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訪客   登錄/注冊

校企合作模式下高職汽車檢測與維修技術專業人才培養實踐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 要:汽車的檢修與維護是當前我國職業院校主要課程之一,在進行專業維修人才的培養過程中,需要為學生樹立社會企業服務理念,教師在進行教學內容的制定時也需要圍繞企業和產業的發展情況來進行,結合校企合作教學方案來促進我國汽修專業的發展。并且,企業需要委派專業的生產人員來校對辦學條件進行考量,不斷強化校內實驗室中的維修設備,在校外企業開展實訓基地,校企合作教學方法的運用,有效促進了教學內容的優化,通過創新教學實踐方式來助力教學變革,促進市場辦學工作的落實,堅持走可持續發展的校企合作之路。
  關鍵詞:校企合作;汽車檢測與維修技術專業;人才培養實踐
  隨著教學改革的實施,人才培養模式需要進行創新,想要全面提高人才培養質量,就需要做好汽車檢修與維護專業的綜合性發展,校企合作工學結合是近年來我國高職院校人才培養的主要模式之一,并在實際應用過程中取得了良好的教學成效,人才培養模式的建立需要結合現代教育理論,制定出全新的人才培養目標,與時俱進創造出合理的教學內容,不斷優化教學評價體系,通過實踐性教學課程的建立,來幫助人才養成良好的崗位意識,助力職業院校學生今后的就業發展。
  1 校企合作教學模式
  1.1 企業配合教育開展
  在進行校企合作教學方法的運用過程中,需要堅持以學校為主體,企業為學校教育開展提供輔助,學校結合當下的學生實際學習情況,制定出合理的人才培養計劃,參考當前我國相關崗位的職業發展需求,來了解企業文化建設內容,企業需要結合學校的實際發展需求,為學校提供實訓條件和專業技術的支持。近年來在我國高職院校校企合作教學模式的開展過程中,企業大多數都作為學校的校外實習基地存在,學校會預留出一定的學習時間來讓學生到企業中進行頂崗實習,很多企業在校企合作的學校中設計教學獎學金和項目培訓資金,定期的安排企業專家學者到學校中進行教學實踐。為了更好地實現人才互補,校企合作開展過程中,學校會派遣大量的教師到企業接受實踐指導,了解企業的崗位模式,目前在我國汽車檢修與維護專業教學開展的過程中,校企合作主要采用的企業配合學校的教育模式,并取得了良好的教學成效。
  1.2 校企聯合教育模式
  校企聯合教學模式的開展,主要指的是通過學校和企業之間的合作來共同進行人才培養,企業不僅需要參與到教學目標的制定過程中,還需要結合企業的發展需求來進行教學內容的優化,創新教育模式,通過源源不斷的為學校提供教學資源來承擔人才培養的教育責任,主動地參與到校方所創造的教育產業和科研項目生產過程中。同時在學校人才頂崗實習的過程中,還需要結合企業文化和崗位的實際需求,共同制定學生后期的培訓計劃,讓學生能夠在畢業之后直接上崗。
  1.3 實體合作教育模式
  學校在進行教學開展的過程中,需要將人才培養任務的制定與企業未來的發展和經濟效益提升相結合,企業要定期為學校提供教學設備和資金支持,通過技術場地的投資與學校進行合作辦學,共同的參與到學院的教學決策和計劃制定過程中,加強對專業學生的管理和教育工作。通過人才資源的分享,來創造更高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企業在實際教學過程中,可以優先選拔優秀的培訓人才,全面提高企業的社會形象,實體合作教學模式的應用,能夠讓企業全方位的參與到教學開展過程中,同時也是社會資金參與辦學的主要形式。
  2 校企合作的主要運行機制
  2.1 校企雙贏的教育成果
  校企合作教學形式的開展,不僅需要滿足學校的人才培養目標,還需要在教育方案制定的過程中,切實了解企業的經濟效益和發展需求,校企合作的企業有資格優先選拔發展人才,結合當前學校現有的教育資源和企業所提供的技術支持來滿足教師的教育需求,做好人才培訓,全面提高高校的信息化建設和技術性發展,同時還需要做好科研工作,結合實際企業崗位需求,來優化教學內容,通過實踐教學活動的應用,來提高學生的技術服務能力,對教學成果進行轉換。同時要堅持與時俱進,及時的進行設備的改造和完善工作,全面提高企業的市場競爭力,并且企業通過對教育事業的支持,還能夠形成良好的企業社會文化形象,做好企業品牌的宣傳,在承擔教育責任的同時,實現經濟效益的分享。
  2.2 校企合作保障機制
  校企合作保障機制的建立是為了協調在合作過程中所產生的問題和矛盾,制定出明確教育規范來對教學內容進行約束,合理的劃分校企雙方需要承擔的教育責任,為校企合作順利進行提供保障依據。
  3 校企合作實踐探究
  3.1 更新傳統的發展理念
