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城市綠地植物景觀建設及植物配置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要:隨著現代城市建設的不斷升級優化,城市的生態環境建設也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重視。由于城市建筑結構、環境發展、氣候土壤等因素,城市綠地建設需充分考慮其植物的生態特性,使之能與城市本身的生態環境相融合,不斷優化城市的植物配置,保證城市園林綠地建設的良好發展。就城市綠地建設和植物配置進行探討分析,提升城市園林建設的發展水平,實現園林綠地植物與城市生態的和諧發展。
關鍵詞:城市園林;園林景觀;植物配置;發展措施
一個城市的良好面貌,不僅需要現代化的城市建設、完善的建筑設施,更要求城市發展與自然相融合。城市中的植物景觀建設是城市軟實力的體現,首先要完善城市園林的植物配置,綜合本地區的氣候土壤結構及生態需求,從植物本身的質地、美感和綠化效果進行多重分析。然后優化不同植物種類在園林中的組合配色,讓不同植物的綠化效果與環境相互協調,保證綠地中植物景觀的協調配合,相得益彰。我國的城市園林綠地建設還于探索階段,與倫敦等百年城市的綠地建設還有很大差距,需要不斷發展研究,制定我國城市綠地建設相適應的植物配置方案。通過城市園林建設的意義與原則,提出園林綠地發展的合理措施,致力促進城市綠地建設發展。
1城市生態園林建設的意義與作用
當前的人們生活理念已逐漸發生轉變,追求更加綠色和諧的城市生活方式,同時伴隨現代化城市建設的發展,自然化、人性化、環?;木G色城市建設成為新的發展方向。城市的綠色化建設自然就是以城市的園林綠地建設為主,城市的生態園林綠地指的是以生態學原理實現園林生態與城市生態以及人類藝術相融合的城市植被系統。通過城市生態園林的建設,自然界中的喬木、灌木和草本植物被因地制宜的融合在城市的園林綠地中。
城市生態園林的建設對城市發展具有重要的促進作用:(1)有利于提高人們的生活質量。生態園林綠地的形成,人們在工作之余有了放松的自然場所,優美的園林自然風光,能夠減輕城市人們的生活壓力。(2)完善城市基礎建設。城市發展不僅有樓房道路建設,而且綠色園林的建設也不可或缺,城市的發展需要園林綠地的參與。(3)促進城市生態環境發展,人類的生活追求與自然界的和諧發展,對于園林綠地的建設,恰好實現了將自然植被進行引入融合,形成城市發展的綠色風景線。生態城市的建設必須要求藝術化的園林景觀建設,優化城市環境,實現與城市發展主題相互融合,形成多樣化的城市園林綠地的觀賞景觀,為城市的發展建設增光添彩,讓城市園林的景觀建設成為城市發展的風景線。
2城市生態園林的設計原則
2.1統一的原則
植物景觀的設計搭配,需要根據植物的樹形、色彩等因素,進行合理比例的搭配。就像穿衣服一樣,上身與下身顏色搭配的統一性。在滿足園林植物配置多樣化的同時,具有一定的植物差異化,但在主體顏色的設計中要具有一定的統一性,既滿足植物生長的生動活潑的自然感覺,又不會像雜草叢生一樣混亂。過多的變化,整體主題得不到凸顯,各個植物的美感受到其他植被的干擾,觀賞起來缺乏美感,但是也要避免同類植物配置的千篇一律,顏色主體顯得生硬呆板,保證園林植被配置的種類多樣性的同時,實現形狀和色彩的統一性。
2.2景觀性原則
城市園林綠地的建設,最重要是實現藝術性和觀賞性。營造出植物配置在園林整體建設中的景觀特點,體現出植物景觀與園林建設相和諧。進行園林設計的前期,熟練掌握各種植物的園林配置效果,對園林中的植物群落進行整體把握,從觀賞性的角度對城市園林建設的植物選取。同時需要滿足一年四季的需要,滿足城市的環境變化。對季節性的植物景觀進行有預見性的搭配,滿足四時之景各有特點的設計理念,豐富城市園林的植物配置,滿足人們對園林景觀的觀賞性需求。
2.3均衡性原則
