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析初中語文教學中的情感滲透方法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要】隨著社會發展,各學科的情感教育蓬勃發展。如何在初中語文教學中培養學生的情感,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語文態度成了初中語文教學的工作重點。所以,初中語文教學工作者應將工作的重點轉移到激發初中生的情感上來。本文將以本人多年的初中語文教學工作為主要依據,并結合發達國家在初中語文教學方面的先進思想,探討了在進行初中語文教學的時候,情感滲透的一些方法。
【關鍵詞】初中語文;教學;情感滲透
【中圖分類號】G633 【文獻標識碼】A
語文作為初中的一門基礎科目,語文的學習質量不但關系到了學生語文成績的好壞,也關系到學生對其他課程的理解能力。由此看來,提高初中語文的教育水平對學生的綜合素質的提高起著重要作用。隨著素質教育的到來,讓學生拿高分已不能適應時代的需求。老師應該創新教學方法,把情感教育逐漸滲透進去。特別是在進行初中語文教學的時候,老師更應該進行情感教育,使其更喜歡學習,進而促進學生語文的學習。
一、情感教育在初中語文教學的作用
?。ㄒ唬┣楦惺侵淙说闹匾蛩?
眾所周知,初中生年齡小,身體、心智不成熟,行動受感情支配程度大,因此,只有在對學生的教育中,適當加入感情因素,才可以讓教育的效率大大提高。如果在教育學生的過程中,老師對待學生不能一視同仁,對好學生態度好,歧視成績落后的學生,會使學生感到不公平,對學生產生負面影響,不僅打消學生學習積極性,更有甚者使得學生產生陰影。但是,如果老師同等對待所有學生,表揚好學生,鼓勵成績暫時落后的學生,就會產生很好的積極效果。
(二)情感教育可以促進學生全面發展
情感教育將對學生認識過程的智力發展產生深遠的積極影響。對于學習成績而言,智力水平與情感是左右成績高低的兩大重要原因,對于初中這一提高智力的關鍵階段,教育工作者必須將其抓好抓牢,科學的教育手段必然將對其智力發展產生不可磨滅的影響。
二、影響情感教育的因素分析
(一)初中語文教師資源缺乏
大多數初中語文老師對語文的教授仍僅僅停留在識字認字的層面上,只注重學生的卷面成績,唯“分”是從。同時,傳統應試教育的理念也使得國家對注重情感教育的教育人才培養強度極低,對初中語文教育的資金投入也存在嚴重不足。注重情感教育的優秀初中語文教師數量少,教師情緒輔導與實際不相符,這也是初中語文教學中情感教育不到位的一個重要原因。
?。ǘ﹤鹘y教育觀念的影響
我國傳統教育觀念深入人心,大多數人對情感教育的了解較少。在學校方面,大多數學校有意減少了在情感教育上的精力投入用來增加升學率以及學生的應試能力。在學生方面,他們僅僅將分數作為自己入學的唯一標準,僅僅學習課堂上的知識,自身習慣于被老師分為三六九等,被不公平對待。在家長方面,大多數家長對所謂的情感教育理念并不了解,而是將孩子完全托管式地交到學校,而對教育形式與方法不聞不問。
三、對初中語文教學進行情感滲透的方法
(一)在情境中教學,用情感激發學生的學習動力
在初中生的語文教學工作中,應該注重教師與學生之間的互相交流,從而營造出一種濃郁的學習氛圍,激發學生對語文的興趣。在之前的教學工作中,在講解語文的時候,學生的注意力總是不集中,學生很難與我產生共鳴。我便引用作家魯迅生活中的一件小事,學生的注意力瞬間被吸引,在故事中語文的魅力被展現得淋漓盡致。從此之后,每次課堂,我都會精心準備與本節課相關的語文小故事,而且還以豐富的教學手段展現出來。每節課上,學生的注意力都會被這些小故事深深地吸引,并且我會提問他們一些問題,這便達到了目的,提高了學生的語文水平。
?。ǘ┙處熢谡n堂中融入自己的情感
