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高中數學教學中滲透情感教育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 要】隨著新課標改革的不斷深入,我國當前對于學生情感的培養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情感教學并不是一門單獨的教學學科,它滲透于每一門具體學科的教學活動中。為了迎合新課標的要求,使高中數學教學的情感目標得以實現,本文就如何在高中數學教學中滲透情感教育,引導實現數學教學的有效開展進行探討,旨在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為今后的數學教學提供參考建議。
【關鍵詞】高中數學;教學;情感教育;滲透
【中圖分類號】G6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9)15-0246-01
教學是具有共性和個性的師生間復雜的互動與律動過程,是溝通和交流的過程,其內在本質為情動的過程,也就是師生雙方圍繞著千絲萬縷的“情”的展開和延伸。《數學課程標準》指出:“知識技能、數學思考、解決問題、情感態度是義務教育階段數學課程的總目標”。因此,我們應在教學過程的各個環節注重對學生的情感教育。
一、以建立融洽的師生關系為切入
“愛屋及烏”比喻愛一個人會連帶到與他有關的事物。同樣,如果學生對老師產生良好的感情,則一定會遷移到這位老師所教的學科中,形成一股積極的教育力量,因此,教師應當從思想、生活、學習上關心學生,了解他們想什么,需要什么,有什么困難;了解他們的生活習性、學習特點和興趣愛好,建立融洽的師生關系,使學生親其師,信其道。尤其是基礎較弱的學生,他們由于成績差,長期被自卑所困擾,教師應該付出更多的愛,使他們的心理保持平衡。蘇霍姆林斯基說“熱愛孩子是教師生活中最主要的東西”。精誠所致,金石為開。一旦教師的真情被學生理解,教師對學生真摯的愛,就一定能化為學生學習的內在積極因素,產生有效的“正遷移”。有一個教育家曾經說過:“真正的教育,是快樂的教育”,在快樂的環境中學生學到了知識,感受到了幸福,這不能不說情感因素起到了關鍵的作用。
二、以深化教學內容與生活實際的聯系為突破
課程教學,應確立以學生為主體的原則。數學教學是教與學的雙向活動,是學生的主動認識過程。在這個過程中,教學內容是客體。學生則是課堂的主體,學生不僅僅要接受教師傳授的知識與技能,更應該成為主動的探索者。因此,作為老師的我們,應充分地認識這種主體性,尊重學生的每一次回答,肯定學生的每一次回答,讓學生在融洽、嚴而有序而又無拘無束的氛圍中學好知識技能和做人的準則,從而培養孩子對自己及數學的情感。在此基礎上,我們必須創造性地組織課時教學內容,充分展示知識的形成過程,讓學生參與知識的發生、發展過程,讓學生有情可發。以情景為手段,以情感為紐帶,以發展為目標,通過創設問題情景、故事情景、生活情景、形象動態情景、質疑情景、解決實際問題等情景,讓學生在豐富的學習生活中體驗促進情感的發展。在這么多情景中,聯系生活情景滲透情感教育尤為重要,只有讓學生真切地體驗到數學既來源于生活、提煉于生活又在更高層次上應用于生活、服務于生活,學生才會感受到數學在日常生活中的重要作用。情感教學不但讓我和學生之間的距離越來越近了,更重要的是讓學生學得越來越輕松有趣了。
三、以課堂教學過程滲透為根本
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可以采取靈活多樣的教學方法,潛移默化地對學生進行情感教育,比如研究性學習,合作性學習等。就教學方法來說,我們可以采取小組合作學習法,這種學習法共享一個觀念:學生們一起學習,既要為別人的學習負責,又要為自己的學習負責,學生在既有利于自己又有利于他人前提下進行學習。在這種情景中,學生會意識到個人目標與小組目標之間是相互依賴關系,只有在小組其他成員都成功的前提下,自己才能取得成功。還可以從小讓他們養成嚴肅看待他人學習成績的習慣。同時,教師在課堂教學中可以采用靈活多樣的評價方式,激起學生的學習興趣。比如:通過課堂觀察、口述法、書面測試、調查報告、學生對學生的評價、作業批改評語等等方式。每一種評價方式都有它獨有的特點,作為我們教師要注意,不管你用哪種方式,都要注意做到以下幾個關鍵詞:真實、及時、對比、激勵、表揚為主。就算批評也要語言委婉一點,古人云:“良言一句三冬暖,惡語傷人六月寒”。對于我們教育工作者來說,更要在評價中引起高度的重視。通過數學家的榜樣力量;通過游戲激發學生的興趣;通過合作學習,培養學生交流能力;通過減輕學生負擔,以及依據學生年齡特點、興趣愛好,努力挖掘教材的情感教育因素等等,這些對我們學生的言、行、舉、止都會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正所謂“只要有心,處處皆教育”。
四、以強化典型樹立引領為保障
在學生中不時地樹榜樣,無疑是讓學生感受到師愛師信的力量,看到群體中不斷涌出的浮標。值得注意的是,要表揚差生中的獨到見解、優秀作業,特別是非智力因素(如學習動機、態度、興趣、愛好、性格、情感、意志等)提高了的同學,經常進行集體或個別的表揚和鼓勵。首先要善于捕捉典型,適時樹立,不要固定不變,更不能固定在幾個尖子身上。經常有被我樹立的典型,一直沒有倒下,家長非常高興,學生本人更是“熱血沸騰”。對學生課上或作業中獨見,請學生到前面來當“老師”,講給學生聽,是培養學生創造力的妙招,也能激活課堂,因為學生善于向自我挑戰。
總而言之,教育是心靈與心靈的溝通,是思維與思維的碰撞,是智慧與智慧的啟迪,是生命與生命的對話,是情與情的交融,是神與神的領會,應多加注重情感滲透和情感轉化,應多加注重情感教育,以情樹人、以情立人、以情感人、以情化人。在數學教學中滲透情感教育,將會更加有效地提高數學教學效果。
參考文獻
[1]胡小紅.情感教育在高中數學中的應用淺析[J].課程教育研究(新教師教學),2014(33).
[2]萬曰龍.情感教育在高中數學教學中的作用[J].語數外學習(高中版中旬),2017年04期.
[3]錢農文.高中數學教學融入情感教育的探究[J].數學學習與研究,2018年01期.
[4]王邦漢.利用情感教育提高高中數學教學效率的建議[J].高考,2018年06期.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918670.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