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訪客   登錄/注冊

林業統計指標體系優化及林業產業結構轉型研究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 要] 林業是促進我國社會經濟可持續發展的重要保障,也是維系生態平衡及改善區域生態環境的基礎與保障。浙江省林業統計指標體系中生態服務部分的計量多為以投帶產,只考慮了投入的價值,忽略了產出價值。這種方法嚴重低估了生態服務的價值。將產出價值方面的問題考慮進去,從一定程度上可以提高生態服務價值,使林業產業結構更具體、林業統計指標體系更完善。
  [關鍵詞] 林業統計指標;生態服務價值;產業結構轉型
  [中圖分類號] F326.2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4-7909(2019)10-19-2
  林業統計指標體系是林業產業結構從形式上的表現。林業產業結構的合理性是林業是否能更好地體現林業生態價值的基礎,合理的林業產業結構不僅能維持生態平衡,而且能更好地利用自然資源。但從目前來看,我國大部分省區的林業產業結構合理性偏低。已有的文獻中也有關于林業產業結構轉型的諸多實踐和理論研究,但在研究結構轉型問題時,往往是基于傳統的林業統計指標體系,而囿于指標體系的缺陷,使得產業結構轉型的測度結果發生了更大的偏誤。這種林業產業結構轉型的誤判對于林業政策的調整實施以及對林業產業發展的未來預測帶來了不利影響。雖然林業產業結構在不斷完善,但一些問題仍不能避免,這些不合理因素的存在會使得林業產業結構出現“偏差”。在此背景下,為了更加準確地衡量林業產業結構中生態服務的價值,大家有必要對當前林業統計指標體系、林業生態服務功能以及林業產業結構轉型相關文獻進行梳理與述評,從而為浙江省現代林業指標體系構建及林業產業結構發展現狀、趨勢的把握提供理論基礎和科學依據。
  1 關于林業統計指標體系的研究
  林業統計指標體系是開展林業統計工作的基礎,是由一系列相互聯系的林業統計指標組合而成的。原始的林業發展以砍伐森林為主,人們把森林的經濟價值放在首位,不斷地將砍伐樹木作為原始積累。隨著林業功能的不斷拓展以及人類認識的不斷提升,在1998年洪澇災害發生后我國政府啟動了天然林保護、退耕還林等六大林業重點工程,之后進入生態功能為主階段。谷鵬等采用主成分分析法構建了云南省林業循環經濟發展水平評價指標體系[1]。麥強盛等為云南省構建了四大層次的可持續發展指標體系[2]。林業統計指標體系隨著林業功能的發展而不斷完善。
  2 關于森林生態服務功能的研究
  森林生態系統服務功能是指森林生態系統與生態過程所形成及維持的人類賴以生存的自然環境條件與效用。隨著森林功能的轉變以及生態環境的不斷變化,我國尤其突出了在生態方面的保護。森林生態系統服務功能主要體現在涵養水源、維持生物物種多樣性、凈化大氣環境、提供人類生存所需的林產品等方面?,F有的林業產業產值中生態服務價值的構成主要是一些投入的價值,如自然保護區管理、野生動植物管理及其他自然保護等。這些生態服務價值在一定程度上表示生態服務價值過于片面。根據浙江省頒布的《森林資源及其生態功能價值公告》將涵養水源價值、固碳釋氧價值、固土保肥價值、保護生物多樣性價值、凈化大氣價值以及森林旅游價值作為產出價值來考慮生態服務價值更為完善。
  3 林業產業結構轉型相關研究
  林業產業結構即組成林業的各產業、各部門間的比例關系。只有林業產業結構合理,才能不斷提升林業經濟價值,相應的林業統計指標更加完善。但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必然會有不合理因素的存在,這就對林業經濟的發展速度和質量帶來阻礙,從而影響了林業的整體效益。因此,有必要對林業產業進行轉型升級來將林業的整體效益發揮到最大化。呂盈運用庫茲涅茨法則分析了1996—2011年我國林業產業結構變動的情況,并對我國各林業經濟產業帶林業產業結構變動速度進行分析與比較,得出相應的結論[3]。張朝輝利用生態位演進理論實證分析了林業企業種類的多元功能、多樣性等,在此基礎上還確定了功能化和結構性林業產業基本生態位[4]。
  從文獻上看,學者在林業產業結構轉型升級等方面進行了大量的研究,并采用不同的方法從不同的視角對林業產業結構進行分析,得出了具有理論價值和實用價值的結論。例如,楊陽等研究了1996—2014年中國林業產值和林業第一二三產業之間的關系[5];唐湛等采用產業結構層次系數法對1998—2014年中國的林業產業結構值進行測度,結果表明林業產業結構升級優化和城鎮化水平之間成正比[6]。
  4 研究展望
  生態服務價值作為林業產業結構中重要的一部分,影響著整個林業產業產值的提升。盡管目前林業產業結構轉型的研究中定性和定量分析方法與技術在不斷走向成熟,但是仍然采用單一分析工具,而且層次分析法雖然概念直觀、計算簡便,但客觀性較差。因此,本研究將統計指標體系優化、產業結構轉型研究方法相結合,試圖彌補現有相關研究方法的不足。在考慮現有的林業統計指標體系下,把產業結構在生態服務價值方面的計量進行改變,不僅要考慮投入的價值,而且應將產出的價值考慮進去,為浙江省現代林業指標體系構建及林業產業結構發展現狀、趨勢的把握提供科學依據。
  參考文獻
  [1]谷鵬,支玲,郭小年,等.云南省林業循環經濟發展水平實證研究[J].生態經濟,2014(1):115-119.
  [2]麥強盛,劉燕,呂秀芬.林業可持續發展能力聚類分析的研究[J].科技管理研究,2015(17):109-113.
  [3]呂盈.我國林業產業結構變動的庫茲涅茨經驗法則分析[J].求索,2013(7):32-34.
  [4]張朝輝.東北國有林區林業產業生態位演化研究[D].哈爾濱:東北林業大學,2014.
  [5]楊陽,田剛.基于實證分析的中國林業產業結構關系研究[J].林業經濟問題,2015(3):268-271.
  [6]唐湛,黎紅梅.城鎮化對林業產業結構優化影響的實證分析[J].農業現代化研究,2017(2):226-233.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913178.htm

?
99久久国产综合精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