初中的語文課堂不應該是冰冷冷的黑板與面孔,應該是一個充滿情感的世界。如果希望學生熱愛老師,熱愛語文這門學科,那么老師必須先懂得愛護學生。在教學中,初中語文老師應與學生搞好關系。老師只是初中生成長路上的領路人,而不是扮演著發號施令的角色。在課堂中,教師應該積極地融入學生的學習活動中,和孩子們一起學習、一起游戲,共同感受語文學習所帶來的魅力。在學生的學習過程中,教師應該把學生的優點挖掘出來,在學生犯錯誤或者是遇到挫折時,要包涵并引導學生,維護孩子們的自尊心,嚴厲的指責可能對學生的自尊心是致命的打擊,教師的任何一個小的行為,都可能影響這些初中生的一生。
?。ㄈ┰谑谡n時巧設疑問,開發學生的大腦
學習的過程不僅僅是一味地接受知識,還伴隨著思考。一些不適當的問題可能對初中生是一種沉重的心理打擊。這時就需要我們這些教學工作者巧設問題,將煩瑣抽象的問題在適宜的時機用適當的方法,以更容易接受的形式傳達給學生,這樣學生在遇到問題時的態度就會是好奇,而不是逃避。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學生就會收獲成就感,每一個解題過程體現的是學生的思維方式。在不斷解決問題的過程中,每一位學生不斷成長,不斷收獲,最終就會對初中的語文學習充滿積極的動力,進而提高其水平。
?。ㄋ模┡c學生進行互動,提高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在進行初中語文教學的時候,只有引導學生主動學習,才會使他們的思維更加活躍,學生主動學習的想法才會更加濃烈。老師必須讓學生更好地表現自己,學生才會在學習上更加積極并具備獨立思考的能力,進而使自己的學習能力得到提升。如果學生可以對某一個問題刨根問底,就說明學生的思考水平已經大大提升,這樣師生互動才會產生想要的效果。在這樣的狀況下,老師還要及時引導學生養成好的學習觀念,進而掌握更多的內容,學生只有勇于提出問題并將其回答出來,其創新能力才會真正得到提升。除此之外,老師還應引導學生主動思考,滿足學生的好奇心理,這樣他們發現問題的積極性才會更高。
?。ㄎ澹┳⒅厝后w合作學習,引導學生團結協作
在初中語文教學當中,群體合作的學習模式極其重要。學生在互相討論問題的同時,可以擴大詞匯量,學習其他同學的學習方法,滲透情感教育。一般來說,為了實現團隊學習想要的目的,確保團隊學習的有序進展,就必須劃分團隊成員的責任。群體學習與傳統的課堂教學方法有很大區別,學生在學習中的主導地位得到了很好的提高。然而,在這種“迷你課堂”模式下,優秀的學生常常具有更多的學習作業與操作,中下層學生的主導性被嚴重減弱。小組合作學習方法是樹立學生平等觀念的重要方法,它打破了傳統的判斷,即學生的成績是好是壞,已不是唯一的評定標準,團體合作為學生提供了更多的動力。
?。┞撓祵嶋H生活實施情感教育
語文教育的根本目的是引導學生注重實際生活中的情感與生活細節,激發學生對觀察生活、感受生活的興趣。因此,在語文教學中適當聯系實際生活進行課文講解是十分有意義的。例如課文《傾斜的傘》的教學中,教師除了讓學生了解課文中親情的珍貴與父母的不易外,還應結合實際生活,引發學生對父愛的感觸。因此,在語文教學過程中適當聯系實際生活實施情感教育,將有利于學生優秀品質的培養與健康人格的塑造。
四、結語
在進行初中語文教學的過程中,將情感教育融入進去,不僅可以使學生更喜歡學習,還能促進師生平等,讓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保持著應有的尊嚴。所以說,語文老師在教學當中應該盡職盡責,不僅需要向學生傳遞知識,還應關心其情感上的教學,提高其語文成績。
參考文獻
[1]李昂.初中語文教學要運用“情感教育”[J].青年文學家,2012(2).
[2]李鳳珍.初中語文教學與情感教育淺談[J].現代語文(教學研究版),2013(2).
[3]余曉青.淺論中學語文教學中情感教育[J].銅仁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3(4).
[4]張雄.語文教學中的情感教育探究[J].教育實踐與研究(A),2014(2).
?。ň庉嫞簭垥枣海?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911999.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