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訪客   登錄/注冊

景觀園林工程中植物配置設計研究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 要] 城市化進程的不斷加快,促使我國經濟和科技技術不斷進步,人們的生活水平得到大大提升,人們對生活環境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景觀園林建設是改善人們生活環境、促進城市生態平衡、協調人與自然和諧發展的重要工程。特別是在物質基礎不斷豐富的當下,為了滿足人們的精神需求,作為景觀園林的核心關鍵,植物配置是設計人員研究的重點。景觀園林中植物配置要遵循一定的原則,表現其應有的價值,才能更好地推進園林建設的健康發展?;诖?,本文簡要闡述園林景觀中植物配置設計的作用,并遵循植物配置設計的原則,提出植物配置設計的策略。
  [關鍵詞] 景觀園林;植物配置;生態平衡
  [中圖分類號] TU986.2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4-7909(2019)09-58-2
  人們對生活環境方面的關注度在不斷提高,推動了城市綠化的發展,園林景觀建設隨之得到了進一步發展。為了更好地滿足人們對生活環境質量的要求,需提高園林景觀設計水平,優化植物配置,讓景觀園林更具實用性和觀賞性,促進人與生態自然和諧發展。
  1 園林景觀設計存在的問題
  1.1 重視覺效果,輕實用性
  在我國景觀園林工程的設計中,存在重視視覺效果而忽略實用性的問題,認為景觀園林的建設是為了綠化環境,致使設計過于簡單,植物配置缺乏實用性。例如,在一些較為密集的小區中,會在一些大面積綠地中鋪上草坪。這樣的設計缺乏植物配置的前瞻性,人為活動空間不足,無法滿足居民實際的交流活動需求。在一些高端小區中,有些景觀設計引進較為名貴的植物,無法體現小區自身的特色,且植物后期養護乏力,致使植物引進因難適應本土環境而枯敗,影響園林工程建設可持續發展。
  1.2 重外來引進植物,輕本土植物
  引進外來植物進行園林配置,是當前我國景觀園林設計的一個特點。很多城市為了凸顯園林的視覺效果,盲目選擇一些高檔植物,忽略了本土植物的價值,不利于自身城市生態建設。在景觀園林建設中,選擇本地植物是因為其適應性優于外地植物。
  1.3 重綠化面積,輕人文設計
  每個城市都有屬于自己的文化背景,不同的植物有時代表了不同的文化含義。植物在園林景觀中不僅是重要的構成因素,也是體現大自然無限魅力的元素。很多人認為園林景觀就是一片綠地、一片草坪或者到處都是樹木,但是這樣的景觀設計并沒有做到以人為本,無法滿足人們的實際需求。特別是近幾年我國現代化進程不斷加快,很多綠地被改建成了停車場、住宅區等,影響了城市綠化的發展,威脅了城市的生態環境。
  1.4 植物配置缺乏多樣性
  景觀園林建設中植物的種類較為單一。很多城市綠化建設中,使用的植物種類只有三四種。這種單一的情況,使城市園林景觀千篇一律,缺乏特點。植物的功能單一,是因為我國重視植物配置的觀賞功能而忽視其他功能;空間上的單一,如草坪是清一色草坪,街道兩側只有行道樹等。
  2 景觀園林工程中植物配置設計原則
  植物是景觀園林重要的組成部分,而植物配置設計是影響景觀園林整體效果和生態效益的關鍵。在園林景觀植物配置設計中,要充分掌握工程的具體情況和要求,結合所在地區的地形地貌、氣候環境等,科學合理地選擇各種各樣的植物,并考慮植物的開花期、結果期、相關病蟲害等,合理配置植物類別和數量,以豐富園林空間的層次感,實現設計的最初目標[1]。
  2.1 植物配置的多樣性原則
  在園林景觀中配置多樣化的植物,有利于綠化造園時不同的植物吸收不同地段中的光照、土壤、水分及養分,也能夠有效防治多種環境污染[2]。環境污染的形成因素是多樣的,每一種植物往往會對某一種污染因素形成一定的效果。例如,凈化二氧化硫污染的垂柳刺槐,凈化氟化氫的梧桐、柑橘,凈化汞的夾竹桃等;阻礙煙塵的樹木多是樹冠較為濃密、葉面相對粗糙或者多毛的樹木,如泡桐、刺槐等;防止生物污染的有黑胡桃、桉樹等,能夠用分泌的揮發性有機物消滅空氣中的多種細菌和真菌;降低噪聲污染的樹種有松科類和杉科類。所以,要有效改善當前的社會生活環境質量,園林景觀工程在植物配置方面選擇多種植物,才能有效保護環境,促進生態平衡。另外,植物配置的多樣化選擇,也有利于形成有層次的空間結構,使得喬木、灌木、藤以及草本植物形成一個穩定的植物群落。多層次群落能夠提升其在環境保護方面的綜合效果,同時豐富人們對植物種類的認知。
  2.2 園林中植物配置功能性原則