  結合當前我國市場經濟的發展,想要滿足企業的人才需求,大多數企業都會通過招聘來進行人才的選拔,眾多企業嚴重缺乏參與到人才培養過程中的思想觀念,因此需要適當的改變傳統的發展理念,明確人才培養工作對企業發展的重要性,建立長遠的發展眼光,與學校進行通力合作。校企合作并不是企業的負擔,而是企業未來發展的主要途徑,同時,學校教育體制嚴重約束著校企合作的進行,我國的眾多高職院校都采用傳統教學制度來進行教學開展,這與當前社會發展過程中所需求的彈性教學制度產生一定的矛盾,因此,企業發展和學校教育改革都需要嚴格按照現代化人才培養理念來制定出合理的教育方式,將校企合作這一教育理念在教學開展的過程中進行落實。
  3.2 加強校企合作的力度
  結合當前我國的教育形勢來看,校企合作這一教育理念的提出,大大提高了我國高職院校的教學成效,但當前我國的校企合作開展過程中,仍然存在著層次性較淺、隨機性較強、階段性合作等教學問題,很多高校的管理人員都會向企業主動尋求教育合作,但受到我國企業教育發展理念的制約,很少有企業主動到學校中與學校進行合作洽談,校企合作開展也只是停留在人情的資助上,脫離了校企合作這一教育模式的根本意義。想要解決當前社會發展過程中,企業人才力量不足,學校就業難的問題,就需要建立一個可持續發展的校企合作循環體系,校園教育和企業實習之間存在著一定的文化差距,教育觀點也各不相同,因此需要制定出合理的教學方案來解決矛盾,讓車間和教室相結合,學生與學徒共同學習,教師與師傅進行教育模式的互換。堅持理論與實踐相結合,在提高學生綜合素養的同時,創造更高的企業效益,學校還需要結合當前的教育形勢,制定出明確的校企合作激勵制度,鼓勵學生和教師主動走到企業中進行崗位實習,讓企業更好地了解學校的精英教育模式,通過彼此之間的交流與合作,實現校企合作教學成果的提升。   3.3 優化專業服務理念
  在進行校企合作開展的過程中,需要為學生嚴格樹立企業服務的教育理念,企業發展方向的制定要圍繞著專業的教學特點來進行,實現學研教育相結合,更新傳統的教學內容,運用合理的教學方法來促進我國教育體系變革,讓職業教育真正的變為就業教育。培養我國汽修專業高素質人才,促進我國汽修工業的發展,通過教學設備的投入、實驗實訓基地的建立和教學改革的實施,提高教師的職業素養,培養出企業發展過程中所需要的應用型人才,滿足崗位發展需求。同時,通過校外實訓,能夠全面提高學生的動手實踐能力,掌握崗位技能,不再依靠傳統的模擬訓練進行基礎知識學習,助力學生更好地熟悉企業文化。
  4 校企合作應用優勢
  4.1 教學內容與企業生產相結合
  隨著我國汽車技術的飛速發展,汽車更新換代速度較快,高職院校在進行專業教學開展的過程中,教材內容具有一定的滯后些,因此,學校需要與企業進行及時的溝通和交流,讓教師和學生能夠明白企業如今的發展需求,縮短企業與學校之間的教育距離,通過校企合作教育形式的開展,學校能夠更好的了解企業對當前人才教育發展需求,獲取企業技術革新的信息,及時的調整教學規劃,通過崗前的強化培訓,來幫助學生在就業之后,更好的適應崗位發展需求,促進學生和企業共同發展。
  4.2 助力雙師素質培養
  教學成果的優劣,很大程度上都取決于教師教學素質的高低,因此,在進行職業教育開車過程中,需要全面提高學校教職人員的雙師素質,讓教師在擁有扎實的理論功底之外,還能夠精通專業的技術技能,結合自己豐富的實踐經驗,來為學生制定出合理的實訓計劃,因此,學校需要為教師提供訓練的平臺,讓教師更好地掌握當下專業技術的發展動態,調整教師的知識結構。在校企合作發展的過程中,還需要采用教師崗位輪換制和兼職制度,讓教師定期走入到企業中進行基礎理論知識和職業技能的學習和培訓,參與到一線的修理作業過程中,結合自己的專業知識來對修理工序進行改良,全面提高教師的理論知識和職業技能水平,更好地進行學生的就業輔導。
  5 總結
  綜上所述,當前我國高職院校汽車檢測與維修專業的教育開展開始逐漸以校企合作教學方式為主,充分發揮出校企雙方的教育優勢,制定出合理的人才培養模式,提高汽車檢測與維修專業的辦學水平,解決當前我國高職院校的就業問題。同時還可以通過職業技能大賽來進行教學評價,對一些表現優異的學生直接進行職業錄取,通過教育內容與企業生產技術相結合,促進學生和企業的共同發展,整合社會人才資源,創建全新的校企合作運行機制。
  參考文獻:
  [1]王平會.汽車檢測與維修技術專業工學結合人才培養模式的探索與實踐[J].廣西輕工業,2011,27(11):196-197.
  [2]張小奇,丁頌,張霖.汽車檢測與維修技術專業校企合作人才培養模式改革與實踐[J].長春師范大學學報,2017,36(04):134-137.
  [3]周忠友.中高職一體化人才培養研究與實踐——以汽車檢測與維修技術專業為例[J].湖州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5,13(03):31-35.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828489.htm

?
99久久国产综合精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