城市園林景觀的均衡性建設需要從多個方面進行考慮:(1)滿足園林中植物體量、質地的均衡性建設。城市園林的植物色彩太過濃重、體型過大、數量過多等問題,都會破壞園林建設的平衡性,給人一種心情沉重的壓抑感。盡量選擇色彩淡雅,數量與體量相搭配的配置方案。(2)滿足園林結構建設的均衡性,植物配置錯落有致。可以進行對稱性或者互補性的園林結構建設,使園林中植物景觀結構的建設多樣性又不至于凌亂,各個景觀間銜接有序。具有一定的層次感。
2.4生態位原則
植物間也存在生存競爭,尤其是對于生態園林中的建設,植物種類多、群落密度大、城市的生態條件有限。這些都會制約園林綠地中植物的生存發展。進行園林綠地的生態建設,要充分考慮生態系統中的物種搭配,考慮到植物體型之間的影響,對光照水分的需求。避免物種之間的不恰當競爭,灌木植被影響了草本植物對光照需求等情況。形成生態園林物種之間的協調生長、互相補充,既充分利用園林中的生態資源,又能夠實現植物配置的優美景觀。
3城市園林植物配置藝術的設計策略
3.1增加綠化容量
綠化是城市園林綠地建設的基礎。在城市綠地有限的建設空間中,實現綠化容量的最大化,是園林綠地建設中的最重要最主要的生態問題。對于綠化容量的增加問題上,可以進行多方面的發展。(1)選擇高光合率的植物。挑選環境適應性強、枝葉茂密的多葉植物。進行園林建設的綠色視野覆蓋,給人一種置身于樹林中的景觀感覺。同時滿足生態園林對綠化量的需求。(2)建設一定量的綠地草坪,不需要過大,與園林的建設面積相適應就行,提供園林綠地中更加開闊的綠化視野。(3)實現立體化的綠化擴展。進行不同物種在空間上的合理搭配,形成園林地面、墻面、屋頂的多層次覆蓋,同時,分析不同植物對光照和時間上的需求差異進行立體化配置,形成草木與灌木的結合,創造更加豐富的群落系統。通過一系列措施滿足園林綠地的綠化需求,實現更加豐富的植被系統的綠化覆蓋,提高園林系統綠地的空間利用率,發揮園林的植物配置的高效率和景觀性。
3.2城市園林景觀的生態設計手法
城市園林綠地的建設,要做到因地制宜的設計原則,選擇與自身城市環境相適應的植物配置,最好能夠突出城市特色,保留城市的自然環境。開發城市本身的人文風俗和民俗風情。切記不可進行廣場化的花壇園林建設,要進行自然景物的配置搭配,盡量選擇就近區域的植物景觀,同時滿足長期的景物觀賞特性。在進行就近植物配置選取時,盡量選取四季皆有特點、觀賞性強的植物,進行園林綠地的植物群落劃分,提高園林綠地的層次性,劃分出園林綠地的各個功能區。
比如建設有園林特色的主題公園、花卉城等。進行城市園林綠地與人類生活區域的相互融合,滿足人們生活對綠地的覆蓋需求,最終建設出人與自然相結合的城市生態園林。
3.3達到藝術與生態關的和諧
未來城市建設的發展,離不開自然生態的參與。城市園林綠地的建設,對未來城市發展有三方面的重要作用。(1)城市生態功能的需要。城市園林的綠地共同參與城市生態環境的建設,低碳環境的發展需要綠色植物的凈化功能。改善人們的生活環境。(2)城市文化藝術的需要。建設更有觀賞性的城市園林。滿足人們對于自然藝術的吸收,拓展人們的生活視野。(3)人們生活使用的需要??旃澴嗟纳罘绞?,人們總需要一定的放松休閑場所,城市園林不同于其他的放松設施,帶給人們的是更加貼近自然的放松感覺。實現更加人性化的建設需求,滿足人們生活對自然生態環境的使用功能。
4結語
綜上所述,優化城市綠地景觀建設,實現園林綠地中植物配置的藝術性、規律性的協調共存。城市景觀作為城市生態結構的重要組成部分,它既是一門城市發展科學,也是一門城市建設藝術。對于未來城市的建設發展大有益處,為人類塑造一個優美的自然城市風光,實現人們生活與自然界的親密接觸。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911419.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