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配置在園林綠化中的應用研究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 要:植物作為園林綠化工作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其花期通常情況下具有很大的差異。園林綠化工作的開展需要遵循相應的原則,通過不同植物的合理配置來不斷提升園林的整體水平。如今,園林綠化工作已經成為了現代化城市中必不可少的內容,對園林植物有目的、合理地進行配置,能夠豐富城市中人們的生活,從而達到構建和諧社會的目的。鑒于此,就植物配置在園林綠化中的應用展開了探討,以期為相關工作者提供參考。
關鍵詞:植物配置;園林綠化;應用
1 園林綠化中植物配置存在的問題
1.1 設計缺乏科學性
從我國目前的城市綠化現象來看,在園林植物的配置方面存在很多問題。有些城市在園林植物的選擇上不科學,部分植物并不適應所在城市的地理條件及氣候,無法將城市特色凸顯出來,而且也存在不同植物混合配置的情況。盡管開展該項工作的目的是對城市的環境予以優化,但是整體效果并不好。由于我國園林植物配置工作缺乏規范性,沒有一定的指導性文件,而且部分中小型設計企業的設計規劃水平比較欠缺,使得園林植物的價值很難發揮出來,植物之間缺少協調性,難以呈現出美感。另一方面,園林綠化行業的發展仍然不成熟,特別是市場監管力度不夠,使得行業內部缺少專業性,而且不能很好地體現出生態效益。
1.2 過于重視草坪配置
在目前國內的綠化領域中,存在趨同性的問題。在草坪熱潮的地區,我國各個范圍內在開展植物配置工作時,首先考慮的都是普通的草坪,并且將其作為綠化領域中的重點,因此,不僅不同地區的植物景觀效果一致,而且園林綠化特色也沒有發揮出來。所以,不僅要實現草坪的多樣化配置,同時,還應該種植一些喬木類植物,從而滿足人們乘涼的需要。園林植物的配置工作應該逐漸向著多樣化的方向發展,只有這樣,才能夠不斷提升植物的配置水平[1]。
2 園林綠化中植物配置的策略
2.1 根據季節配置植物
要想做好園林植物配置工作,就需要結合季節特點來進行設計。不同的植物,其生長周期不同,需要選擇在適當的季節進行植物配置。植物配置方案是否完善,和植物生長周期之間有著直接的關系。例如,春季比較適合種植植物,使其在溫暖的環境中生長,并且可以保障花期。在此基礎上,還可以對植物進行層次性的搭配,使人們在一年四季都能夠看到花,從而為城市增添活力。我國很多城市夏季溫度比較高,為了能夠有效保障植物的存活率,并且為人們創造出更加清爽的生活環境,需要選擇喬木類這種比較高大的植物,以此來增加綠色遮陰的比例,使植物的環境價值能夠在夏季的時候充分發揮出來。在秋季進行園林植物配置的時候,需要考慮植物的耐寒性,并且要和其他植物之間有很好的搭配,以此來優化城市園林景觀。在冬季進行植物搭配時,需要選擇耐寒性的植物,并且要確保其在冬季能夠有旺盛的生機,例如龍柏、圓柏及紅瑞木等,應該結合城市的整體特點,對植物進行優化配置。對于四季不分明的城市,需要按照溫度、光照等條件來選擇相應的植物,完成設計搭配[2]。
2.2 園林綠化發展方向
在人們意識文明不斷提高的時代背景下,其審美水平有了明顯的提升,對生活環境的要求也越來越高。面對這種情況,園林綠化的設計工作應該保障具有生活性、藝術性的生態環境,將傳統生活和現代化的生活環境結合在一起。經文化熏陶之后的地方特征是園林景觀中的特色,因此,園林綠化工作的設計應該將地方特色展現出來,確保其能夠更加滿足歷史文化及自然環境等方面的特征。
對于園林景觀而言,最關鍵的是實現我國現代文明與傳統文化之間的有效結合,以此來保留文化的精髓,并且要尊重傳統文化,將現代人的生活習慣展現出來,使整個生活環境比較宜居。在實施整體規劃工作的過程中,需要結合當地的具體地域特點進行考慮,對地理環境作出深刻評價,并且通過分析特殊的地域特點,可以構建出合理的信息架構,突出設計工作中的重點內容[3]。
此外,還應該不斷擴大整體的綠化效果,特別是在城市化水平不斷發展的時代背景下,人們對于綠色及自然的需求也不斷增加,因此,需要借助整體規劃工作來擴充綠化效果,保障人們的生活質量,促進園林景觀的健康、可持續發展,使人們的生活環境充滿鳥語花香。
3 園林綠化中植物配置的實例
筆者根據當地公園園林綠化工作的案例展開了探討,從而能夠更好地說明園林植物配置工作的實際應用。該公園內部綠化植物的種類比較多,主要包含了48種喬木,其數量占植物總數的44%左右;灌木種類有43種,其數量占植物總數的35%左右;其余的則有竹子及藤本等植物。在實施景觀園林的設計工作時,需要充分考慮該公園中植物群落的構成情況。
因主要群落結構包含灌木、喬木、草地及林帶等,因此在開展設計工作的時候,應該考慮垂直結構的植物配置,使其能夠很好地展現出這一地區的植物特點,豐富游客的視野。可以將整個垂直結構分為喬木、灌木及地被草叢等,這種從高到矮的結構設計,能夠將植物景觀的多樣性展現出來,還可以借助自然式的植物配置方法,將園林景觀的純自然及原生態的特點展現出來,避免受到人為因素的干擾,從而在一定程度上還原整個生態系統[4]。
自然式的配置方法包含叢植及孤植的對比搭配。例如,在湖邊使用多株柳樹及孤植的合歡樹,不僅能夠自然隔離中心湖和公園中的其他區域,同時還可以產生一種比較朦朧的構圖美感,讓游人產生“河邊的金柳,是夕陽的伴娘”的感覺,有效提升中心湖的欣賞價值。借助叢植搭配的方法,在中心湖的周圍,將龍爪槐、白蠟、銀杏及劍蘭等多種樹木進行不等距的種植,使其形成一個整體,從而隔離雕塑廣場與周圍的生態環境,增強雕塑廣場內部的整體空間感。自然式的配置方法隨意性較強,在配置過程中能夠使人覺得有隨和感。但是,在公園入口廣場,設計者為了能夠彰顯其地位,使用了規則式的樹木種植方法,這種方法能夠增加入口廣場莊重典雅的感覺,也適合舉辦文體活動,增強入口廣場的凝聚力和整體感[5]。
總而言之,在城市建設規模逐漸擴大的過程中,園林綠化面積也有所增加,通過對園林植物的資源配置予以優化,能夠使城市更有生機。在具體開展各項工作的過程中,應該結合當地的地理、文化及氣候等方面的特點,針對性地進行園林植物的選擇,此外,還應該考慮到生態環境,將園林綠化工作的重要性充分發揮出來。
參考文獻:
[ 1 ] 黃敬愛.淺析園林植物配置在園林綠化中的應用[J].時代農機,2018,45(09):24,37.
[ 2 ] 董敏捷,王薇.園林綠化的植物配置與色彩類型分析[J].現代園藝,2018(18):131.
[ 3 ] 何坦帥,沈耐慶,趙飛.植物造景在園林綠化中的應用分析[J].現代園藝,2018(17):145-146.
[ 4 ] 陳佳琳,王靜一,于洪偉.淺談園林綠化設計的植物花卉如何科學配置[J].農業與技術,2018,38(16):221.
[ 5 ] 陳紅.園林植物配置在園林綠化中的應用分析[J].農業與技術,2018,38(16):220.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804420.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