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訪客   登錄/注冊

論校企合作模式下酒店專業課程體系建設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要】在酒店專業校企合作探索過程中,酒店專業致力引企入校,校企合一。酒店專業課程體系、課程設置、教學內容改革力度大,現代技術含量高,逐步形成了特色明顯的實用性的教學內容新體系。在校企合作中,本專業通過廣泛的現場調研及專家論證,確定本專業畢業生應具備的專項能力要素,并以此為基礎對課程進行重組或新開課程。將實際應用內容融入到教學過程中,增加課程的實用性。
  【關鍵詞】酒店專業  校企合作  課程體系建設
  【基金項目】遼寧省職業技術教育學會深化產教融合專項課題(2018)酒店專業“產教融合,校企共育”模式研究(LZYZXLZZC1832)研究成果。
  【中圖分類號】G642.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9)18-0001-01
  酒店專業的實踐性強,酒店企業對學生的實際操作能力擺在第一位。本專業應努力構建“職業能力本位”的職業技能課程體系。從滿足飯店業對應用型人才綜合能力的需求出發,分析其職業能力結構,構建該專業的專業技能課程體系。以突出專業特色為重點,加強實踐課程教學,增強學生的實踐能力。突出學生的專業特色,強化實踐技能訓練,在課程體系調整中,增加了實踐課程的教學時數。為了讓學生適應在崗位群內可轉換崗位職業能力要求,要增強實踐技能課程的通用性,培養學生具有知識內化、遷移、繼續學習的能力。與此同時,聯系實踐教學,提高學生動手能力。
  一、進行科學合理的課程改革
  按照基于職業崗位工作過程的“崗位能力主導型”課程體系的要求,改革傳統教學內容,實現“四結合”,即“教學內容與崗位能力”、“教室與實訓場所”、“專職教師與兼職老師(師傅)”、“跟崗、頂崗實習與工作崗位”結合,突出教學過程的實踐性、開放性和職業性,構成理論和實踐一體化的實踐性專業課,將“做中學,做中教”的要素固化在課程內容和課程結構中。教學力求貼近企業實際工作,突出技能的應用,使“教、學、做”一體教學模式貫穿專業課的始終,實現學生校內學習與實際工作相一致。改變過去以講授為主的教學模式和技能訓練與專業知識分割的做法,采用項目教學、案例教學、模擬教學和任務驅動教學方法,把培養學生崗位技能的過程設計為“做中學,做中教,邊學邊練”的過程,培養學生的職業能力,提高教學質量,全面提高人才培養質量。
  二、整合課程標準,對接崗位需求
  以往的課程設置與教學方法相對陳舊,課程注重文化知識的培養,實用技能訓練的項目和時間均相對不足;改變課程內容滯后于酒店服務技術的更新與發展情況。以往在職業技能培養方面,只重視專業技能,但法律法規、安全性措施等重要內容基本沒有進入教學之中,對職業素養的教育,如開拓精神、市場觀念、團隊精神、應變能力等,都沒有全面的實施。打破傳統的以學科型課程目標,堅持以工作任務為導向,以能力為本位,從崗位出發,將本專業涉及的職業活動分解成若干工作任務,以工作任務為引領,整合綜合課程,圍繞所需把握的職業能力,細化課程內容,針對相應的技能,設計相應的實踐活動,提高學生的職業能力。
  三、課堂教學注重職業能力的培養
  有相當一部分職校生的實踐技能難以達到行業企業的具體要求,學校學習與崗位工作相脫節。實踐教學薄弱,主要表現為兩個方面,一是實踐教學主體地位不突出,專業技能培養被忽略。但目前很多中等職業學校的專業實踐教學比例不足甚至偏低,課堂理論過多,加之職校生在校學習時間較短,導致學生實踐技能的習得有明顯困難。二是教師實踐能力不強,影響教學效果。改革的具體措施為:
 ?。ㄒ唬﹫猿謱嵺`導向
