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創業教育的校企合作人才培養路徑研究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要:隨著互聯網時代的到來,我國人才的培養計劃有了較大的改變,更加注重能力的鍛煉,同時不斷追求給學生提供創新創業的機遇和環境,采用校企合作的人才培養模式,探討提高學生創業意識和能力的路徑,為我國經濟發展提供更加優秀的應用型人才。
關鍵詞:創業教育;校企合作;培養路徑
隨著社會的進步,科技水平的不斷提高,各大高校招生形勢穩步前進,畢業學生數量增加,學生面臨的就業難問題,越來越顯著。為了進一步加強學生綜合能力的培養,更好地適應社會需求,各大高校展開了對教學方法和就業模式的深度探討和提煉。創業教育作為一種新型的人才培養機制,受到了廣泛關注和研究,基于創業教育的校企合作人才培養路徑,不僅有助于企業發展,還進一步解決了社會對創業型人才的需求,成為當前大力推進素質教育的具體實踐。
1校企合作人才培養模式對學生創業教育的意義
1.1為學生提供創業平臺
近些年,隨著互聯網時代的到來,推動了我國移動互聯網、云計算、大數據的快速發展,大量的國企和制造業單位沒有認清形勢和做出應有的調整,在互聯網的沖擊下,地位岌岌可危。高新技術人才的缺乏,導致這些企業未能在第一時間迎接挑戰,為了改變這種形勢,助力國有企業轉型,與高校之間的合作成為人才竟爭和保障的有力機遇,通過校企合作,可以解決部分企業運營中所面臨的“用工荒”難題;同時還能夠為即將踏入社會的在校學生提供專業對口的實踐機會,積累相關創新工作經驗,提升自身能力,在不斷的學習和鍛煉中為創業做準備,從而實現自己的價值。由此可見,實現校企合作是對即將畢業學生創業教育最有效的辦法之一。
1.2培養和激發學生的創業意識
意識是行動的前提,創業意識的培養是創業教育的重要內容。當前高校對于創業教育課堂的開展重視程度不夠,有的甚至是為了應付上級教育機構檢查,工作未真正開展,還有的只是作為選修課程,授課群體比較窄,師資以及場地投入都很少。為了改變這種局面,與企業合作建立關系之后,不僅可以將所學知識實踐培養的場所改在企業中進行,還能夠從企業用人角度出發,提前做好人才的培養反饋工作,激發學生內心的創業之火,在不斷的企業實踐中熟悉各項創業流程,為今后創業做準備。
1.3彌補了高校學生創業教育的不足
由于我國高校創業教育起步較晚,在師資間題上有著嚴重的間題。創業教育課程具有很大的實踐教育意義,除了具備一定的理論知識,還需要授課教師有著豐富的實踐經驗,但現實中創業教育課程大都是由其他任課老師來兼任,缺乏專業的創業實踐經驗,從而導致由最初的知識宣講環節就出現理論與實踐的脫鉤現象。校企合作的出現極大地彌補了這一不足,學生通過在企業中的實踐接觸大量的真實案例,很好地解決了創業教育課程中模式、理論和實踐結合的部分,實現資源整合價值最大化,讓學生體會到更具有實踐意義的創業教育知識。
2基于創新教育的校企合作人才培養途徑
2.1建立雙贏的構建體系,加強學校與企業間的互動
通過校企合作,注重創業教育的深入,構建整體創業教育體系,打造雙向互動的局面。首先,需要在校園內營造創業氛圍,模仿企業當中的企業文化給企業帶來的作用,利用講座、社團以及活動的開展讓學生在校園內感受創業氛圍,通過這些活動的參與,真正在潤物細無聲中感受創業精神;其次,可以利用企業中完善的人才儲備力量,通過企業內部專業人上的講授,讓學生了解企業管理中的理論知識點以及團隊管理,以便于為今后實戰做準備;最后,還可以通過校企合作進行創業孵化器項目,引入政府扶持資金,通過孵化器的建立實現共享研究實驗室,搭建平臺的目的,從而完成學生創業的第一步,在合作中共贏,形成創業教育的可持續發展。
2.2實現學校、企業、政府三方聯動體系,搭建創業教育保障系統
2.2.1建立校企合作創業管理制度,搭建專門機構
為了更好進行創業教育的開展,需要建立獨立專業的機構來負責和安排學生的創業教育,機構的組織架構可以由學校和企業兩方的人員來組成,進一步強化學校和企業之間的溝通,根據學校中不同的專業分配不同的創業團隊,分別進行更有針對性的創業指導,進一步完善學生創業教育的運行體系。我院執行的管理制度包括,從生源選拔到學生就業一條線管理,期間的各項管理制度均與企業管理相結合,運營企業的管理模式,讓學生更好的提前踏入企業做準備。
2.2.2借助企業的人力資源
高校要根據自身學校的教學方針,將學生需要掌握的新技術和新知識融合到創業教育課程中,與企業一直探討和研究更加適合學生的創業教育課程,以培養學生的創業精神為主,開設一些更加富有實踐和指導意義的專業實踐課程。
2.2.3加強教師隊伍師資建設改變傳統教學方式把企業的優秀人才引進來
為了彌補校企合作中,教師隊伍的缺乏和對提升學生創新能力的提升和興趣,可以通過校企合作模式,從企業派遣一部分學歷高,業務能力強,深入學校進行交流學習,相關課程的講解。此機會中培養真正的創業型教師人才,增加高校師資隊伍,也為下一步科研研究,開展調研報告打好堅實基礎。舉個例子:像我們學院,今年的校企合作中,采用的教學模式是,聘請了在中興工作的工程師,在我校上課過程中,帶領學生邊做項目,邊學理論。從而更好的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理論與實踐相結合,大學期間,就慢慢適應職場的工作環境。
參考文獻:
[1]王秀敏,梁麗,陳驊等.以產學研活動為載體培養創新創業人才口].中國大學教學,2011,(12):133-134.
[2]陳穎,王元元,劉鴻高等.積極探索社會實踐路徑培養高校創新創業人才田.價值工程,2013, (2) :174-175.
[3]宗瑋,基于創業教育的校企合作人才培養路徑研究
作者簡介:余苗(1990-),山東濟寧,碩士研究生,山東協和學院輔導員,研究方向:教育管理。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855505.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