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訪客   登錄/注冊

初中語文教學有效預習方法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要:《語文新課程標準》中明確指出要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當作重要目標之一,而學生的有效預習使將此目標落實不可或缺的環節。在學習中預習所發揮的作用極為顯著,是課堂學習的基礎,是促進學習效率提高,獲得優異成績的一個重要前提。那么,到底如何才可以確保預習的有效性呢?本文筆者結合自身工作經驗,首先闡述了當前初中語文教學中預習存在的問題,并提出了相應的解決策略,以供參考。
  關鍵詞:初中語文;有效預習;評價
  我國著名教育家葉圣陶曾提到:“教是為了不教”。初中語文教師必須將最基本的、有效的學習方法傳授給學生,讓其自主把學習方法掌握到,以促進語文教學效率的提高。貫徹落實素質教育,讓“教”立足于于“學”。所以,在學習新課之前,向學生教授有效的預習方法極為關鍵。
  一、預習中存在的問題
 ?。ㄒ唬╊A習方法大同小異
  初中階段的學生注意力難以長時間集中在某一事物上,不喜歡枯燥的、單一的的預習內容。但是,當前諸多教師在為學生布置預習內容的過程中,內容都十分大同小異,毫無趣味性,如此便使學生預習的積極性受到嚴重打擊[1]。諸多教師在一年級的時候,便是讓學生在課前熟讀課文,對文中的生字詞進行抄寫或聽寫,這樣的預習方式在初中乃至高中都會一直使用。教師不會考慮課文內容的長短和難易程度,這樣陳舊固化的預習方式既和初中生的預習口味不符,同時也導致了學生排斥語文學習。
  (二)任務布置沒有針對性
  學生之間存在個體差異。所以,一些學生可以做好教師布置的預習任務,一些學生卻覺得難度很大,這就需要教師可以分層對預習任務進行布置。然而教師在布置課前預習任務的過程中,“一刀切”的現象十分普遍,不重視學生的實際情況。這種“一刀切”的方式并未就各個層次的學生提出與之相應的預習要求,導致他們不能結合實際情況展開預習,進而便出現了優生“吃不飽”,后進生“吃不了”的現象。
  (三)內容多形式少
  為實現語文教學效率的有效提高,部分教師對學生語文預習提出了諸多要求,朗讀和背誦課文,字詞字義字形以,搜集作者背景和相關資料,概括文章主要內容,內容極為豐富。這樣復雜繁重的預習任務會讓學生感到十分疲倦,學生的時間和精力都是有限的,進而導致語文預習效果十分不理想。同時教師不重視對學生的預習形式和渠道進行拓展,在語文課前預習中仍以讀寫寫字為主,學生長期重復這樣的預習形式,很難對預習產生興趣。
  二、初中語文教學有效預習方法
 ?。ㄒ唬┳⒅仡A習方案的多樣化,讓學生帶著興趣進行選擇
  將課文真正交給學生,讓他們把認知課文的主動權真正掌握到。自由自主地對學習目標進行確立,實施開放式預習,給他們充足的思考和閱讀空間,使學生獨立思考并解決問題的能力以及發散思維能力得到培養。例如,在教學《我愛這土地》一課為例,教師可以事先準備好以下幾套預習方案:第一,按照自己的標準對課文進行朗讀被動,加深對詩歌思想內涵的感受。第二,對《我愛這土地》的英文版進行背誦,體驗不同語言表達情感的方式。第三,對《艾青詩選》進行閱讀,和作者產生情感共鳴,使語文的寬度得到拓展,把學生學習詩歌的興趣激發出來。當然,學生也可以立足于自身的學習潛能,重選或重組預習方案,對預習內容的廣度和深度進行拓展和挖掘。
  (二)精心設計,明確任務
