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語文課堂教學中情感教育的滲透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 要】情感是實現有效教學的橋梁和紐帶。在初中語文教學中,教師應充分發揮學科優勢,從情感出發引導學生走進語文情境,充分感受和領略文學藝術的魅力,感悟人生真諦,陶冶高尚情境,增強情感體驗,只有這樣才能讓初中語文課堂煥發生機與活力。
【關鍵詞】初中語文;情感教育;情感因素
【中圖分類號】G63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9)15-0185-01
語文是一門具有濃烈人文色彩的學科,而情感因素又在語文教學中具有舉足輕重的作用?!冻踔姓Z文課程標準》明確指出:“語文課程豐富的人文內涵對學生精神領域的影響是深廣的,學生對語文材料的感受和理解又往往是多元的。教師應在教學中不斷增強學生的情感體驗,促進其想象能力與審美能力的提高?!币虼?,教師只有在教學中實施情感教育,才能豐富學生情感體驗、陶冶高尚道德情操,順利實現三維教學目標。
一、設計課堂導語,激發學生情感
語文是一門情境交融的學科,語文教材很多的篇章都具有這樣的特點。在課堂導語的設計上,教師也可以充分發揮其情感因素,激發學生的求知欲望,達到引人入勝的教學效果。
例如,在教學北朝民歌《木蘭詩》時,筆者別出心裁以豫劇《花木蘭》片斷為導課手段,講述了木蘭從軍的故事經歷。這樣的曲藝形式不僅新奇有趣,而且很快的激發和調動了學生的學習欲望,引起了學生內心情感的共鳴:木蘭小小年紀為何要參軍?木蘭參軍后又會怎樣?鄉親父老見到木蘭得勝歸來的情景又是怎樣的?……學生們會帶著疑問很快的融入教學之中。
又如,筆者在講解郭沫若先生的《天上的街市》一文時,筆者用動情的語言說到“夏天的夜晚是多么的令人神往,滿天的星斗恰似一條銀河,點點星光猶如遠處的燈火。如果把銀河看似一條繁華的街道,那么天上的街市又會是怎樣的一番景象呢?請大家展開想象的翅膀開始想象……這樣的導語設計無疑給《天上的街市》一文增添了許多神秘的色彩,學生們也會饒有興趣的展開想象和閱讀。
二、發掘教材內涵,陶冶學生情感
教材是教師實現教學目標的堅實基礎,也是實施情感教育重要途徑。在初中語文教材中收錄了很多情文并茂的名篇佳作,無論是散文還是詩歌、小說,其中不乏情感真摯、感人肺腑的好文章,教師可以充分挖掘并利用其中的情感因素,陶冶學生情感,達到“潤物無聲”的教育效果。
例如,筆者在講解朱自清先生《背影》一課時,通過教師領讀、學生誦讀、文章研讀等形式,學生可以切身感受到全文中“凄楚感傷”的情感基調,這種氣氛彌漫到整個課堂之中,深入到心靈之中,讓教師與學生、作者與“父親”的情感“熔”于一體,產生共鳴,然后我又引導學生分析:文章以背影為題用意何在?文章結尾處,作者在晶瑩的淚光中,又看見那肥胖的、青布棉袍黑布馬褂的背影,會給我們帶來怎樣的內心感觸?通過教師的點撥與學生的情感體驗,學生們能夠把握“天下父母心”的深刻含……
又如,《最后一課》是法國著名小說家都德的一篇佳作,這部膾炙人口的短篇小說不僅語言真摯感人,而且主題嚴肅,敘事角度新穎。文章標題“最后一課”說明了老師的無奈、悲哀、氣憤,也點燃了師生的愛國之情。小說重點寫法國阿爾薩斯地區被德國普魯士軍隊占領以后,侵略者強迫當地學校改教德語的事件。這是侵略者的文化侵略。作者選擇一個淘氣調皮的男孩作為主人公,通過他帶著些無知而稚氣的口吻,以他心理的變化,間接地寫阿爾薩斯地區人民由衷的悲痛和對侵略者無聲的抗議,表現出他們對祖國的戀戀深情。小主人公在這堂課里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教育,讀者也受到了感動。
三、運用語言藝術,拉近師生情感
教學是一門藝術,教學語言既是教學藝術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實現師生情感溝通的有效方式之一。在初中語文教學中,我們不僅要求教師要語言精煉,做到言簡意賅,而且要機智幽默、生動形象。這樣利于拉近師生情感距離,實現心靈溝通。
前蘇聯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說:“教師的語言是一種什么也代替不了的影響學生心靈的工具?!币虼?,教師在教學中應把教學語言同教學目標融入一體,用形象化的語言引導學生走進文本深入,深刻的把握文章的內涵,做到與作者“感同身受”。運用恰當比喻、擬人、夸張的語言,促進學生語言思維的發展,如著名的學者魯迅講課,用農民討媳婦不要“杏臉柳腰”,“弱不禁風”的“美人”,而要“腰臂圓壯、臉色紅潤”的勞動姑娘這個生動形象的事例,來闡明“美的階級性”這一抽象的理論問題??梢哉f,語言的形象性是語文課堂教學語言的活力之所在,而且也正是它才使語文課堂放射出異彩。
例如,某位教師在講劉禹錫的名篇《陋室銘》一文時,針對一些學生“讀書無用論”的論調,將《陋室銘》進行了改編,講了一段《教室銘》:“分不在高,及格就行;學不在深,作弊則靈。斯是教室,惟吾閑情。小說傳得快,雜志翻得勤。琢磨下象棋,尋思看電影??梢源蝾?,寫家信。無書聲之亂耳,無復習之苦心。雖非跳舞場,堪比游樂廳。心里云:'混張文憑’?!比珗鰧W生為之屏息靜聽,聽完一齊歡笑出聲。
總之,在中學語文教學中教師要善于把握情感因素,不斷增強課堂教學的吸附力與感染力。只有這樣,我們的語文課堂才能充滿歡聲笑語,才能豐富學生的情感世界,讓學生在語文思考與情感體驗中有所收獲,有所提高,有所發展。
參考文獻
[1]黃芳.初中語文情感教學策略之我見《教育界》,2015年11期.
[2]張從娟.初中語文激發學生情感的有效方法《學園》,2010年17期.
[3]趙素娟.試論新課改下初中語文情感教學研究《課外語文(教研版)》,2013年10期.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919159.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