表現出這樣的修養,企業會很歡迎這類學生。
校企合作下的德育工作還要在良好的德育氛圍中進行,這里不僅要求教師創造良好的教學課堂氛圍,還要求企業創造良好的企業文化氛圍,使學生接受德育工作的機會能連接不斷。學生長期處于這樣的氛圍環境中,身心自然會得到熏陶,學生道德修養也會得到提升。在學校,宣傳欄以及廣告欄等都可以成為德育表現良好的學生的優秀事跡。學校還可以組織各種活動來創造德育氛圍。在企業,企業可以提供德育教育宣傳場所,并將德育滲透到試驗室、辦公室中,使學生時常接受德育內容的熏陶。
?。ǘ┰谛M馄髽I實習中滲透德育教育
重點抓好頂崗實習生德育工作,會使學生在身份轉變過渡過程中,坦然對待,學生的道德素質修養也不會下降。實習期間,學生還不是企業的正式員工,所以在管理方面,不是很嚴苛,而學校的管理卻有點鞭長莫及,所以此階段學生狀態比較松散,如果校企德育無法配合,學生的德育培養很容易中斷,學生養成的習慣也可能會被打破[3]。在這種情況下,學校不能忽視實習生的德育教育,校企雙方要對學生的狀態進行實時了解,還要和學生加強溝通聯系,及時了解學生在身份轉變中的心理變化和困難,學校要協助企業,做好學生德育工作,使企業工作環境最佳。企業也要幫助學校,做好學生德育管理工作,使學校德育措施得到落實。在校企德育教育中,學校教師和實習教師要負責相關事件。實習期開始之前,企業教師要開展崗前培訓工作,在培訓中,教師要將企業文化以及企業制度等灌輸給學生,使學生能時刻謹記德育內容,克制規范自身行為,成為一個對企業、對自我負責的人。企業要對所有的實習生加強管理,并以職工要求對待學生,使學生能盡快熟悉工作環境,在實際業務中實踐自己的專業技能。企業指導人員要對實習生的表現進行跟蹤記錄,最終將其作為實習生德育教育評價的參考依據。
(三)健全完善德育教育體系
在校企合作模式下,原有的德育教育體系肯定不完善,存在許多不足之處,這對于德育資源落實毫無裨益,學校還要在企業的配合下,建立新的德育教育體系,使其能對德育教育起到引導約束作用,使德育教育落實到實處[4]。
結語
基于校企合作的德育教育工作需要學校和企業共同配合完成,雙方相關教師還要對德育教育內容和教育方式等進行分析研究,使德育教育能與中職學生職業學習實踐結合在一起,使學生個人修養得到提高。
參考文獻
[1]蔡雪根.校企合作視域下中職德育創新策略研究[J].職業,2017(19):20-21.
[2]侯艷.校企合作視域下中職德育創新的探索[J].中小企業管理與科技(下旬刊),2016(02):279-280.
[3]肖飏.基于校企合作的中職德育教育探究[J].赤子(中旬),2016(03):113.
[4]鄭仕杰.對中職教育企業化管理的探索與研究[J].首都經濟貿易大學,2016.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896611.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