  堅持實踐導向是實現中等職業學校培養目標的重要途徑與手段。教師在實踐教學中,要突出學生的實踐主體地位,要保證學生足夠的實踐操作時間、采用多樣化的實踐訓練形式,激發學生參與實踐練習的興趣,盡可能地提高學生的動手實踐能力。
 ?。ǘ﹦撔陆虒W方法,貫徹落實 “做中學,做中教”
  采用以實踐為主體、以學生為中心、以學生綜合職業能力培養為目標,以產品質量為標準的技能訓練式教學,推行“做中學、做中教”的教學模式,培養學生職業能力。以“信息化”為課程資源建設的主要手段。在信息技術學習環境下,課程已不僅僅局限于傳統的學校課堂,應是信息技術與課程的整合。教學中運用微課、UMU互動學習平臺等手段提高學習效率。
 ?。ㄈ﹥灮虒W組織形式
  把專業技能安排在任務教學、項目教學或崗位教學中完成,就使得這些任務教學、項目教學和崗位教學的目的突出。技能教學的組織要根據技能形成階段的特點進行設計。
  四、促進校企互動式模式的運作
  學生在校期間必須參加一定時間的實習,特別是酒店服務的實習不僅是學習生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同時也是中職酒店專業學生所學基礎理論知識及專業技術知識與實際應用相結合的實踐過程,它是課堂教育的延伸。
  工學交替是酒店專業校企合作的重要形式之一。倡導“學習—企業鍛煉—再學習”的工學交替方式,安排學生在校期間到企業進行實踐學習。工學交替有利于將理論知識、操作技能與實踐結合,在崗位中驗證知識和技能,在實踐中發現缺陷和短板,從而提高后續學習的針對性和適用性。
  彈性授課是靈活的教學方式,是不限制時間,不限制地點,教師管理教學過程,學??己私虒W成果的一種授課方式。鼓勵教師將職業導向性強的課程教學還原到職業活動中,以職業活動帶動教學過程。彈性教學是校企合作的典型模式,有利于教師與師傅合一,學習與生產合一,作品與產品合一,學生和企業雙贏互惠。
  五、運用多元評價方法評價學生發展
  校企雙方既關注結果性評價也要關注過程性評價,既關注終結性評價也關注學生發展性評價。多元評價的模式選擇遵循四個原則:完整性原則、連續性原則、互動性原則和科學性原則。要求評價的思維模式追求的不是學生對學科知識體系完整性的物理性存儲,而是對職業工作過程完整性的把握;不只是涵蓋職業實踐所需要的技能與知識的專業能力,還包括善于學習、善于工作的技巧性、策略性的方法能力和參與性、批判性的與環境和人打交道的社會能力。要求評價的觀察模式著眼的不只是學生能力的初始條件和終端狀態,而且更重視處在起點與終點之間能力發展的漸進過程,互動性原則。校企共同制定考核評價標準,考核評價方式、評價主體多元化。
  形成“學生、教師、企業”三方評價主體。在對學生的日??己嗽u價中,充分重視學生的主體作用,在教學活動的不同階段關注學生的自我評價,學生互評,并結合教師點評,讓學生得到一個客觀而又有指導意義的科學評價。同時,無論是在模塊化教學、彈性授課還是工學交替中,企業都作為一個重要的評價主體參與到考核評價中,最終形成以教師為統籌,學生和企業共同參與的“三方”互動性評價。積極落實國家職業教育教學標準,加快建設區域特色職業教育教學標準體系,規范專業教學,推進專業內涵發展、質量提升。
  課程體系創新的本質是打破傳統課程體系的束縛,突破教學模式限制,解放教學理念的禁錮,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校企雙方明確分工,各自擔當,通力協作,取長補短,共同開展教學是關鍵。在新課程體系下,學生是教學的主體,是執行者和參與者;教師不是教學的主導者,是教學的組織者、咨詢者和伴隨者;企業技術人員積極融入教學,依靠企業專家,教師與企業人員共同合作,開發出真實、可操作性強的學習情境。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826877.htm

?
99久久国产综合精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