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訪客   登錄/注冊

生態園林設計中植物配置研究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 要] 生態園林集多種效益于一體,力求創造清潔、優美及文明的生活環境。園林設計需遵循生態學的原理,科學配置植物,以實現人與自然的和諧共處。本文概述生態園林的基本內涵,分析植物配置的原則,探討植物配置的策略,說明植物配置的重要性,以期為生態園林設計提供參考。
  [關鍵詞] 生態園林;園林設計;植物配置
  [中圖分類號] TU986.2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4-7909(2019)04-70-2
  生態學是研究生物體與其周圍環境關系的科學,生態環保是人類社會未來發展的必然選擇[1]。近年來,生態園林建設初見成效,以生態學原理為指導建設園林綠地系統,使生態效益、社會效益及經濟效益同步發展,可謂一舉多得。生態園林設計與植物配置息息相關,現代生態園林設計對植物配置提出了新要求。如何做好生態園林設計中的植物配置,最大化發揮植物的生態作用,是當前生態園林設計關注的焦點。因此,探索生態園林設計中的植物配置策略具有十分重要的現實意義。
  1 生態園林的基本內涵
  1.1 生態園林的內涵
  生態園林作為園林建設的一種新思路,繼承和發展了傳統園林的經驗。生態學作為一個指導性學科,使植物的景觀功能和生態功能得到了充分發揮??茖W的植物搭配可使園林設計更加合理,便于建立人類、動物及植物之間的新秩序,實現生態效益和景觀效益的雙贏[2]。
  1.2 生態園林的作用
  一是打造良性循環的生活環境。依靠科學地配置植物群落,做好植物與環境的完美結合,可使生態系統穩定、持續且良性的循環。
  二是促進人與自然的和諧發展。生態園林需尊重自然規律,遵循城市發展與自然發展的協調,以維護生態環境平衡,改善生態環境質量。
  三是提高游覽觀賞價值。生態園林是自然生態的縮影,在一定程度上代表著城市形象。生態園林景觀設計可提升園林的觀賞價值,實現對整個城市環境的美化。
  2 生態園林設計中植物配置原則
  2.1 生態性原則
  植物是有生命的有機體,以植物為主體進行園林景觀建設,不能小覷植物的生態功能。堅持生態性原則,就是要遵循生態功能優先,根據環境和需求的不同,充分考慮生態學適宜性原理,配植不同的植物類型,因地制宜,適地適樹,做到植物之間互相補充和協調。
  2.2 統一性原則
  植物形態、色彩、輪廓線條及質地,要堅持統一性原則,即寓變化于整齊,有統一的風格和色調,有規律地重復,有間隙地變化,實現功能與意義的統一。對于不同植物間的搭配和銜接,要確保連貫性和相似性,以滿足觀賞者的視覺審美要求。
  2.3 景觀性原則
  為凸顯園林景觀的美,基于植物的觀賞特性和造景功能,還要堅持景觀性原則。以美學設計基本原理為依據,充分發揮植物本身形體、線條及色彩等自然美,注重植物設計的色彩搭配和空間形態,以達到賞心悅目的景觀效果。
  3 生態園林設計中植物配置策略
  為進一步提高生態園林設計的植物配置水平,基于生態園林的基本內涵和生態園林設計中植物配置的原則,提出了以下生態園林設計中植物配置的策略。
  3.1 充分考慮植物的生長特性
  植物是園林景觀物質要素的重要因子,植物的生長特性是生態園林設計中植物配置的關鍵。每一種植物都有特定的體貌形態和生理特征,生態園林設計中應以植物的生物學特性為基礎,了解植物對土壤環境的生理反應和抗逆機理,考慮不同植物的生長習性,酸性環境選擇喜酸植物,堿性環境選擇堿性植物,科學組合植物群落,以最大限度地發揮植物的生態功能,如櫻花、山茶及杜鵑等喜歡酸性土壤,黃楊、檸檬香蜜草及丁香等喜歡堿性土壤[3]。
