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訪客   登錄/注冊

淺析初中語文朗讀教學的方法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要】我國教育事業近年來實現了不小的發展,尤其在全面實施課程改革后,不僅教育教學理念越來越符合我國社會發展理念,教學方式也變得越來越多樣化。福建是我國課改重點省份之一,其在教育教學方面也一直有著不錯的成果,尤其是語文教育。本文將圍繞初中語文的朗讀教學部分展開探討,以期能夠為促進我國語文教育提供有價值的參考。
  【關鍵詞】新課改 初中語文 朗讀教學 突破途徑
  【中圖分類號】G633.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9)26-0136-02
  前言
  在初中語文教學中,朗讀教學占據著越來越重要的地位,其很大程度上可以彰顯出學生的語文核心素養情況。目前來看,朗讀教學的教學效果還未達到預期,實際的教學中會暴露出些許問題,若這些問題不能夠得到很好的解決,很有可能會影響到學生對語文知識的掌握。
  一、初中語文朗讀教學的重要性
  學生加強朗讀訓練,不僅能夠促使學生審美能力以及語言表達能力不斷提高,而且還能激發學生的無限想象力,為學生語文綜合能力的全面打下堅實的基礎。我國有句古話“書讀百遍,其意自見”,簡單來說,就是讀很多遍的書,其中的含義自然能夠領悟。由此,從古代開始,就已經認識到朗讀對學習語文的重要作用。在實際初中語文教學過程中,教師帶領學生們進行朗讀訓練,不僅有助于學生對知識的理解與學習,同時也能夠加強學生對所學知識的記憶。在我國素質教育改革的深入發展下,教師更注重教學的實踐性,但是,不管怎樣的變化發展,在初中語文教學過程中,閱讀能力仍然是學習學習語文的基礎,是教學改革的依托,因此,教師一定要充分重視對學生閱讀能力的培養。
  二、初中語文朗讀教學現狀
 ?。ㄒ唬├首x教學被忽視
  如今雖然應試教育的影響正在漸漸變小,但無論是教師、家長或是學生,依然存在學習成績至上的理念,因此在教學中,教師很少會將有限的課堂時間分出一部分為朗讀教學所用,而是以課文講解、分析、討論為主。學生也不會主動去進行有質量的朗讀。而導致這一情況出現的原因就是朗讀教學被忽視,有感情的朗讀更是少之又少[1]。
 ?。ǘ├首x方式不科學
  事實上,初中語文課堂中存在大量的朗讀環節,但由于朗讀的方式過于單一,難以調動起學生的興趣和激情,久而久之,朗讀的效果就大打折扣了。不難發現,大多數朗讀課堂都以兩種方式出現,一種是唱讀,也就是教師要求的齊聲朗讀;另一種是單獨朗讀。這兩種方式無論是哪一種都不應長期使用,否則勢必會讓學生產生厭倦心理,進而影響到朗讀教學質量。
 ?。ㄈ┙處熃虒W的問題
  在朗讀教學中,很多教師往往只是對學生提出各種要求,卻沒有注意到自身的問題,如部分教師在進行朗讀示范時因課前準備不足,從而出現了斷句不準、讀錯字、欠缺感情等情況。學生均具有向師性,學生會不自覺的模仿教師,因此今后教師應嚴格控制此方面的問題,盡量保證朗讀的質量。另外,學生在進行朗讀時,教師也往往沒能夠進行有針對性的評價和指導,使得學生的朗讀能力一直未得到有效提高。
  三、新課改下初中語文朗讀教學的突破途徑
  (一)重視語文朗讀教學,營造良好的閱讀氛圍
  學校方面可以加強對朗讀教學方面的教育、宣傳管理,使學生和教師都能夠認識到朗讀教學在語文教學中的重要性。教師自行調整教學方案,設計出適合學生們的朗讀方式,并在課堂中給予學生一定的時間進行朗讀,同時進行朗讀指導;學生也應漸漸養成自主朗讀的好習慣,以便于能更好的理解課文,了解作者的思想情感。同時,對于文字來說具有一定的抽象性,為此,在教師教學時,為了促使學生閱讀工作穩步進行,為學生營造良好的氛圍至關重要。比如說,在學習《欽差大臣》課程時,教師可以借助多媒體制造課件,為學生營造課程內容的畫面,然后引導學生去扮演教材中的人物并朗讀文章,學生在邊演邊學中,不僅能夠理順文章的脈絡,而且還有利于學生閱讀能力的提高。
