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小學生課外閱讀的益處及現狀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 要:閱讀是開啟人生的明燈,閱讀是表達的基礎之一,閱讀是語文教學的重心,閱讀是提高全民文明素質的有效方法。課外閱讀是小學生開闊視野、陶冶情操、培養審美情趣趣、獲取知識、提高語文學習效果的非常有效的途徑。課外閱讀對于學生語文知識的增長、技能的提高和個性的全面發展具有重要意義。課外閱讀是語文教學的有機組成部分,是提高學生人文素養的重要途徑,開展課外閱讀活動,能使學生受到情感陶冶,獲得思想啟迪,享受審美樂趣。
關鍵詞:農村 課外閱讀 益處 現狀
《2011版語文課標》明確規定,小學生閱讀總量六年不小于100萬字。并強調“語文教學要注重語言積累”。閱讀是語言積累的最好途徑之一。現代教育心理學研究表明:少年時期應該有一個強化讀書、大量積累語言信息的階段?!白x經典的書,做有根的人”,讓孩子與好書打交道,與書中人物對話,有助于孩子形成健全的人格。蘇霍姆林斯基曾說過:“讓學生變聰明的方法,不是補課,不是增加作業量,而是閱讀,閱讀,再閱讀?!?
閱讀是開啟人生的明燈。國家高度重視閱讀,定于每年二月到四月份為全民閱讀月,閱讀是提高全民族文明素質的有效方法。作為教師要高度重視學生的閱讀,尤其是小學生閱讀習慣養成,好的閱讀習慣將影響孩子一生的成長。
閱讀是表達的基礎之一。課外閱讀是小學生開闊視野、陶冶情操、培養審美情趣趣、獲取知識、提高語文學習效果的非常有效的途徑。課外閱讀對于學生語文知識的增長、技能的提高和個性的全面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新課程標準明確強調了要積極倡導“溝通課堂內外,充分利用學校和社區等教育資源開展綜合性學習活動,增加學生語言實踐的機會”。為學生開辟課外閱讀的天地,真正使學生在閱讀中有所收獲。努力追求課外閱讀實效,讓課外閱讀豐富學生的精神生活,成為學生健康成長道路上的航燈。
在培養學生閱讀興趣、指導學生閱讀方法、創設學生閱讀條件,養成學生閱讀習慣等方面,我們作了有益的嘗試。
首先加強班級圖書角的建設。通過在各班建立圖書角,進一步營造班級的讀書氛圍,為學生創造良好的讀書環境,激發學生對讀書的興趣,促使學生養成主動閱讀的習慣。讓學生把自己最愛看的書籍帶來,充實班級圖書角,使每位學生都有機會閱讀不同的書,增加閱讀量,擴展閱讀面,形成資源共享,共同閱讀的良好風氣。開展書香班級、書香家庭活動,實現書香的傳遞。
其次,將學生作文匯集成冊。在開展課外閱讀能力培養的前提下,我們十分注重培養學生動筆的能力。通過對一些優秀學生的輔導,加強了課外閱讀與寫作的結合,將優秀的學生作文匯集成冊,激發學生課外閱讀的興趣。鼓勵學生堅持寫日記,這樣大大提高了學生積累的積極性,也增強了課外閱讀的興趣,使學生逐漸養成良好的讀書習慣。并以此來影響身邊其他學生,走進書的世界,營造良好的閱讀氛圍。
第三,科學地利用好學校的圖書室、閱覽室,為學生制定讀書計劃,完善借閱制度,進行有獎讀書,發揮其最大的功能。
第四,開展各種讀書活動。我們采用交流展示的方法,如:講故事、談讀書心得、演講等,讓學生把從課外閱讀中了解到的奇聞異事、民俗風情等說出來,同時讓學生交流展示自己的讀書筆記、摘抄記錄,以此來激發學生的課外閱讀積極性;我們還先后開展了一系列生動、活潑、新穎的讀書活動,如:三至六年級詩歌朗誦比賽,開展《弟子規》、《千字文》、《三字經》等精典誦讀比賽,很多同學都在各項活動中表現出色。通過這些活動的開展,有效的激發了學生讀書的興趣。
然而在農村,良好的課外閱讀氛圍難以形成。農村學生的家長不能成為孩子課外閱讀的榜樣,在他們的心目中,認為能自覺完成家庭作業的孩子,就是一個好孩子。一些留守兒童生活在爺爺奶奶身邊更是疏于管理;住宿的學生每天放學后除了作業就是練習冊,也是一盤散沙。其次,由于受傳統教育思想的影響,一些教師還是難以打破應試教育的模式,舍不得抽時間讓學生看一些有益的書籍。如今的教育,雖說是素質教育,但是學生的學習負擔仍舊比較繁重,學生為了應付考試,把大量的時間都花在做語文、數學、英語練習上。教師在閱讀教學過程中,過多的重視閱讀分析的訓練,忽視了學生閱讀興趣及閱讀習慣的培養。學生在學校很少有時間進行課外閱讀,到了家里,家長又不能去督促孩子進行閱讀。一個遠離書籍的人,何來閱讀的興趣?另外學生在課外讀物的選擇上,帶有一定隨意性,現在很少有學生專心致志地去讀一本課外書,讀書就是看熱鬧,圖好玩,走馬觀花,熱衷于卡通書和離奇故事書。學生的課外閱讀很少涉及到古今中外的優秀名著、童話詩歌、科學讀物等。
新基礎教育倡導者朱永新教授說:“讀書不但可以提升個人精神生命的質量,而且對于民族和國家具有特殊意義,因為一個民族的精神境界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這個民族的閱讀水平。世界上那些生命力強大的民族,幾乎都是熱愛閱讀的民族,善于閱讀的民族?!痹陂喿x教學實踐中語文教師不能過于注重形式,而不注重實效,要把教師的教、家長的管、學生的讀和諧的聯動起來,讓學生真真正正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體現課外閱讀的有效性,為學生的健康成長打下堅實的基礎。
參考文獻
[1]章衛良.以師之“導”促生之“讀”[J].中學語文教學參考,2019(08):36-38.
[2]吳慶福.農村小學生課外閱讀“荒漠化”的成因與對策[J].小學教學參考,2019(09):16.
作者簡介
王春生(1968.5—),男,漢族,籍貫:吉林雙遼,大學??疲患壗處?,班主任教師,研究方向:小學語文教學。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910611.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