  園林景觀植物配置設計中,要充分考慮符合園林景觀的功能性和綠地性質的要求進行植物配置設計。例如,城市周邊的街道景觀,主要發揮美化城市、交通和庇蔭的作用。園林設計要凸顯功能性,以服務人們的思想為基礎,堅持以人為本,科學合理進行植物配置設計,使得園林設計更具人性化,以此滿足人們的需求。
  2.3 適地適樹,合理選擇樹種
  適地適樹是指在合適的地方種合適的樹木,因地制宜地選擇樹種,保證園林景觀工程中的植物配置與其生長環境相適宜,確保植物能夠健康生長[3]。對于當前園林建設來說,要盡可能選擇本地植物,這樣無論是在土質還是環境方面,都能有效保證植物的成活率,降低相關的移栽投資。在園林工程樹種選擇方面,選擇合適的樹種是其主要內容。園林設計人員要充分掌握當地園林建設的實際情況,結合綠地方面的需求科學選擇。例如,街道周邊要種植耐陰的樹種,盡量選擇具有抗煙塵能力、便于修剪、適合當地生存環境、成活率較高的樹種;在山地栽種時,要選擇與山地景觀一致且耐旱的植物,要保證其在形狀、花、果、葉方面有良好的觀賞價值等。
  3 景觀園林工程中植物配置設計策略
  3.1 利用植物體形藝術進行設計
  在景觀園林工程的植物設計中,不但要求植物要體現顏色方面的美觀性,還需要充分展現植物形體方面的美感,讓植物的色彩與形態相互映襯[4]。在進行植物配置設計中,需要利用美學,考慮植物形體技術,將形體美態與景觀有效結合。比如,半球形的黃楊、尖塔形的松柏、匍匐形的常春藤等。根據植物生長特點,結合植物形狀,結合園林景觀的區域設計目標進行適當修剪,形成優質的造型藝術,保證植物能夠按照設計的形態目標生長,讓自然美與形態美有效相融,提升植物配置設計的效果。   3.2 按照趣味進行設計
  首先,植物配置能夠引發人們的自然趣味。一些較為平淡的山石花木,在經過園林植物設計人員的合理搭配后取得的效果,決定了整個景觀園林工程的效果。在植物配置的合理設計過程中,要讓植物能夠體現出更佳的景觀效果,突出其在造型、色彩以及空間方面的藝術性,然后加入一些代表地域特色的植物。一些模仿自然水景和地形的園林景觀中,進行植物配置時可加入具有當地代表性的植物,較好地體現植物的野外趣味。另外,可以引入一些四季常綠植物以及具有特色代表的花卉,豐富景觀園林的趣味性。通過對各種植物和花卉疏密的處理布置,讓灌木與喬木相互呼應,突出天然趣味性。其次,在景觀園林植物配置設計中,可以融入異國情趣。這需要結合異國情趣合理配置植物,選擇適宜的植物激發人們的興趣和好奇心,從而進一步提升園林趣味性。例如,在進行植物配置時,可以利用色彩鮮麗且豐富的花灌木、熱帶植物和棕櫚科植物營造熱帶風情。
  3.3 按照色彩進行設計
  有些植物的顏色會隨著季節的變化而變化,所以在景觀園林植物配置設計中,利用植物豐富的色彩變化可提升園林的觀賞性,使園林更具鮮活力。在色彩變化的利用上,可以從3個方面考慮。第一,植物葉部的色彩變化。葉部的色彩隨著季節變化的情況有2種:一是植物在整個生長過程中,葉子一直呈現不同的顏色變化,如一些綠色植物會在葉子上長出點狀花紋,如金葉皂莢;二是植物在生長過程中一直保持綠色,但在落葉后新葉長出后變為其他顏色,如銀杏、楓香。第二,樹皮具備的色彩。正常情況下,人們視線平行的地方大多在樹木的樹干部分,所以正常行走時一般先看到樹干。利用這個特點,景觀園林要充分展現樹皮的美感。在進行植物配置設計時,可以利用樹皮一般是紫色或者紅色的榔榆和懸鈴木等類似樹木,也可以采用白色樹皮的白樺樹等。第三,植物花卉所具備的色彩變化。在進行植物配置設計中,要掌握好花色的變化,根據花色、空間的高低程度、開花期等進行區分。比如,石竹的花較為艷麗,但花期較短。另外,在進行植物配置設計時,要注意色彩與周邊環境的協調性,在周圍植物協調統一的基礎上,突出植物的形態和尺度。
  4 結語
  植物配置是植物景觀園林的一個重要構成元素,與園林中的路徑、區域、環境意象形成等有著密切聯系。其在景觀園林設計中可以作為主景構成,也可以作為配景部分,幫助形成層次更加鮮明清晰的園林環境。實際設計中,植物配置要遵循相關原則,結合園林工程的實際建設特點,以滿足人們需要為基礎進行科學合理配置,以提高我國景觀園林工程的建設質量。
  參考文獻
  [1]武國英.風景園林規劃設計及植物配置微探[J].山西建筑,2019(9):202-203.
  [2]劉東華.芻議景觀園林設計的植物配置方法[J].城市建設理論研究,2018(23):185.
  [3]周云花,李東徽.生態學原理在園林景觀設計中的應用[J].農家參謀,2018(13):86.
  [4]張偉.試析景觀園林設計的植物配置與規劃[J].建材與裝飾,2018(2):57-58.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905234.htm

?
99久久国产综合精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