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新林業技術與林業可持續發展研究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 要:本文對我國林業發展現狀進行介紹和分析,對如何開展林業創新,以及相關活動所造成的積極影響進行介紹,對目前林業發展過程中出現的問題進行分析,希望能夠幫助相關從業人員在未來的林業技術開發環節能夠充分發揮自己的聰明才智,以工作經驗為基礎,不斷開展創新活動,提高我國林業技術的先進水平。
關鍵詞:林業發展;現代林業;技術創新
技術創新是推動行業發展的重要來源,對于現代林業發展而言,如何在適應時代發展背景下,來提高林業發展,是所有從業人員應該重點關注的問題,通過進行林業創新,能夠有效實現林業產量和綜合效益的提升,隨著近些年我國經濟的高速發展,社會能夠對林業行業,投入的資金數量更多,并且隨著目前林業資源開發的正規化,導致目前的林業市場競爭壓力很大,只有不斷通過林業創新,才能夠保障企業的核心競爭力,與傳統林業模式進行對比,在創新技術的引領下,新型林業技術能夠以更高的效能來完成林業開發。
一、當前我國林業發展及技術創新中存在的問題
1.對林業技術創新缺乏重視。林業開發在我國有著悠久的歷史,正是由于長時間固有思維的影響,導致在進行林業開發時,發展模式都相對僵化,缺乏靈活變動的余地,這對于我國的林業技術發展會造成一定的影響。目前我國部分地區的林業發展過程中,對于技術創新的重視程度不夠,很多經營者秉持著傳統的林業發展觀念,靠天吃飯,這種觀念導致在實際工作中很多創新點不被接受,仍然采用傳統的方式進行開發生產。導致該地區的林業技術一直處于落后狀態,無法產生較好的經濟效益,這些情況都是發生在經濟落后地區,由于以上地區,對于經濟活動規律缺乏認識,并且,在傳統意識中對于創新思維有著抵觸的心理,在日常的工作過程中守舊,不愿創新,不愿變化,所以很難滿足當代市場經濟的要求。
2.林業科技體制和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發展不相符。我國的林業科技發展體制,一直是以科研機構和高等院校作為主力軍,企業在這個環節中缺乏進入的窗口,導致很多技術創新和企業的實際需求之間有互相脫節的情況。其實每年我國相關院校和研究人員推出的林業技術創新也不在少數,但是由于缺乏與企業進行交流,不了解當今市場發展的規律,對于社會實際需求缺乏定位和認知,導致很多技術創新實際上沒有用武之地,白白浪費了創新資源,無法有效形成經濟效益,難以形成創新行為的良性循環。
3.林業技術創新成果轉化率低。由于與相應的企業在日?;顒又薪患^少,所以相應的科技成果轉化率較低,據統計我國的林業科技成果轉化率僅為30%,而歐美發達國家同以指數能夠達到85%,這是由于國外,在面對林業科技創新時,在研究之初,企業就充當了主力軍的地位,向研究人員提供了大量的資源,幫助其完成研究工作,并且在研究人員進行創新研發時,企業對研究人員透露了市場發展對于林業資源的實際需求,研究者有了明確的目標,在朝著這個目標進行研發所得出的創新成果,自然更容易被市場所接受,所以,創新成果的轉化率更高。我國不是缺乏高素質林業人才,也不缺乏具有創新意識的工作人員,而僅僅是由于,對于市場發展規律的認識不到位,導致一些環節的信息溝通較為閉塞,掌握不同信息資源的人,無法形成良好的信息溝通,所以會導致專注于創新研究的人,對于市場發展規律缺乏認識,而能夠掌握市場需求的人員,又缺乏有效的機構幫助其完成相關技術的創新。而由于創新過程無法得到有效的轉化,導致創新過程中投入的資源,無法回收,這樣一來只能依靠政府部門每年的定期資源投入,才能夠完成相應的創新研發工作,缺乏其他方面的資金來源。長此以往,從事林業技術創新的高素質人才,流失情況就會變得非常嚴重,對于我國整體理念創新,水平造成了巨大的損失,往后想要再進行林業創新技術,就只能夠著眼于技術含量較低的領域。而這些領域的經濟效果轉化率更低,整個林業創新活動陷入了閉環,并且這個循環還不利于系統的維持。
