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語文有效教學之我見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要】“有效教學”,根據美國教育學家加涅的觀點,就是指提出的符合教學規律,有效果、有效益、有效率的教學活動。本文作者就這方面的內容進行了相關的闡述。
【關鍵詞】教學時效 語文課堂 師生互動
【中圖分類號】G633.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9)25-0051-02
“有效教學”是指在有限時間和空間內,采取恰當的教學方式,激發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主動性,讓學生參與學習過程,獲取較大容量的真正理解掌握的有效知識,同時,充分培養和鍛煉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形成良好的情感、正確的態度和價值觀,從而促進學生全面發展的教學。所以,提高課堂的有效性是促進學生個性化發展、減輕學生課業負擔、全面提高課堂教學質量的一個關鍵。
近年來,我在教學實踐中對語文教學的課堂教學有效性都進行了不斷的探索,這里我談一下自己的做法。
一、課堂教學要學會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如果從心理學的角度講,學生的學習方式分為接受學習和發現學習兩種。傳統的語文課堂的學習方式過分強調接受和灌輸,壓抑了學生的個性化學習,從而使學生的學習成了純粹被動地接受記憶的工具,這樣的學習方式長久下來就會讓學生體驗不到學習的樂趣,所以,我在教學的過程中非常的注重學生的情感體驗,注重激發與培養學生語文學習的興趣,我嘗試課堂教學的五大轉變。變“教師為本”為“學生為本”,教師成為教學活動的參與者、組織者與引導者;變“師道尊嚴”為“平等、和諧、民主、互動”的師生關系,師生在教與學中共同感悟、共同體驗;變“聚焦式”教學為“立體型輻射型”教學,營造課堂生生互動、師生互動的場面;變“被動接受知識”為“自主、合作、探究性學習”;變“知識傳授”為目的為“全面提高學生能力、提升學生素質”為目的,對學生做出動態的、發展性的評價。這樣的教學理念和方式的變化,符合新課程理念下的課堂教學,真正讓學生樂學、愛學、會學極大的提高了課堂的學習效率,讓我的每一節課的教學生成都很有實效。
二、教師要注重語文課學習講授的有效性
課堂講授方式是語文課堂教學中最直接體現教師職業素養的一種教學方法。但是泛泛的講授往往不會收到良好教學時效,所以教師的有效講授特別重要,要注意少而精,才可能在師生互動中起到強化、畫龍點睛的作用,才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反之,若講授面面俱到,講的太多太泛,學生聽課時的思維則會處于“休眠”狀態。此外,根據教育規律“教給學生的知識,必須是與他們的年齡與心理力量所許可”,即有效講授一定要遵循可接受性原則,若講的太深奧,學生聽課時的思維則會處于“茫然”狀態。因此,為了提高課堂教學的時效,我在課堂教學中一直做到“三講三不講”。講重點,難點,和學生易混淆點,三不講,學生已經認知的內容不講,學生經過自主學習學會的內容不講,老師講了學生也搞不明白的內容不講,通過這樣的教育規律的引導,學生才能漸入課文學習的佳境,達成更好都學習時效。
三、教師要注重課堂教學學習指導的有效性
在我們的課堂教學過程中,如果遇到一個問題的回答當學生的話題方向偏離主題時,這時教師的指導一定要體現出適時合理的引導性;將學生的思維引回到問題主線上來;當學生的思路處于阻塞狀態時,教師一定要依從“不憤不啟、不悱不發”的原則,讓學生的發散性思維得到最大化的體現,推動學生思維向前行進;當學生的理解出現不足或錯誤時,教師的指導應注意體現激勵性,積極努力地發現學生的可取處、閃光點,即時反饋,最大程度地保護學生參與。這樣一節課下來,我們的課堂學生參與學習的人數會很多,生成的學習效率也會極大的提高,促進了課堂有效性教學的生成。
四、教師要注重對學生學習訓練的有效性的培養
語文學科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統一。語文要想學好,不進行一定的語文實踐和訓練肯定是不行的。新的課改理念下、新的語文課標和新的培養目標來指導我們的語文教育,要徹底摒棄教師機械訓練,學生被動學習的語文教學模式,但是對于一些有利于培養學生語文素養的好的語文教學傳統應該繼續發揚?!爸R與技能”是語文教育最基本的目標,任何時候任何改革都不可能回避語言文字基本功的教學與訓練,所以在課堂教學中該落實的知識必須落實,該訓練的技能必須訓練,該背誦的就要背誦,要做到堂堂清,日日清、天天清,這樣的有效的訓練方式才能讓我們的課堂教學生成具有更好的實效性。
五、語文課堂要營造課堂學習的有效性
課堂教學要想達到激發學生主動思維,成為教學活動的主體的目的,教師首先要洞察每個學生在課堂上的反映。如果課堂上有學生有小動作、開小差,那一定是教師給了他偷懶的機會。每堂課,每位學生都有45分鐘學習的權利,每一位教師都應該給他們45分鐘的收獲。要想做到課堂上不浪費任何一個學生的時間,教師除了必須在課前作好備課這一環節的工作外,在課堂上必須留意每個學生的每一個動作和表情,只有這樣他才能知道學生是否在全神貫注,才能順利地保質保量地完成學習任務,進而提高課堂學習的時效。
六、教師要學會適時評價,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
現代心理學研究證明:內部動機比外部刺激更具持久作用,人的成長進步關鍵在于自我心智的發展。因此,在語文課堂教學中,教師要學會關注對學生的評價促進學生自主發展,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如在作文教學中,我通常會把學生分成幾個學習合作小組,讓他們之間進行習作互評、互改、組內評議、集體點評等活動,目的都旨在以學生激勵為評價主體,通過學生互評互議,構建各抒己見、張揚了學生學習的個性,激發了他們學習的積極性。從而實現課堂教學的有效性。
新課程倡導的一個理念,就是“一切為了孩子”讓學生學會學習,學會生存,學會合作。在課堂教學中只要我們做到“以生為本”,讓學生得到全面的發展,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主動性,那么我們的課堂教學就一定會生成得更有效。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91665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