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訪客   登錄/注冊

淺談高中語文讀寫一體化教學研究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要】讀與寫是語言學科學習的兩個重要方面,一個是輸入,一個是輸出。在當前高中語文教學中,受高考壓力影響,學生的閱讀與寫作越發趨向“模式化”,這也是教育中的重要阻力所在。推動“讀寫一體化”教學,重拾朗讀,布置讀書筆記、組織多種形式閱讀,以寫促讀等形式,能夠最終實現教學的發展,給學生帶來更多的可能性,全面革新語文讀寫教學現狀。
  【關鍵詞】高中語文;讀寫一體化;閱讀教學
  【中圖分類號】G633 【文獻標識碼】A
  近年來,在高中語文教學中,閱讀與寫作的程式化弊端越來越明顯。受高考壓力影響,很多教師將語文課堂中的閱讀教學壓縮成為模式化的文章分析,不區分文體、語言特征的機械套用答題模式;而學生自主閱讀時間被一再壓縮,隨著學級的提升,自主閱讀時間幾乎沒有。至于寫作,更是有現成的模板套用,鮮少鼓勵學生表達自我等。針對當前高中語文展現出來的局限性,提出讀寫一體化教學,以期在教學實踐中為學生帶來更多的可能性。
  一、重拾朗讀和范讀
  在高中階段的語文教學中,實現讀寫一體化教學,需要從課堂閱讀著手,實現教學的突破,此時可以嘗試重拾朗讀和范讀。眾多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進入高中階段后,很少采用朗讀的方式??衫首x能夠帶領大家感受到蘊藏在文字中的節奏韻律,找到閱讀的美感,提升朗讀興趣,并且能夠給高中階段壓力較高的孩子以學習的氣勢。朗讀,能夠感受到文字的魅力、文章的節奏以及篇章的感情,這些都能激發學生的“感動”,進而鼓勵學生將感情投入到文本閱讀中。
  具體到教學中,教師組織朗讀和范讀,可以嘗試運用多種閱讀的方式,如個人朗讀、小組合作朗讀、分角色朗讀等;在范讀上,也可以采用教師范讀和多媒體范讀兩種形式。在內容選擇上,高中階段教師無須每篇課文都精心組織學生進行朗讀,可以進行有針對性選擇。比如《荷塘月色》,這樣意境優美的課文,只有在閱讀中才能感受到其中的情感意境,加上教師刻意創設的情境,能夠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知識。在近代詩《沁園春·雪》的學習中,也可以播放以這首詩為詞的歌曲,引導學生投入其中展開學習。
  二、布置讀書筆記
  在教學中,教師要組織學生進行閱讀,不僅僅是對教材中學習到的閱讀文章進行獨立的賞析與學習,也要幫助學生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在日常學習中進行閱讀的積累。其中,讀書筆記是較為基礎的讀書方式,本文即以此為例展開分析。在讀書筆記中,學生要寫出自己的感悟,閱讀本身就是為了引發讀者與作者的互動,在這種互動中找到情感的激發。教師布置讀書筆記的任務,也是在啟發和鼓勵學生進行閱讀。例如,在日常課余時間,教師可以安排學生每周閱讀一本書等;到了寒暑假,則可以安排學生讀一些長篇名著等,每個假期讀一到兩本,并且做出筆記。筆者曾經嘗試讓學生在一個寒假閱讀《紅樓夢》,閱讀周期為一個假期,每天閱讀多少可以自己安排,這樣既給了學生自主的權利,又提出一定的要求。不動筆墨不讀書,只有進行相關的筆記,真正將閱讀和“筆墨”文字聯系在一起,才能真正幫助學生養成良好的習慣,逐漸找到閱讀和寫作的連接點。
  三、組織多種形式閱讀
  組織多種形式的閱讀,是推動語文讀寫一體化進程的重要環節。在當前的高中語文教學中,無論是閱讀還是寫作,似乎都陷入了一種僵局:一方面,學生的閱讀量并不低,至少每天大量的練習題目,也會帶來大量的閱讀文章;另一方面,學生的閱讀陷入了一種固定模式。在寫作教學中,則是以一種近乎“八股”的模式在教學生,如將文章模式劃分為“總—分—總”,如何插入固定的模板等,這些都限制了學生。事實上,在高中階段,學生本身對世界有了近乎獨立的觀念,有了對生活的敏感,若是能讀書、寫作,轉變為以文字為力量,影響和啟發學生、幫助學生抒發自己的情感等,這也需要教師加以思考與嘗試。
  組織多種形式的閱讀,需要教師以學生的現狀為例,可以組織閱讀推薦、閱讀活動等。在課堂中,應當以閱讀文章為基礎,在教學中鼓勵學生成長與學習,給學生以啟發;在課下,安排學生閱讀一些內容,可以由教師進行推薦。有些時候,教師也可以嘗試組織學生,進行讀書交流,以這種較為活躍的方式 ,引導學生不僅去讀,更是要將自己的情感說出來。最后,在閱讀過程中,多種形式,也體現在讀與寫的結合中,如教師可以嘗試要求學生每次閱讀之后,都有所記錄、說出感悟等,在讀之余總是能以一種形式,如仿寫、擴寫、讀后感等,這樣能夠真正達成讀寫的結合。
  四、形成以讀促寫模式
  讀寫一體化,就是要做到讀與寫的結合,以讀促寫,實現語文能力的提升。在當前的教學中,教師要在實踐中思考如何實現以讀促寫。首先要分析,讀到底能為寫帶來什么?其一,讀能夠激發學生的情感,感受到文字的魅力。在讀的過程中,讀者能夠感受到來自閱讀文章的文字的美感、魅力,當人開始被閱讀的文字感動時,才能激發出自主創造、用文字去書寫的意識。其二,讀能教學生如何去寫,在讀的過程中,除了必要的文字積累,學生能夠學得更多,還是文章的篇章結構等,這些結構遠比教師課堂教給學生的總分總、并列等的寫作模板豐富且具有內涵性。其三,讀能夠為學生提供基本的寫作素材,小到字詞的積累,大到句子、句法的積累等,都是相應的模式所在。
  另一方面,實現以讀促寫,還需要教師加以嘗試。打破高中語文課堂現已形成的沉悶狀態,讓學生在讀的過程中思維得以啟發,視野得以更進一步的開闊。在讀之余要讓學生真正去寫,勤練多寫。簡短的可以圍繞閱讀的內容進行仿寫練習,或者是微作文,復雜的則是多體裁、多角度的寫作練習等。只有學生真正讀進去、想練習,才能做好寫出來的工作。
  在當前的高中語文教學中,教師關注到學生的學習實際,真正從讀與寫的意義著手,以學生為本展開教學工作。語文學習不是也不應當僅是服務于高考的,而是一個讓學生豐厚知識積累、獲得成長經驗的過程,需要教師加以關注。實現讀寫一體化教學,將讀與寫結合,全面綜合學生的學習,才能切實地完善教學工作,給學生帶來啟發,輸入與輸出達成雙向互動,最終完成對學生綜合能力的全面發展。
  參考文獻
  [1]馮國福.初中語文讀寫現狀調查及讀寫結合教學研究[J].讀寫算(教師版),2015(9).
  [2]楊寶芝.初高中語文課程教學銜接的研究和對策[J].牡丹江教育學院學報,2017(11).
 ?。ň庉嫞汗悖?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912008.htm

?
99久久国产综合精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