4.創新活動的資金來源不明確不穩定。這一問題在我國經濟發達地區并不明顯,而對于中西部地區,由于當地自然經濟發展水平較低,所以對于林業技術創新的投入總量很少,而且無法滿足所有的技術創新者的需求,只能夠從中選擇最有效果,最有可能實現的項目進行資金投入。而且項目資金的投入時間比較固定,每年只有幾個固定的窗口期可以進行申請,而創新活動具有較大的不確定性。在創新活動的關鍵時期,如果沒有足夠資金的注入和支持,就很難維持后續的活動。而目前我國林業技術開發人員,與相關企業之間的聯系機會很少,所以無法從企業方面獲取相應的資金支持。這導致很多創新項目的資金來源,處于不穩定的狀態,難以長時間維持資金注入。創新資金管理部門工作人員對于創新活動規律缺乏認識,所以在相關人員申報項目經費時,無法給予足夠的重視和幫助。而且受限于當地經濟發展水平,即使有心想要提高創新資金投入,也沒有足夠的資金。目前我國林業技術發展的總趨勢為,東部地區創新能力強,中西部地區受限于當地的財政緊張人員缺乏的原因,導致該地區的創新發展受到了制約。
二、通過林業技術推廣現代農業發展的建議
1.轉變林業發展理念,推廣林業技術。就我國林業發展現狀來看,想要有效率的進項發展就必須提升自身的技術水平,因此需注意以下工作內容,(1)各部門需要擺正價值觀,對于林業發展創新所有正確的發展目標及發展他態度與水平。(2)做好發展期間的分析工作,以事實情況為主體,不斷適應環境去更新發展技術。(3)強化發展基金壯大發展規模,將發展主題提升層次,以此推動技術發展與監管,確保發展技術可以穩定化,保障發展進程。
2.建立健全創新體制。林業創新離不開技術制度的保障,因此根據以往我國林業創新發展的現狀來看,第一步硬從資金投入開始著手,如資金渠道,產業鏈結構,并規劃相關政策來鞏固林業創新技術的發展提高其發展力度,第二步,扶持研發加強企業改革,并綜合實際情況構建相應的發展體系,拓展更多的企業進入技術創新的研發中心。擴團市場經濟,拉長發展陣線。
3.全面加強裝備技術研發。裝備是每個企業事業發展所需要的重點設施,裝備的好壞可以更好的促進發展,因此強化裝備是技術發展的必要途徑。只有強化裝備才能增強創新發展的步伐,強化企業與發展的動力。提升資源整合效益。而技術的發展,更應從開放式創新做起,不斷的更顯才是發展的延伸,加強交流合作,提升企業整體創新水平。
4.培養林業創新人才。人才無論何時何地都是發展的主要之一,新鮮的血液注入到企業中才能有更好的發展前景。因此企業應關注人才的吸收以及培養,融入素質培養方法,將人員本身進行提升,并將其當做首要的培養目標,人才與素質相互輝映才可以把握企業人員的基本職業規范,素質教育雖然已經發揮了一定的價值,但是在課程結構安排上,還存在一些缺陷,可以繼續優化和調整,另外政府也需要重視培養林業創新人才,為相關教育活動投入資源支持和宣傳保障。
三、結語
林業技術創新對于林業發展有著非常重要的推動作用,需要各行業的共同努力,并且林業技術創新是一個長遠過程,在這一過程中需要結合市場變化情況進行及時調整,創新人員應該與企業進行更加深層次的信息交流,保證創新成果的轉化率。
參考文獻:
[1]李獻藥.林業技術創新與林業可持續發展的若干研究[J].農家科技(下旬刊),2016,(6):322.
[2]崇興花.林業科技的發展現狀及對策[J].農民致富之友,2018,(22):78.
[3]畢青松.林業造林發展以及造林技術的研究[J].中國科技縱橫,2016,(24):250.
作者簡介:廖添和(1978-12-)男,漢族,中專,廣西賀州人,從事林業生產、團隊管理及發展規劃。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909371.htm