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訪客   登錄/注冊

汽車專業校企合作模式及人才培養方式的探究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 要:汽車工業已經成為我國經濟的重要支柱,隨著人們日常生活水平提高及購買力的增強,私家車的保有量隨之上升。因此對于汽車類的人才要求也越來越高,如何能夠培養出符合當代要求的汽車專業人才成立各高職院校共同面對的問題,本文以校企合作模式對汽車專業的人才培養方式進行了研究和探索。
  關鍵詞:校企合作 汽車專業 人才培養
  中圖分類號:G71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3-9082(2019)07-0-01
  根據國務院印發《國家職業教育改革實施方案》中提出,從2019年開始,在職業院校、應用型本科高校啟動“學歷證書+若干職業技能等級證書”制度試點工作。到2022年,職業院校教學條件基本達標,一大批普通本科高等學校向應用型轉變。經過5-10年左右時間,職業教育基本完成由政府舉辦為主向政府統籌管理、社會多元辦學的格局轉變,由追求規模擴張向提高質量轉變,由參照普通教育辦學模式向企業社會參與、專業特色鮮明的類型教育轉變,大幅提升新時代職業教育現代化水平,為促進經濟社會發展和提高國家競爭力提供優質人才資源支撐[1]。
  一、校企合作中存在的問題
  1.校企合作中相關政策法規不完善
  目前,針對于校企合作約束學校和企業的相關法律法規也局限在對于學生安全,企業安全生產責任方面,并列內容也不詳細,而在執行過程中出現了問題,而對于學生在企業實習中技能學習問題往往沒有硬性規定,因此在校企兩個方面都存在一些漏洞,而比較常見的問題就是出現企業以合作之名接受學生進行生產實踐,在各項工資待遇方面可能出現一些侵權現象,學校方面也是發學生交給企業管理,只注重學生安全,對于學生的學習方面完全委托給企業,而對于學生則會出現在企業做實習生后對未來的發展仍是迷茫一片,因此急需三方間權利和義務明確的相關制度和法規,同時政府部門應該從實際出發制定政策,確保各方受益共贏。
  2.校企之間合作的深度不夠
  校企合作不是簡單的學校把學生放進企業進行簡單的技術學習,其實更深層的是能夠進行思想上的認同和價值觀上的統一,目前的校企合作很多都停留在形式上的合作,雖然有了定向培養模式,但是很多學校在招生和錄取上都選擇了不菲的學費和低一點的分數,這讓訂單式培養在生源上有了劣勢,目前的效果出現了好企業火爆差一些的冷清,打擊了校企合作的積極性,因此,真正校企合作是技能知識思想的合作與交流,不是簡單的形式上的連接。
  3.職業院校的各項能力參差不齊
  不同的企業和學校有著各自的特點,在合作過程中雙方本著互利共贏的思路進行合作其目的都是最大限度的利用雙方的資源和能力,對于學校,專業有強弱,對于專業來說開設的學校也有強弱,對于企業來說也存在這專業培養能力的強弱,很多學校企業為了能夠盡可能的合作往往在一些弱勢專業上進行合作這樣造成了資源的浪費,因此需要強強聯合,甚至多學校多企業間的進行合作,做到優勢互補[2]。
  二、各院校在校企合作模式下的探索
  1.培養模式和方向的探索
  校企合作基地的建設要以資源節約,搭配合理,優勢互補,互利雙贏等為出發點,特別是在硬件的建設中,及時和企業溝通交流,參考雙方意見進行建設,同時為了保證合作順利進行,為企業提供場地、零部件等相關“產品”。 國內的“豐田班”、“通用班”等都是這種模式。這種模式下企業可以按照自己本身的意愿與學校共同培養該企業需要的人才。
  2.建設能夠具有正真生產經營能力的實訓基地
  由于一些慣性思維和人為因素及一些相關規定,高職院校的實訓場所建設大都采用虛擬、模擬、仿真的方式來進行,這樣做主要是從學生安全,資源利用,教學模式等方面進行的考慮,但是再真實的模擬也比不上實際中的鍛煉。因此,建設具有生產經營能力的實訓基地成為高職院校實訓基地建設的一個方向 。
  三、校企合作的發展方向
  1.人才培養模式的創新
  隨著社會發展科技進步不斷發展,專業人才的缺乏十分巨大,為了提高學校培養合格人才的效率,通過與企業進行合作,不斷創新人才培養模式。
  2.課程體系的改革
  校企合作下的人才培養方案與普通全日制學生的培養方案是有區別的,學??梢耘c企業進行深度的溝通,共同制定人才培養方案,確定課程體系,因此不同的企業要求的課程不一祥,同樣的企業不同時期要求也不同,因此需要雙方及時的修改課程體系,及時增減課程。建立專業化培訓平臺確保在人才培養過程中設備達到要求。
  此外,企業也要不斷的對自身專業培訓課程體系進行完善,從而能夠保證學生所學的各項專業知識的最優化,保證不會與社會發展脫軌。
  3.注重專業專項能力培養
  在校企合作人才培養模式下,判斷一個人才的重要標準之一就是專業專項能力,它影響著學生的就業能力,為了能夠提高校企雙方對企業專業人才水平,必須要有一個完善的培養計劃。對于教學內容上的選擇,以加強專業性方面知識的培養為出發點,通過與企業的相關實踐體系進行融合,設計出一些能夠讓學生迅速適應的教學方法。在校內進行教學過程中,校方可以選擇進行現場教學,提高學生的學習效果,還可以通過讓學生進行企業的實際現場操作,理實結合,讓學生在真正的崗位上提高自身業務水平,更好的適應企業。此外,我們還要提高教師的自身水平,更好的為學生解答疑惑,通過多與學生溝通交流,真正掌握學生的學習動態,及時進行指導,確保學生在專業知識的學習上滿足社會要求[3]。
  4.對綜合技能進行培養
  綜合素質是一個人的社會反應,為了能夠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需要我們在日常的校企合作過程中,要明確各崗位技能知識,把學生放在崗位上去鍛煉他們的綜合素質,在配備專門技術指導老師外還要配備心里輔導老師,保證學生身心健康,同時要注重學生德育的培養,不論在學校還是企業方面都要重視德育的培養,引導學生養成愛崗敬業的品質。
  結語
  綜上所述,校企合作是當代人才培養的主流,也是未來教育發展的一個方向,但是在校企合作中有一些問題,因此要想要實現專業人才的培養,需要通過不斷的對專業人才培養模式的創新,提高專業人才水平,從而對我國業人才的培養提供一定的支持。
  參考文獻
  [1]https://baike.baidu.com/item/國務院關于印發國家職業教育改革實施方案的通知
  [2]杜雪.校企合作背景下高職汽車專業人才培養的創新模式[J].內燃機與配件,2018(12):260-270.
  [3]朱彥熙,王明娟.高職院校校企合作共建汽車專業的探索與實踐[J].課程教育研究,2018(10):226-227.
  通信作者:王福光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4/view-14845608.htm

?
99久久国产综合精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