 ?。ǘ┴S富朗讀教學形式
  如今各個學科中都出現了很多不同的教學方法,且各具特色,教師在朗讀教學中也可以適當引用,如小組比賽法,教師可以將學生進行分組,并以同類型的課文、詩詞等作為朗讀的內容,實踐證明,此種方法更適用于古詩詞。我國部編版初中語文教材中有大量優秀的詩詞,如《次北固山下》《天凈沙秋思》《登飛來峰》等,讓學生們比比看哪組讀得最好,這樣一來就能夠很好的調動學生的參與積極性,也能讓學生投入更多感情;或是采取分角色朗讀法,該法適合應用在一些具有故事情節的課文中,學生在讀的時候教師可以做一些輔助,如播放與課文情感相關的音樂,使學生更加身臨其境的去感受,去朗讀。
 ?。ㄈ┨岣邔W生朗讀能力
  一般來講,教師首先自身應具有一定的朗讀能力,教師聲情并茂抑揚頓挫的范讀,最能夠吸引學生模仿。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將自己的朗讀技巧一點點傳授給學生,然后由學生自行吸收和調整,漸漸變為適合自己的朗讀方法。以《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為例,在學生進行朗讀之前,教師可以率先進行朗讀示范,根據課文的走向來改變朗讀的語氣、語速以及語調等,依靠自身朗讀所產生的情感,帶領學生一同進入書中的世界。在朗讀示范完成后,教師可以將一些重點的朗讀技巧進行詳細的講解,并讓學生練習。另外,如今講究的是“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在課堂上,教師也要積極聽取學生的建議,而不是一言堂,要求學生必須按照自己的方式方法進行朗讀,這樣也可以有效提高學生的思考能力、創新能力等,可謂一舉兩得[2]。
  (四)朗讀要與寫作相結合
  無論對于哪種語言來說,其最終的目標是要能夠進行綜合運用,語文也是一樣,學生在學習語文時不但要掌握語文知識,也要將其漸漸應用到實踐中。在整個語文體系中,寫作是最具綜合性的,在朗讀教學中,教師可以嘗試將朗讀與寫作結合在一起。初中學生已經具備了一定的語言鑒賞能力,也可以將自己的所思所想所見通過作文的形式表現出來。在學習《背影》時,教師可以以表演的形式進行教學,由學生自行選擇人物,或旁白,或表演。可以是一組,也可以是多組,在多組的情況下便于學生觀察,找到自己的不足以及發現他人的優點。除此之外,教師也可以讓學生進行課文的續寫或改寫,充分發揮自己的想象力,之后再由學生來朗讀自己的作品,如《孔乙己離開咸亨酒店之后》等。
 ?。ㄎ澹┳⒅卣n外積累
  初中生在教師的鞭策下都會進行一定的課外閱讀,但很多學生只是進行泛讀,旨在增加自己的知識儲備,開拓視野,卻從未考慮過在課外閱讀中進行朗讀,教師可以為學生推薦一些適合進行朗讀的課外讀物,如短小精悍的古詩詞,或是帶有濃郁感情色彩的小說、散文等。在朗讀這些讀物的過程中,學生也許會在潛移默化中掌握多種朗讀方法,對學生的學習很有幫助[3]。
  結語
  綜上所述,若要徹底改善語文朗讀教學現狀,首先就要明確存在的問題,并找到導致問題發生的原因,然后對其進行分析,最后再制定并實施解決策略,而在此過程中,無論是教師還是學生,都應做出努力,畢竟教學是由教與學兩個部分構成,缺一不可。
  參考文獻:
  [1]胡冬穎.返璞歸真 書讀有聲——淺談初中語文有效朗讀教學的策略與實踐[J].語文教學通訊·D刊(學術刊),2018(05):42-44.
  [2]楊坤.關系思維視角下對初中語文朗讀教學的思考[J].中國校外教育,2017(S1):347-348.
  [3]李宜格.初中語文朗讀教學弱化現象及應對思路分析[J].中國校外教育,2017(28):21.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914935.htm

?
99久久国产综合精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