  因為語文新課程標準具有不確定性和開放性,學生在預習的過程中經常是查查字詞,讀讀課文便算完成任務,敷衍了事,這樣的預習,效果十分不理想。怎樣給予學生引導,讓其從這樣的預習誤區走出來,需要教師對語文教材進行深入鉆研,具體明確學生的預習任務,將預習的開放性和層次性彰顯出來;需要教師立足于初中學生的心理、生理特點和認知發展規律,在學生的“最近發展區”中,就學生的個別差異性,按照“低入高出”的原則,為學生精心設計語文教材的“預習單”,分解籠統的教學目標,形成一個個排列有序、學生實施和操作便利的若干小問題,明確學生的預習任務,做到心中有數。
  以《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一課為例,本課的預習任務是讓學生自主感受作者對百草園生活的還念,對自然產生熱愛之情。針對三味書屋的生活,每位學生的立足于不同的角度或立場有不同的看法。無需用“時代感”生搬硬套。教師可以為學生設計操作性強的“預習單”,預習單可以用紙質文本的形式發給學生,也可以借助多媒體課件呈現出來,預習單上的內容應包括教材中的字、詞、句、篇和寫作技巧等,也可以是延伸和拓展教材內容。借助預習單讓學生明確自己該做什么,并獨立完成。
  (三)指導方法,增強預習信息
  要想當學生從“知之”轉變為“樂之”,重點就是給予學生指導,讓其掌握預習方法,相同學科,不同的學情、教學內容和文體,其選用的預習方法也有所區別[2]。通常而言,經典美文重視誦讀,戲劇重視矛盾沖突......運用有效的方法,根據任務單上的步驟展開有效預習,同時要堅持不懈。
  以《三峽》一課為例,學生在預習的過程中既要把必要的文學常識掌握到,同時還要對朗讀予以高度重視,運用形式多樣的朗讀,標注重難點位置,以引起密切關注,可以對相關的參考書和工具書進行查閱,將文章內容理解到,盡可能借助自己的努力突破學習難點。回憶已經學習過的寫景美文,其特點有哪些?這樣學生很容易就能把《三峽》的重點理解到,也就是寫景要把景物的特征抓住。并未徹底弄懂的問題要在相應的位置上做好記錄,在課堂教學中進行解決。唯有如此,才能確保課堂教學的高效性,學生不僅可以感受到語文的趣味性,促進學習語文信心的增強,也能最大化的促進分析、解決問題能力的提高。
 ?。ㄋ模┎捎糜行ьA習評價措施,提高實現課堂效率
  為了對學生的預習效果進行檢測,并促進學生預習效率的提高,可以運用相應的激勵、監督和評價措施[3]。不要讓預習流于形式,有效落實預習。
  首先,自我評價,立足于教師講解和學生回答,將自己的導學案中的不足發現,在之后的預習中進行完善和改正。其次,小組評價,可以由組長進行檢查,加大監督和完善力度;也可以組內成員相互檢查,取長補短;或不同小組之間相互檢查,增強交流,促進學生進步。最后,教師評價。教師課前可以對各層次的一些學生的導學案進行抽查,也可以在課堂中立足于學生的表現隨時對預習效果作出點評,主要采用表揚和鼓勵的方式進行評價。借助學生的自我評價和相互評價,營造寬松、愉悅的學習氛圍,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主動性,實現課堂效率的最佳化。
  三、結語
  總而言之,教師在預習工作中,應怎立足于學生的不同差異以及教材的特點,開展有效預習,有層次性地對預習作業進行設計,減輕學生的預習負擔,確保預習效果的良好性。在預習中,教師應鼓勵學生保持積極主動的狀態展開預習,對預習產生濃厚的興趣,認真對待預習而不是敷衍了事,從而把良好的預習習慣養成,促進學生自學能力的提升。
  參考文獻:
  [1]馮進嬌. 有效預習優化初中語文教學[J]. 好家長, 2017(4).
  [2]陳彩虹. 初中語文有效預習的方法特點[J]. 新課程(下), 2017(4).
  [3]趙立香. 初中語文有效預習方法的研究[J]. 華夏教師, 2017(14):76-76.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856186.htm

?
99久久国产综合精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