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訪客   登錄/注冊

小學語文教學中情感教育的有效滲透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 要:情感教育屬于教育教學體系中的重要組成部分,情感教育有利于學生的身心愉悅,健全學生的品格,提高學生的道德修養。小學語文教師應深入挖掘教材中的情感因素,要利用情感教育的優勢, 陶冶學生情操, 凈化學生心靈,動之以情,曉之以理,全面增強語文情感教育的魅力。
   關鍵詞:創設情境;挖掘文本;豐富內容;朗讀教學
  新課標小學語文教學應從語文學科的特點出發,要把學生正確理解運用祖國的語言文字和進行情感教育統一起來,激發學生情感的浪花,培養他們理解美,欣賞美,創造美的能力??v觀小學語文教材中的大量作品,無一不凝聚著作者的愛憎,蘊含著作者的感情。那么在語文課堂教學中,如何有效進行情感教育呢?本文從以下幾方面探討小學語文教學中情感教育的實施策略。
  一、創設教學情境,激發學生情感
  小學語文教材中的每一篇作品都有它特定的寫作背景和寫作目的,以及所要表達的情感。因此教師要創設良好的情感氛圍,讓學生在飽含激情的狀態下進入學習。依據小學生身心發展的規律及語文文本蘊涵豐富情感因素的特點,優化小學語文教學的情境,可分別采用以下操作策略:運用背景音樂烘托,幻燈、多媒體展示等手段,創設生動的教學情境,使學生身臨其境般地體味課文的思想情感;也可以實物演示、角色扮演或課本劇表演、小品表演等營造體驗情境的方式;還可以通過小組討論,開展組與組之間的競爭,同樣可采用以組回答的形式等營造一種競爭合作的情感氛圍。如我在教學《錢塘江大潮》時,為了讓學生對錢塘江大潮有一個直觀、全面、形象的認識,在開始上課時,我播放了錢塘江大潮的一段視頻來導入。當錢塘江大潮的壯觀景象出現在學生們面前時,教室里鴉雀無聲,大家都被這大潮神奇壯觀的自然景觀所震撼,擁抱大自然的情感油然而生。由此調動了學生的情感,讓他們沿著這條情感軌道走近課文,走近錢塘江,激發了學生熱愛大自然、熱愛祖國大好河山的思想感情。
  二、深入挖掘文本素材,引導學生體味情感
  在學生的情感得到一定的激發后,教師要順勢引入課文深層次的學習中,將知識轉化為學生主動思維的動力,提高學生感悟語言文字的能力。情感是深深地滲透在文章中的每一個詞語、每一個句子之中的。在品賞詞句教學時,我們要抓住文中關鍵句,講清深層內涵和蘊意,讓學生“披文入情”,體會文章的“味”,與作者感情共鳴。如抒情散文《海濱仲夏夜》一文中作者對大海的描寫實意是什么?是在表現人的生活,是潮聲,更是心聲、時代聲?!懊慨斠慌排挪ɡ擞科鸬臅r候,那映照在浪峰上的霞光,又紅又亮,簡直成了一片霍霍燃燒的火焰,閃爍著、滾動著,消失了,而后面一排又閃爍著、滾動著,涌了過來。”在這里,作者站得高,看得遠,反復使用“涌”“閃爍”“滾動”等動詞,生動地展現了大海波翻濤涌的壯闊景觀。作者把大海的神奇盡情描繪,為大海的動感重重涂上了一層雄渾的色彩。學生頓感大海的宏偉,飽含激情的筆觸,激發了學生積極向上的斗志。大海有激情澎湃的一面,也有柔和秀麗的一面。
  三、豐富教學內容,陶冶學生情操
  為了幫助學生理解文章,增強學生對文章的親切感,根據學生已有知識經驗及實際學習需要,對教學內容進行合理的增刪,通過激發興趣策略、陶冶情操策略來激活教學過程,也是培養學生的積極情感,提升學生的語文素養好方法。例如《黃山奇石》是一篇自讀課,學生對自讀課往往重視不夠,而在學習寫景狀物類的文章時,令學生向往的不是單純的文字描述,而是在通過作者的描述了解景點的相關知識之余,能看到一些生動形象的畫面,使其產生一睹為快、身臨其境之感。針對學生的這種心理需要,本課在導入時采用了啟發誘導策略,在教學中穿插大量圖片,并輔以適當的語言說明,使學生產生偷悅、激昂的情緒,對名山更是贊嘆不已。從而協調了教學內容與學生需要之間的關系,達到了引發學生的快樂——興趣激情的目的。同時也對學生進行了一次熱愛祖國山川的愛國主義教育。
  四、指導學生朗讀,引領體會情感
  朗讀是表達情感的途徑,情感的表達是朗讀的前提,因此說“三分詩,七分讀”。朗讀傳情,以情去讀,關鍵在于朗讀時要含情、動情。在教學中,教師應啟發學生運用比較、推測、想像、品嘗等方式,領會蘊含在字里行間的作者之情。如在《我的伯父魯迅先生》一文的教學中,對于其中的難句“四周黑洞洞的,還不容易碰壁嗎”的朗讀,先要引導學生結合上下文理解句中的意思,再啟發學生聯系當時的背景,結合魯迅先生的生活實際揣摩言外之意,學生知道了“四周黑洞洞、碰壁”的大意。朗讀這句話時,便有了明確的認識,再把它換成陳述句去讀,學生更容易體會魯迅先生幽默風趣的性格和高超的斗爭藝術,對理解全文起到了促進的作用。
  課堂上只要通過教師范讀和學生有感情地反復朗讀,就能體會文章的意境美,以及文章所要表達的情感。如《草原》是一篇自然美、人情美和語言美為一體的感人之作,因此我在教學中十分重視對學生的朗讀指導。通過引導讓學生在“讀、思、議、想”的過程中理解了課文內容,感悟到“草原上空氣新鮮,天空明朗”,“綠得無邊無際”,“綠油油的草原上飄動的白色花朵”景色十分迷人,在有了初步情感體驗的基礎上,自讀自悟、美讀品悟,學生的情感被激發讀起來抑揚頓挫,情感流露于表情之中,達到“正確、流利、有感情”的朗讀要求,給人美的享受師生自然陶醉于美麗的大草原。
  情感教育既是小學語文教學的重要內容,滲透情感教育也是新課標小學語文教學的基本要求。語文教師要深入挖掘教材的情感因素,動之以情,曉之以理,讓我們的語文課堂成為情感教育的主陣地,讓我們的孩子在情感之“河”中揚帆啟航,駛向知識的彼岸;讓我們的教育從心靈的溝通開始!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9/view-14807426.htm

?
99久久国产综合精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