  3.2 營造比例均衡的園林景觀
  植物搭配具有層次性和系統性,不同類型的植物應按比例大小均衡搭配。營造比例均衡的園林景觀是生態園林設計中植物配置的重要環節。生態園林植物搭配中,植物群落應錯落有致,以獲得園林布局的完整性。
  一是植物種類要豐富,適當補充草本花卉,觀花植物和觀葉植物組合,打造多元化的植物景觀。例如,落葉植物與常綠植物搭配,并搭配春夏秋冬各季節的開花植物,以達到四季皆景的目的。
  二是注意色彩和比例的搭配。橙色一般以綠色作陪襯,冷色系點綴暖色系,黃色可活躍氣氛。
  三是注意各種植物之間要互惠共生,從高度、規模以及色彩提升景觀層次,保持景觀的長效性和美觀性。例如,高層次的植物為櫻花,低層次可配置金娃娃萱草[4]。
  3.3 彰顯園林植物的藝術特點
  彰顯園林植物的藝術特點對生態園林設計中的植物配置至關重要。生態園林是在審美的基礎上進行藝術配置,植物是文化性和生態性的重要載體。運用植物的不同形態特點,可使園林景觀具有更高境界和人文特征,彰顯出園林“師法自然”的靈魂??筛鶕竟澨攸c配置植物,使不同季節有豐富的季相變化景觀。例如,春季的櫻花、梨花及桃花,夏季的荷花,秋季的銀杏,冬季的常青樹、臘梅及落雪等。此外,可通過自然式配置方式進行河湖溪澗植物造景,將水體和陸地自然和諧地連接到一起,形成和諧、完善的生物鏈,促進自然科學、植物美學及生態學的融合發展[5]。
  3.4 整體造景中突出地方特色
  整體造景中突出地方特色是生態園林設計中植物配置的有效舉措。生態園林設計中,應著眼于整個城市生態環境,盡量就近選擇適宜植物,利用當地文化來突出植物造景的個性美,使園林與整座城市文化和諧統一,體現城市獨特的地域文化特征,進而起到傳承文化神韻的作用。例如,著名的蘇式園林就是以景取勝,景因園異,其園林設計以“古、秀、精、雅、多”而聞名,植物配置以常綠植物為主,并結合南天竹、枇杷、松、竹、柏及臘梅等本土植物;通過疊山理水,栽植花木,讓植物配置與山、水、亭、臺、廊和榭等搭配;采用變換無窮、不拘一格的藝術手法,營造出步移景異的景觀特色,表現出蘇州古典園林深厚的文化意蘊[6]。
  4 結語
  城市園林能實現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生態園林設計中的植物配置是一項綜合性系統工程,具有長期性和復雜性。生態園林設計中的植物配置應充分考慮植物的生長特性,營造比例均衡的園林景觀,彰顯園林植物的藝術特點,整體造景中突出地方特色,正確運用植物配置藝術手法,積極發揮植物的各方面優勢。只有優化生態園林設計中的植物配置,才能使整座園林添彩加色,促進人與自然的和諧發展。
  參考文獻
  [1]孔剛.城市休閑視域下生態園林研究[J].黑龍江科學,2018(18):98-99.
  [2]劉潔.住宅景觀中“生態園林”的應用與設計[J].住宅與房地產,2018(24):68-69.
  [3]畢程程.現代生態園林的規劃設計方法綜述[J].城市建設理論研究(電子版),2018(21):52-53.
  [4]黃燦森.水生植物在城市園林設計中的有效應用分析[J].農技服務,2015(1):196.
  [5]秦華娟.探析生態園林式校園建設的必要性與途徑[J].行政事業資產與財務,2017(3):91-92.
  [6]薛明.試述生態園林景觀植物配置的現狀分析與對策[J].現代園藝,2017(9):118-119.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803824.htm

?
99久久国产综合精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